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科 茶分六类,氧化为魂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6 08:25:10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传统,造就了千变万化的茶。实际上,所有的这些外型风味相差迥异的茶,都来自于同一科同一属的植物——不同品种的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差别并不大。茶行业的分类学家们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把茶分为六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

虽然这个分类标准在茶行业被广为接受,但其中的“发酵”却是一个被误用的概念。在生物化学上,发酵是微生物参与的生化过程。在各类茶的制作过程中,只有黑茶有微生物的参与,存在“发酵”,而其他茶则是“氧化”“变色”而不是“发酵”。所以说,这种六分法的分类体系,真正的依据是“氧化”。

绿茶是名茶最多、研究最广泛的茶类。刚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或者叶子被称为茶青。与其他植物叶片相比,茶青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因。而跟其他绿色植物一样的是,其中有大量的叶绿素和多酚氧化酶。在茶青中,叶绿素的颜色占了主导。但是叶绿素不稳定,很容易分解而失去绿色——之后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茶多酚也不稳定,很容易被植物自身的多酚氧化酶所氧化,并且聚合成茶黄素、茶红素等物质。绿茶的核心是要保持绿色,关键就是在采下茶青之后,尽快“杀死”多酚氧化酶,从而避免茶多酚被氧化。这一目标通过“杀青”来实现——通过高温处理,多酚氧化酶失去了活性,茶多酚也就不会被氧化。然后快速干燥,茶青的状态就被“固定”下来,得到绿茶。

在杀青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干燥,那么叶绿素也可能会分解而失去绿色,使叶片中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显色。它们比叶绿素更稳定,于是茶叶就呈现黄色。这对绿茶来说,算是不合格产品。但把个过程精细化,使得黄色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充分展现,就会得到偏黄色的茶叶,冲泡之后会得到浅黄色的茶汤。“黄叶黄汤”,就产生了黄茶。在黄茶的制作中,这个精细的过程叫做“闷黄”,就是利用茶青杀青后的湿热,使茶青变黄。绿茶“固定”下茶青的状态,同时也把“青草”的味道固定了下来。而经过闷黄,这种“青草味”就消失了——对于有的人来说,这种消失是对茶汤整体风味的提升。

绿茶工艺要求“迅速干燥”,黄茶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迅速高燥,反而人为地促进不及时干燥的后果。白茶则是对“杀青”操作的完全背离。白茶的核心工艺是“萎凋”。茶青在自然放置的条件下,任由其中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以及其他的酶发挥作用。在严格规范的白茶制作中,萎凋时间长达60小时。晴朗的天气和干燥温和的北风,保证了适当的温度和流通的干燥空气,使得茶青的水分逐渐散失。因为失水,含有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细胞器解体,这些酶被释放出来发挥作用。通过调整茶青摊放的厚度,茶青的温度会受到调节,从而使酶的活性有节奏地提升。除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茶青中还有其他的酶,比如各种水解酶。这萎凋过程中,通过调节温度和失水速度,这些酶的活性或被利用或被抑制,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成分如茶黄素、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类等。这些成分,就造就了白茶与众不同的风味。充分萎凋后,茶青八九成干时,进入干燥工序,把茶青含水量降低到6%左右,就得到了成品白茶。在低温、低湿、低氧、避光、无重压和无异味的储存条件下,白茶会进一步发生缓慢的酶促氧化反应,这样得到的“老白茶”汤感甜稠,风味别致,深受白茶爱好者的欢迎。

跟白茶相比,乌龙茶的氧化要更加剧烈和充分。除了萎凋中的“酶促氧化”,乌龙茶还要进一步进行人为促进的“自动氧化”——在茶行业,这一操作被称为“做青”,即透过机械外力使茶青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损,破损之处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局部红变。乌龙茶只需要“部分氧化”,所以做青到一定地步,需要象绿茶那样进行杀青来终止氧化反应的进行。通过对做青和杀青条件的控制,乌龙茶最终形成了变幻多端的花香气和苦涩适度、醇厚回甘的滋味。“部分氧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氧化得很少,比如福建的安溪铁观音,也可以氧化得比较多,比如台湾的东方美人。

与乌龙茶的“部分氧化”相对应,红茶是“充分氧化”的茶。所以,它不需要杀青,而是需要通过“揉捻”和“渥红”来实现充分氧化。揉捻使叶片破损,汁液析出,与氧气发生充分的氧化反应,茶多酚被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多数糖类物质被水解成可溶性糖,从而产生了多数红茶特有的香气和口感。

