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四大流派茶道的流派

来源: 小编
发布时间:2024-05-30 13:28:07

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中国茶道形成了四大流派。贵族茶道源于“茶之质”,以炫耀财富为目的;雅致茶道源于“茶之韵”,以欣赏艺术为目的;禅茶道源于“茶之德”,以静思悟道为目的;世俗茶道源于“茶之味”,以享受生活为目的。

贵族茶道

从贡茶演变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豪绅都以权钱财,把茶、水、火、器皿做到极致,这很违背人性和理性,目的就是炫耀权势和财富。潮州福建工夫茶起源于明清时期,是贵族茶道,现今已日渐风靡。

茶虽为清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知,并被列为贡品时,最先享用它的自然是帝王与后妃,其次是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而“小玉”一旦被选为君王身边,她还能保持单纯纯洁吗?恐怕很难。这叫“与善为善,与恶为恶”。

茶叶被列为贡品的最早记载,见于晋代长居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联合当时在川、陕、布一带的雍、蜀、咸、苗、卫、鲁、彭、萧六国攻打纣王,凯旋而归。从此,巴蜀产的茶叶正式被列为朝廷的贡品。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

客观上,朝贡茶制度提高了茶作为饮料的价值,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中国社会是帝王社会,皇室的好恶最能影响整个社会的风俗习惯。朝贡茶制度确立了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作为世界茶叶生产大国和饮茶大国的地位,也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进入宫廷,就失去了茶的朴素品格和济世济民的美德,贡茶反而使百姓受苦。

为了向茶致敬,男人停耕,女人停织,夜不能寐,白天不得休息。茶的灵魂被扭曲,陆羽创立的茶道催生出畸形的贵族茶道。茶被金银装饰,失去了朴素;茶成了欺世之物,不再助人为乐。贵族们用茶来彰显等级,炫耀皇家风范。

贵人们不仅在乎“茶”,更在乎“真水”。为此,乾隆皇帝亲自参与了“天下泉水何其好”的辩论,以“水法”一锤定音,指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泉水。为了得到“真水”,不知耗费了多少百姓的血汗。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泡茶,便命人装进坛子里封好,从无锡“运送”到长安,奔波数千里,费力又费钱。后经一位云游僧开示,意识到其中弊端,便“劳而不怨,浮于位为尔”。

贵族茶道的茶客都是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豪门绅士,他们不必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必须尊贵有地位,有钱有财。茶艺的四大要求是“细茶、真水、活火、妙器”,他们都追求“高品质”,用“权”和“钱”来炫耀财富,似乎不这样做就会破坏“皇权至上”,背叛“金钱至上”。

优雅茶道

古代文人,因得名茶、尝茶,最先养成细腻的茶感,以茶助文思,最先领略茶的韵味,提炼茶事,创立雅致的茶道,在其影响下,各种茶道流派相继形成。可以说,没有古代文人,就没有中国茶道。

这里说的“士”,是那些在位已久,即追求功名,获得了职位,或为官,或为吏员的人。最低限度,是领俸禄的士人,而不是范进那样中了科举就得了精神病的贪官,也不是严监生那样为了多得一点钱而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庸士;那些老实好学却身无分文的穷士,也不在这一类。

中国的“进士”就是知识分子,如果进士想在中国有所作为,就必须“入仕”,如果中了榜眼,名声大噪,如果落榜,就如草芥。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进士、举人。要做“区级”或“县级”的官员,最低要求是衣食无忧,才能写诗、领悟茶道。这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征。

魏晋以前,中国文人爱茶的并不多,汉代有司马相如,晋代有张载、左思、郭璞、张华、杜预,南北朝有鲍令晖、刘孝绰、陶弘景,懂得品茶的也就三五人。但唐代以后,几乎没有不爱茶的著名文人,他们不仅品茶,还以茶为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人有白居易、皮日休、杜牧、李白、杜甫、陆羽、陆进、孟浩然、刘禹锡、陆龟蒙等;宋代写茶诗最多的人有梅尧臣、苏澄、陆游、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

原因在于魏晋以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中,中山道人能饮八斗酒,刘伶饮酒不顾死活,常乘鹿车,提壶酒,叫人背毯子随从,说:“吾若死,掘地以和。”唐代以后,文人不认同魏晋所谓名家之风,一改文人“狂傲不羁,隐居山林,仰道崇仙”的风气,人人都想“入世”,希望能够展露所学,留名后世。文人之风沉稳务实,以茶代酒成为时尚。这种变化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 正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文人推到了这样的位置:茶道成为主角。

