茶艺:一个“做起来清楚,但解释起来困难”的概念茶道的基础是茶艺术

来源: 小编
发布时间:2024-05-30 15:31:24

“茶艺”这一术语是台湾茶人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目前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可和接受。但对茶艺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可以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最近读到陈文华先生的代表作《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深表赞同。下面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求得广大茶文化界人士的指正。

茶艺如今已经是一个“做得清楚,说得不清楚”的概念,再加上日本人又抄袭了中国唐宋时期的茶艺,创造了“茶道”,这让茶艺更加复杂了。新井茶道业务培训班主讲老师王美锦,就来帮你理清这个乱象吧。

“茶艺”一词的由来

中国茶艺自古有之,但长期以来现实存在却无名。唐代陆羽《茶经》、宋代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明代朱权《茶谱》、张元《茶录》、徐慈庶《茶书》等中国古代茶书均有对中国茶艺的详尽记载。古代虽然没有“茶艺”一词,但零星可见一些与茶艺类似的词语或表述。

皎然的“茶道”是“饮茶养道”与“饮茶之道”的统一,将修行实践落实在饮茶艺术中。艺术离不开道,道离不开艺术,艺术通向道。皎然的“茶道”既是“饮茶之道”,也是“饮茶艺术”。

中唐冯琰《冯氏历代记》卷六“饮茶”篇中记载:“远近之人,慕藏……茶道遂盛,王公大臣无不饮之。”

五代宋初陶固所著的《茶茶录》中就有“乳怪”的记载:“吴僧温了善泡茶,温了善泡茶,人称茶神……泡茶之术,合神意也。”这个“合神意之术”必定就是“泡茶之术”。

北宋陈师道在陆羽《茶经》序中写道:“经云:‘茶之优劣,……则艺,君子有之,德行足而后得,故与庶人无异。不求本而求细,则艺成而后劣。’”虽然陈师道倾向于批评陆羽“不求本而求细,则艺成而后劣”,但他并不否认“茶之艺”的客观存在。

明代张元的《茶录》有这样的记载:“烹制要精,储藏要干,冲泡要洁。精、干、洁,是茶道之要。”张元的《茶道》是“茶的艺术”,就是泡茶、储茶、冲茶的艺术。

中国古代有“茶道”、“茶是一门艺术”的说法。“茶道”和“茶艺”有时仅指泡茶的艺术、泡茶的艺术、冲茶的艺术,有时也包括泡茶的艺术和种茶的艺术。虽然古人没有直接提出“茶艺”的概念,但从“茶道”、“茶艺”到“茶艺”只有一步之遥。

二、对“茶艺”的不同看法

综合的表现就是茶文化,台湾范增平先生对茶艺的概念非常宽泛,几乎成了茶文化、茶学的代名词。

广东陈香白先生、范增平先生认为:“所谓茶艺,可简单定义为研究茶的科学。”“茶艺的内容,茶艺包括种茶示范、制茶示范、品茶示范三大类。”陈香白先生等人把茶艺拓展到了茶工艺技术领域,他们的茶艺文化几乎就是茶文化。

茶道基础茶艺是指什么_茶道的基础是茶艺术_茶艺是茶道的基础

北京社科院王玲女士认为:“茶艺、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说的‘艺术’,是指泡茶、泡茶、品茶等艺术。”

台湾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安徽丁义寿先生认为,“所谓茶艺,是指准备器皿、选水、点火、待茶、学茶的一套技能。”江西陈文华先生认为,茶艺应该专指泡茶的技巧和品茶的艺术。

北京大学滕俊女士说:“茶艺的定义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它应该具体指泡茶的技法和艺术氛围,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应该包括从采茶、泡茶、冲茶、欣赏茶具到茶诗、茶画等一切与茶有关的活动。到底是狭义的好?还是广义的好?如果选择前者,人们会觉得它的内容有些单调,没有日本茶道那么丰富;而如果选择后者,人们又会觉得中国茶文化还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范畴,不够艺术化,没有日本茶道那么高雅。”滕俊女士对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似乎都不满意,但她并没有对茶艺如何定义下结论,而是把问题抛在了后面。

三种中国茶艺理念

“茶艺”一词,是由台湾茶友们发明的。“1977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楼子匡教授为首的一批茶友,主张推广茶文化。为了恢复和弘扬饮茶民间习俗,有人提出用“茶道”一词。但有人指出,“茶道”虽然是中国创制,但已被日本超越,现在若用“茶道”一词,可能会引起误解,以为是日本茶道移到台湾。还有一种顾虑是“茶道”一词太过严肃,中国人特别推崇“道”字,感觉高人一等,民众可能不容易很快接受。于是有人提出用“茶艺”一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同意,“茶艺”就诞生了。”台湾茶友们最初提出用“茶艺”作为“茶道”的同义词和代词。

目前,海峡两岸茶文化界对茶艺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由于把“茶艺”理解为“饮茶的艺术”。古代的陈师道、张元等人和当代的范增平、王凌、丁文、陈香白、林植等人都持广义的理解,认为茶艺包括种茶、制茶、品茶等艺术。有的将其扩大为茶文化的代名词,甚至扩展到整个茶学领域。狭义的理解,是由于把“茶艺”理解为“饮茶的艺术”。古代的焦然、冯岩、陶古等人和当代的蔡荣章、陈文华、丁一寿等人都持狭义的理解,将茶艺限制在品茶和品茶前的准备——备器、选水、生火、候汤、学茶等。

应该从狭义上理解“茶艺”,明确茶艺的内涵,不再与茶道、制茶、卖茶等概念相混淆。它不需要背负“茶道”的哲学包袱,也不需要扩展到茶学的范畴去承担种茶、制茶、卖茶的重任,而应该专心致志地把制茶技艺发展成为一门艺术。茶艺、茶道、茶文化应该在现有的茶学分支学科之外开拓新的视野、探索新的领域,不应该与现有的茶学分支学科重复或重叠,也不需要覆盖现有的茶学领域。

茶艺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陶器、瓷器、服饰、插花、建筑等相结合,形成茶艺文化,茶艺与茶艺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茶艺与茶文化、茶道、茶俗

1.茶艺与茶文化

“文化”的定义尚无统一意见,对茶文化的理解也因人而异,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理解。我和茶艺一样,认为茶文化是人们在饮茶活动中形成的精神文化。我反对将茶艺的内涵和外延无限扩大,将其与茶文化划等号,进入茶工艺、茶叶贸易领域,而是将茶艺和茶艺文化视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 茶艺与茶道

目前,海峡两岸茶文化界对“茶道”的定义尚不统一。笔者认为,茶道是以修行、成道为目的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仪、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附于茶艺。茶艺的重心在“艺”,重在学习茶艺,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心在“道”,旨在通过茶艺来修心养性、感悟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含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泡茶、冲茶、品茶等茶艺;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茶艺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道无艺,是空谈;艺无道,是无精髓、无精神的艺术。“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茶道是精神、理、法、源、精髓,往往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用心充分体会。茶艺与茶道的结合,道中有艺术,艺中有道,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