2022年金奖水仙

2022年慧苑坑老枞水仙

1988年老枞水仙

黑茶被称为“后发酵茶”,是因为把其他茶的氧化当作了“前发酵”。黑茶中的代表品种是云南的普洱茶。从工艺上说,普洱茶的毛茶初制和绿茶很象,也是把茶青通过杀青、揉捻和干燥制成成毛茶。此时,茶中的酶已经没有活性,经过不同的“后发酵”处理,毛茶可以变成“普洱熟茶”或者“普洱生茶”。熟茶的核心操作是“渥堆”——就是让毛茶处于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的温度和湿度,使得毛茶上的微生物大量生长。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发酵”。这些微生物主要是有益的霉菌和细菌,它们的新陈代谢又产生各种各样的酶,把毛茶中的许多成分转化为新的物质,比如把茶多酚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把纤维水解为糖类,把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和多肽,把咖啡因进行复杂的转化或者与其他物质结合。这些变化远远比其他茶类的氧化要复杂多变,从而形成红浓的汤色和甜醇厚重的口感。“普洱生茶”则不经过渥堆处理,而是把毛茶经过蒸压定型和干燥后,就作为成品储藏。在储藏中,温度和湿度条件不是微生物生长的适合条件,不过毛茶上也还是会有一些顽强的霉菌和细菌繁衍生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缓慢地发酵。这样的发酵更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而形成了常见常新、变化多样的普洱生茶,也就造就了普洱“越陈越香”的传说。

到今天,茶的生产制作也还主要是小规模的生产,一些采用现代化工业设备的工艺也主要是传统工艺的模拟。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还主要是依靠经验。茶树品种、生长环境、采摘时期的不同造就了茶青的不同,而不同的制作工艺,以及相同工艺中不同操作条件的控制,就导致了茶中成分的不同氧化与转化。这些不同,使得茶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产品。

出版源:《新发现》 , 2014 (8) :110-111

用户评论

我一个人

我一直对茶叶感兴趣,最近发现了茶有六大分类,其中氧化程度的不同给每种茶带来独特的风味,真是大开眼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笙南吟

看到“茶分六类”,我瞬间觉得泡茶都得讲究点了吧?尤其是氧化对口感的影响,太神奇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原来茶叶不是一类两类的,这分类里的氧化程度让人一目了然,对不同茶的选择有了更多考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あ浅浅の嘚僾

每次品饮不同的茶叶时,都会感叹其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了解了氧化的程度后,品味体验更上一层楼。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檬

茶叶居然分这么多种类,每种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那一氧化程度的说法,实在是知识面大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廖

“茶百科”这名称太贴切了。尤其是那句‘茶分六类,氧化为魂’,让人仿佛看见茶的世界充满色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失莫忘

对茶叶的新理解让我惊叹不已,尤其是从氧化角度去体验不同种类的差别,非常令人兴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从了良

喝茶不只是解渴那么简单,学习这些知识后总感觉每一泡都更有意义。特别是了解了氧化程度与口味的关系,好喜欢这种探索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茶界里还有如此之多的秘密待我探索?真希望快点深入了解各个茶叶的特性和由氧化程度带来的风味变化。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岁岁年年

第一次听说茶叶有这么多分类和氧化这一关键词,真是让人感到惊奇啊!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灵魂,真的很吸引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学习到“茶分六类”,特别注意到了其中的氧化概念。这让我对泡每一杯茶都增添了几分期待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原来茶叶里有这么多学问,特别是氧化程度这一细节改变,让每种茶都有自己个性化的风味体验,太有意思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恰十年

喝茶的时候会思考很多:比如不同种类的氧化程度、口感和冲泡方式。了解这些知识后,每一杯茶都充满了新奇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最近对“茶分六类,氧化为魂”这个观点特别感兴趣。每次品饮不同茶叶时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独特之处,真的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那刺眼的温柔

每种茶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茶百科”这句话完美概括了我对茶叶探索的整个旅程。特别是了解氧化对口感的影响,让我更爱喝茶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相忘

听到“茶分六类”,我立刻觉得选择一杯适合心情的茶变得更有趣。尤其是在考虑氧化程度后,这个体验简直太好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茶的世界真的深不可测,“茶百科”里提到的每种茶叶类型都让人激动不已。特别是氧化等级对口味影响的描述,每一杯都有惊喜!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眉黛如画

自从理解了“茶分六类”,我总能在泡茶的时候有意图地去品尝不同种类,尤其是氧化对口感的影响,每次都会带来新发现。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疲倦了

最近开始了解茶叶的世界,并且特别关注到了每种茶叶的氧化程度如何影响它的口味和品质。这真是一次充满乐趣的学习之旅!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