中国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一是他们大多有职位,特别是茶区的州县级官员、文人,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位高而能品尝名茶。贡茶先进献给皇帝,实际上是在皇帝面前“先尝”;二是他们在品茶过程中培养了细腻的茶感,大多是品茶能手。自“提茶车,胜过研究河图”,茶中有“金屋藏娇”和“美人计”。过去为功名而努力奋斗的文人,如今全心投入茶事,因此,他们比别人更熟悉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茶艺,通过写作传播茶艺;三是茶有助于文学思考,有利于吟诗作赋。 李白能“酒酣耳热,能作诗百首”,这在常人看来是做不到的,酒醉了头都肿了,如何能费力地写出诗来?但茶却让人大胆思考,神清气爽,写得津津有味。

正如元代贤臣、诗人耶律楚材在《西域王君玉乞茶赋韵》中所说:

喝了一碗江南茶,干涸的肠子里充满了雷电。

金磨飞雪,玉盏盛芹菜。

笔兵陈十四在奔跑,睡魔卷起铠甲,梦回魂魄。

我感觉神清气爽,又没什么事可做,就躺下来,看着夕阳西下,云朵碎裂。

茶激发文学灵感,产生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等,它们相得益彰,把饮茶上升为一种精神享受,形成了中国茶道。

雅俗茶道是中国茶道中已成为一大潮流的一个流派。爱茶者主要是古代文人,其中“官”居多,也包括尚未发迹的文人、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人、青楼歌女、艺坛演员等。饮茶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解渴、助消化、提神,而是引导人的精神进入超然境界,在闲适雅致的品茶中领悟一些东西。爱茶者在乎山川、风月、诗文、功名利禄,希望发现一些东西,寄托一些东西,忘却一些东西。“雅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茶的乐趣

二、茶助诗

三、茶会友

四、精致的茶道

禅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之义,利于林木栽培。“茶德”催生了禅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发展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茶道基本属于禅茶道,禅茶道源于中国,但比中国茶道更胜一筹。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_茶道的流派_中国茶道流派

明代乐纯《学庵清诗》将居士的“清课”列为“烧香、泡茶、修静、求僧、礼佛、修禅、讲经、做佛事、译经、忏悔、放生……”,而“泡茶”排在第二位,在“拜佛”和“修禅”之前。足以证明“茶佛一体”的说法千真万确。

僧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晋书·艺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取小石子,以松、桂、蜜三味药,饮茶苏。”这是僧人饮茶的早期官方记载。单道开是东晋人,在郎城昭德寺修行,常以松、桂、蜜三味药,饮一种用茶叶、生姜、桂皮、橘子、大枣煮成的饮料,名为“茶素”。清代在宋之后,应该说当时单道开喝的茶汤很地道。

胡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服可仙,与韭菜同服则四肢沉重。”饮茶久服可“成仙”,大概就是唐代陆瑾说的:“六碗茶,自觉仙气十足;七碗不足,只觉腋下有清风吹过。”与韭菜同服则四肢沉重的说法是否属实,至今无人考证。作者胡居士显然是笔名,而被称为“居士”必定与佛教有关。僧人饮茶已成为传统,茶神出自佛教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门县志》陆羽传:“有人说他清晨醒来,听到湖边有群雁聚集,便用翅膀遮住一个婴儿,收为宠物。”陆羽3岁时被寄养在景陵龙盖寺,由方丈曾知己抚养长大。9岁随济公学佛,11岁离寺随杂技团四处游历,学习各种艺术,获得成功。28岁后结交了僧友,即诗人皎然,又名“释皎然”、“僧皎然”。28岁后长期居住在湖州竹山一带。陆羽自幼随济公学茶艺,对这门艺术着迷不已。 终于在建中元年(780年),时年48岁的陆羽在湖州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陆羽之所以能写出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茶区,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他对佛教的体验。可以说,《茶经》主要是对中国僧人在种茶、制茶、泡茶、饮茶等方面的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茶道一直受到寺庙香火的熏陶,因此具有一定的佛教氛围。

僧人为何爱茶?他们的茶道,源于茶的功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打坐时可助你彻夜不眠;饱食时可助消化;可抑制性欲。这三者都是经验之谈。佛教教义传入中国,成为独特的禅宗。禅僧俗人日常修行就是打坐,要求静坐、集中精神,以达到身心“轻”和观察“清”的境界。姿势要端正,头正,“不动、不动摇、不靠”。通常打坐要三个月,老僧难以坚持,年轻僧人年少困倦,更是难上加难。饮茶可以提神醒脑,驱走睡意。饭后打坐,易消化不良,饮茶可生津,消化食物。

僧人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种茶、培育名茶。茶叶产于山谷,僧人则占据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产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庙旁,后来才出现民间茶园。

