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跟茶艺师学泡茶真的能成为大师吗?不一定,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跟茶艺师学泡茶真的能成为大师吗?不一定,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的知识,包括跟茶艺师学泡茶真的能成为大师吗?不一定,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无意中刷了几个视频。
都是关于泡茶的
真的是无意的。毕竟从事茶行业的人早就被大数据了解了。
“手机”知道我想看什么,一直推。
同时我也发现,最近茶圈的店主越来越年轻化了。
很多长得好看的女人,看起来才二十出头,穿旗袍,穿汉服,倒水,煲汤,端茶。
体态端庄典雅,十分养眼。
这样的视频,不停留几秒钟,很难欣赏。
在他们的简介中,他们经常介绍自己是茶艺师。
做出来的内容大部分也和泡茶有关,可能是因为流量比较多。
但是耐心看了几个,发现很多明显的漏洞,太不专业了。
相信很多新茶爱好者的日常习惯就是在网上搜集视频,学习茶知识。
众所周知,现在媒体的门槛很低。
所谓的茶艺师,其实并不太懂茶。
内容会误导更多不懂茶的观众,让他们在不懂茶的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村里的陈阿姨收集了一些与酿酒有关的误区,汇总如下。
希望各位读者能早日学会,不要再被误导。
误区一:泡茶速度慢。
茶艺师常说,泡茶是一件细致的工作,要慢慢来。
然后,将进行茶道表演。
动作缓慢而轻柔,每一个动作似乎都像跳舞一样完美而标准。
手腕尽量抬高,注水尽量轻,茶叶要转圈,汤一定要慢,慢。
从灌满水到完全倒完茶汤,估计需要3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茶汤的颜色很深,肉眼可见。
当然,茶艺师并不亲自饮酒,只是吸引人们对茶艺表演的关注。
至于好吃不好吃,没人管。
但是,我们每天喝茶,不是为了表演,辛辛苦苦学来的泡茶姿势,在场合上基本没有。
喝茶的目的是为了闻一闻,品一品茶。
泡茶的时候,也要根据每种茶的气质,知道怎么泡更好。
太慢的汤只会耽误时间,做出又浓又苦的茶汤。
如果你想泡出茶的精华,它的原味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快速放水”,就是从注水到大部分茶汤出来,大概需要7-8秒的时间。
既能保证动作得当,又能缩短茶与水的接触时间,避免茶汤的苦涩,还原其原味。
注重别致的手法而忽略了泡茶最宝贵的时间,无疑是本末倒置。
误区二:吊锅高。
在很多茶艺表演中,表演者会把水壶举得高高的,当它举到一定位置时,就固定了。
接下来是倾斜角度,从高到低注水。
同时,我们会发现茶叶开始在盖碗中旋转,仿佛被注入了活力。
直到注水结束,不会有多余的水溢出,茶席也不会脏。
这种稳定的技术肯定练过几百遍了。
肌肉记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一旦你练习了,你就不会出错了。
就像卖油的说的,没有别人,只有手熟。
但在普通人手中,要么是水壶太重,臂力不够,举到一定高度后容易颤抖。
要么就是从上到下倒水的时候,没找好时机,直到倒满了才收水,把茶几弄得乱七八糟。
这是网上说的,一看就会学,一学就废。
还不如老老实实把水壶放低,尽量靠近碗。
既减轻了手臂的压力,又能更好的把握水流,自如的来回放。
而且因为壶嘴到碗的距离缩短了,水温不会下降太多,保证了接触到茶叶的时候依然很高。
所以村姑陈平时泡茶,更习惯从下部和圈壁注水。
虽然没有挂壶高冲那么“耀眼”,但能充分激发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同时也能顺利实现快速出水。
一举多得不是很好玩吗?
误区三:洗茶/醒茶/润茶
村姑陈发现,至今仍有不少爱茶人士润茶。
最经常出现在喝老茶,喝紧压茶的时候,担心有灰尘或者泡不开,于是就用温水或沸水过一遍,倒掉茶汤。
之后,再另外烧水,开始正式泡茶喝。
由于这个步骤的目的不同,叫法也有区别。
觉得茶叶太脏,要洗洗才能放心喝的那部分茶友,称其为“洗茶”。
认为老茶存放太久,进入睡眠状态,要用水让它苏醒过来,更好释放内质的那部分茶友,称其为“醒茶”。
以为紧压茶很难泡开,喝之前必须提前泡松散才能出茶味的那部分茶友,称其为“润茶”。
但殊途同归,都是把头道茶汤倒掉。
每每看到被果断舍弃的茶汤,都觉得心疼。
茶汤里那么多的营养物质,被舍弃了,真可惜。
可惜,很少有人听我的。
因为压根就不在意这一点点养分,而倒掉,尚且还能满足心里的那道坎。
追溯到过去,这个习惯是从前流行喝黑茶、紧压普洱茶的时候留下来的。
出于工艺的原因,重度发酵,以及后期储存条件的原因,确实有必要洗一洗,或者润一润。
可对于如今的大多数茶类,早就过时了。
品质好的茶叶,比如老白茶饼,完全不需要醒茶、洗茶或润茶。
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第一冲茶汤鲜香爽滑,滋味美妙,倒掉实在是暴殄天物。
误区四:暴力撬茶饼
曾经围观过一场,是一个小鲜肉亲自表演撬茶。
当时看了一眼在线人数,将近1万人。
果然,这是个看脸的时代。
即使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安安静静靠脸,也能赚来许多流量。
主播在线表演了几个撬饼的方法,最简单直接的,就是蛮力掰成两半。
再捧起其中一半,徒手分解,像千层饼一样剥开。
看了十分钟,整个过程中,那剩下的一半白茶饼,始终都静静地躺在桌上,无人问津。
没有人心疼它,把它用白绵纸包起来。
也没有注意它,因为目光全部都被主播俊俏的脸吸引去了。
想必在这些观众当中,大部分都是来凑热闹的,真正爱茶的,少之又少。
否则,又怎么会眼看着白茶饼暴露在空气中,而不提醒呢?
又怎么会舍得白茶饼被暴力对待,弄得满桌子都是碎茶呢?
专业人士,必然会准备好工具,茶刀或者茶针。
不靠蛮力,而是顺着纹理来撬茶饼,尽量保留完整性,减少碎茶的产生。
所以,这样博眼球的“茶艺表演”,还是不要盲目学习了。
茶艺,是为了表演而生。
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特定的角度,特定的姿势,才能获得满堂喝彩。
但普通人泡茶,则是为了茶叶而服务。
面前的这款茶,具有什么特点,用何种冲泡方式对待最好,最能呈现出完美风味,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成天花大把的时间,钻研泡茶的姿势,如何优美,如何漂亮,对茶叶没有半点好处。
倒不如静下心来,化繁为简,用最朴素的方式泡茶。
沸水注入,环壁注水,快速出汤,沥干茶汤。
虽然简单,但也很考验手法。
最重要的是,能完完整整地贴近茶叶原本的香气和滋味。
比起展示花里胡哨的泡茶技术,用心品茶,用心学茶,才是关键。
大壶泡茶、大杯泡茶、盖碗泡茶,谁才是中秋团圆夜喝岩茶的方式?
天热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谁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沸水冲泡白茶也要分季节?冬天合适沸水泡茶,春夏还是冷泡茶?
泡白茶3大坑,第一温水泡茶,第二泡茶坐杯,第三坑你知道吗?
十年老茶客总结的泡茶诀窍,盖碗与茶壶,哪个更适合泡茶?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