古代名茶多与佛教有关,如著名的西湖龙井,陆羽《茶经》云:“茶产于杭州钱塘天竺、灵隐寺。”宋代,天竺所产的湘北茶、白云茶均列为贡茶。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石峰山胡公寺品尝龙井茶,并将寺前十八株茶树封为御茶。宜兴阳羡茶自汉代开始种植,唐肃宗年间(757-762年),有僧人将此茶赠给常州刺史李其嘉(宜兴原属常州),陆羽出席茶会并品尝,陆羽称“阳羡紫笋茶”为“天下第一香品”。 李巡抚尝尝心头好,便成立茶会,督制阳羡茶,进贡朝廷。从此,阳羡茶成了“状元”,身价百倍。显然,阳羡茶最早的栽培者是一位僧人。

屯溪绿茶站名松萝茶,为佛教徒所创。明代《茶记》记载:“徽州以前无茶,近来松萝茶风头最盛。此茶源于一位名叫大方的和尚。大方住虎丘时间最长,学会了采摘、制作的方法。后来他在松萝建寺,制山茶,在寺内焙制,远近争相销售,价格大涨,人们便称其为松萝茶。”武夷岩茶与龙井齐名,属乌龙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甜、四生”的美誉,其中尤以“大红袍”为最佳。相传崇安县令久病,和尚奉上武夷山茶,县令饮此茶后,神迹奇事,百病全消。 县令为了感谢此茶救世救人,便爬上茶崖,给茶树披上一件鲜红的袈裟,于是此茶便被命名为“大红袍”。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但武夷茶与佛教的联系却是真实而真实的。

安溪铁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普陀佛茶产于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群岛普陀山。僧人种茶供佛、待客,直将茶命名为“佛”。庐山云雾原为野生茶,后经寺观僧人栽培为家茶,进入名茶体系。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巴陵县志》记载:“君山贡茶,自清代始产,年年进贡十八斤。谷雨前,县令遣山僧采一旗一枪,色白而有毛,俗称白毛尖。”此茶至今仍由僧人栽培。黄山毛峰为毛峰茶中极品。 《黄山志》记载:“云雾茶,山僧于岩缝微土中栽培,微香冷韵,远胜匡庐。”云雾茶即是如今的黄山毛峰。桂平西山茶,始产于西山观音岩下。惠明来,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别说中国产的茶叶,就连日本的茶叶,也是由佛教僧侣从中国带回,在日本种植繁衍,使日本成为世界重要产茶国之一。

有文字记载的产茶寺庙有扬州禅智寺、蒙山直居寺、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扬州大明寺、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孤山寺、雁荡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庙、西山白云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古清吉祥寺、绍兴白云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惠县普利寺、岳阳白鹤寺、黄山松谷庵、吊桥庵、云谷寺、东山洞庭寺、杭州龙井寺、惠州松萝庵、武义天心寺等。

世俗茶道

茶既雅俗,又有雅俗之分。入世俗社会,在官场工作,就沾染了官场气息;在黑社会工作,就沾染了黑社会气息;在市井工作,就沾染了金钱气味;在清汤下工作,就夹杂着化妆品的气味;在社会上工作,就沾染了雇佣兵的气味;在家庭工作,就沾染了小家子气。沾染了烟火气息,哪能没有烟火气息。这就是源于“茶味”,以“享受生活”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的通俗部分,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茶既雅俗共赏,进入官场,与政治扯上关系,就上演了一出又一出雄伟、悲壮、伟大、渺小、光明、卑鄙的历史大戏。唐朝朝廷通过丝绸之路向海外各国输出茶叶,开辟了外交关系,茶也使都城长安成为世界大都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文成公主下嫁西藏,带来了芳香四溢的茶叶,从此饮茶成为藏族人民的时尚,这一事件也作为历史佳话在西藏流传下来。唐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江南茶农为抗议茶叶专卖制度,杀了茶使王崖,这就是茶农斗争史上著名的“甘露事件”。

明朝朝廷将茶叶出口到边疆换取战马,并以此作为杀戮铜钱,希望“制夷之命”。茶叶成为明朝重要的政治筹码。清朝左宗棠收复新疆,也借机进口胡茶,作为巩固边疆的经济手段。

茶是灵物,随国家政治动作而兴衰,有过辉煌,也有过厄运。史载,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西夏景宗天授立法延札七年,八家与夏议和。宋朝封元为夏王,每年赐“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宋人以茶进贡朝廷,朝廷也以茶进贡西夏,以讨好强敌。茶承载的不是友情,而是对权力的臣服。

清代官场有特殊的程序和意义,与贵族、文人、禅宗的茶道不同。在隆重的场合,如拜访上级或长辈,仆人奉上的茶,不准照常饮用,主人和客人也一样,如果贸然饮用,会被认为是失礼。如果主人奉茶,就意味着客人已被勒令离开,客人必须立即离开,这叫“奉茶送客”。如果主人命令仆人“换茶”留住客人,这叫“留茶”。

茶是一种特殊的礼物,用来联络感情,架起沟通的桥梁。机构重叠,人员冗余,官员工作繁忙。“一杯茶,一包烟,一张‘参考’,看久了。”茶在不同场合使用,可以成事,也可以伤事,温情,势利。茶虽然是干净的东西,但难免落入染缸,常常扮演尴尬的角色,茶被用来做“坏事”,错不在茶。

茶入市,又是一番别样的模样。在广州,“请喝早茶!”是商务谈判的代名词。一杯茶两件商品,双方欣赏、交谈。“商战”从两缕升起的水汽之间开始,看货、讨价还价、暗暗盘算、争价,最后成交,一口喝下茶,双方大快朵颐。没有茶,这场商战就毫无色彩,毫无诗意。只要喝上一杯早茶,即使商战失败,茶香依旧让人难忘。

茶进入黑社会,就增添了几分黑社会的气息。黑社会帮派之间发生纠纷时,并不诉诸法庭,也不急于“大闹一场”争权夺势,而是强调黑社会的忠诚,请​​双方都信任的人来调解仲裁。地点往往是在茶馆里,这叫“边吃边谈茶”。这话没错,茶道的目的就是“达到清明和谐”。

茶道进入社会,趋于大众化、普遍化,形成社区文化的一大特色。例如城市里的茶馆就很世俗化。《清百类钞》记载:京城的茶馆,摆着长桌,茶费、水费要另算;带壶来倒茶的,可以自带茶水,付水费。汉人很少涉足。八旗人,即便是三四品官员,也有人坐在那里,提着鸟笼,拖着长裙,坐在宽阔的座位上,喝茶休息,和贫贱之人闲聊,不觉得是告白。但绝对没有权贵的踪影。

民国时期,北京的茶馆集饮食、娱乐于一体,既卖茶,又卖小吃。还有评书茶馆,多讲《包公案》、《雍正剑客》、《三侠五义》等故事,顾客一边品茶,一边听评书。还有京剧社团,唱戏的既有专业演员,也有业余演员,满足顾客的茶瘾和戏瘾。还有艺术茶馆,顾客可以看杂技、听相声、弹琴、品茶,欢声笑语。

文人笔下的茶馆,虽然谈不上高雅,却颇有人情味。在老残先生的《明湖居茶馆》里,可以欣赏到鼓艺人王小栓的表演;在鲁迅先生的《花老栓茶馆》里,可以听到革命党人被杀的传闻,亲眼目睹花小栓吃着沾满鲜血的馒头;在沙汀先生的《七香居茶馆》里,可以看到成为历史垃圾的包氏兄弟、保甲头目、士绅;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后清末民初形形色色的人,剪纸人、打鸟人、斗蟋蟀的人、担保人、洋信徒、特务、暴徒等等,最后还有精明的王掌柜解下腰带而死。……总之,小小的茶馆,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

茶叶入户,泡茶活动就开始了。清代查维任《廉颇诗话》有诗云:

书法、绘画、棋类、诗歌、美酒、花卉,

那时候,一切都离不开它;

现在所有七件事都发生了变化,

米、油、盐、酱、醋、茶。

茶,是平常之物,日常必需品。客人来,泡茶以增进联络;家人一起饮,享受天伦之乐。茶带来温暖。茶道已入家庭,讲究随性、随心。茶不需精,家有其所;水不需贵,法最要;器皿不需精巧,但茶好用。豪门求精致茶事,以炫富雅致,不足为奇;小康人家不敢攀比,但法度相随;普通家庭可以有简陋茶壶,但只要泡得当,饮得当,同样可以享受。茶,不是高傲、古怪,而是能屈能伸的木人。

综上所述,茶作为俗物,从“品茶”而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茶道,可称为官茶道、帮茶道、情茶道、社团茶道、平民茶道、家庭茶道。茶有官气、霸气、匪气、黑社会气、佣兵气、阴柔气、英雄气、小气。这些都源于“饮食之欲”,其主要目的在于“享受人生”。它既不是道教,也不是佛教,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为了研究得更加完整、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世俗茶道”。

80年代,生活节奏加快,市场上出现了速溶茶、茶包。城市里最方便的地方还是小茶馆。喝大碗茶成本少,方便,是最经济实惠的饮料。小茶馆、大碗茶的增多,让浓郁雅致的饮茶黯然失色。中国人最流行的茶道,还是世俗的茶道(主要指民间的茶道)。中国人来了,茶道来了,但茶道将不再是明清的格局。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