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中茶、大益及勐海茶厂的关系脉络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7 12:43:18

图丨网络

文丨沈沐

如果你对普洱茶有所了解,一定会听过“大益”与“中茶”,这是普洱茶行业里的两大不可或缺的主角,同时,二者都离不开“勐海茶厂”。

“大益”、“中茶”与“勐海茶厂”,三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时代造就的特色现象,也有茶人勇于创新缔造的行业佳话。

今天,沈沐就抽丝剥茧,带大家了解下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勐海茶厂

勐海茶厂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旧称佛海),前身是佛海实验茶厂。

国营勐海茶厂是中茶直属茶厂之一,改制后的勐海茶厂是大益茶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8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在西双版纳佛海设立实验茶厂,次年委任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前往西双版纳筹备创建佛海实验茶厂(即国营勐海茶厂的前身)。

1940年,佛海实验茶厂正式建成,由范和钧担任厂长,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机械化制茶厂。

▲佛海实验茶厂

该厂创办初期,一开始以加工红茶为主,之后以收购、加工紧茶、圆茶为主;成功试制的嫩芽白茶,冲泡后笔直的茶叶直立于杯中,颇受市场的认可;茶厂员工借道印度、缅甸等地,将加工后的紧压茶售卖至西藏地区;茶厂还将茶叶卖到了东南亚地区,赚取大量外汇,成为抗战的重要军资。

战争频发的岁月里,佛海实验茶厂多次停业与恢复生产。

1942年,日军攻入缅甸,并威胁到云南地区,茶厂停业疏散。

1944年,恢复生产,共制作出43担红茶,收购紧茶3268驮。

抗日战争结束后再停业,只留下数人看管茶厂。

建国初期,佛海实验茶厂由军事接管。

▲佛海实验茶厂首批职工合影

1951年,中国茶叶总公司注册了[中茶]商标,授权给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佛海实验茶厂也使用“八中茶”商标(藏销品除外)。

之后佛海实验茶厂经历了多次更名:

1952年,改名为“佛海茶厂”;

1953年,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

1956年,改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

1961年,改名为“勐海县茶厂”;

1963年,改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厂”;

1970年,改名为“勐海县茶厂”;

1982年,改名为“勐海茶厂”,该厂名一直沿用至今。

▲老勐海茶厂厂房

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在破碎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生产出了多款经典茶产品(如7542、8692、8582、绿印、红印等),也培养了多位专业的人才,如邹炳良——老同志普洱茶创始人;阮殿蓉——六大茶山普洱茶创始人;王霞——思茅王霞普洱茶创始人等),这都为后来中国茶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益

1985年,我国放宽了国营茶厂的产销自主权,允准各大国营茶厂在达成国家规定的生产指标后,能自主决定生产哪些产品来供应市场。

之后中茶公司要求下属各茶厂在使用中茶商标时必须缴付产权费,对于茶厂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都在想办法挣脱中茶的控制。

同时,中茶标志的广泛应用,使得消费者辨别产茶的茶厂要耗费不低的成本,不利于茶厂后续的规模发展与扩大品牌影响力。

于是,勐海茶厂在1989年正式注册了“大益”商标。

大益商标注册得早,但是国营勐海茶厂第一次使用该商标是在1996年,即1996年紫大益青饼。

▲1996年紫大益青饼

后来在厂长邹炳良的带领下,大益商标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包装和品牌宣传,成为国营勐海茶厂的金字招牌,而先前的中茶商标在该厂退居二线。

白菜饼、孔雀饼等经典茶品的接连问世,将大益品牌推到了公众眼前,收获不少忠实茶粉。

但是由于经营不当,国营勐海茶厂连年亏损,甚至到了存亡之秋。天无绝人之路,企业迎来了转机。

2004年,国营勐海茶厂改制,由云南博闻投资有限公司接手,变成了私企,公司领导人是具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吴远之。

改制后的勐海茶厂,成为了大益集团旗下的私营茶厂。

至此,中茶牌成为勐海茶厂的历史,而大益牌则是勐海茶厂攻下普洱茶市场的得力干将。

▲吴远之

中茶

1938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股东分别是隶属于民国经济部的中国茶叶公司(并不是后来的中茶公司,该公司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裁撤)和云南省的经济委员会,该公司是中茶公司的前身。

1939年,公司陆续筹建顺宁实验茶厂(凤庆茶厂前身)、佛海实验茶厂(国营勐海茶厂前身)、复兴茶厂(昆明茶厂前身),1941年成立康藏茶厂(下关茶厂前身)。

1950年,云南解放,新中国茶叶公司接管经营云南中茶。同年,改名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

1950年8月,该公司被昆明军事控制委员会接管,并更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9月,更名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吴觉农茶叶专家成为中国茶叶总公司的第一任经理。

1951年12月“中茶牌”商标注册成功,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个茶叶商标。

中茶牌商标非常有特色和记忆点,一个绿色汉字“茶”被八个红色汉字“中”围成一个圆,这就是此商标被称为“八中茶”的由来,“八中茶”商标也被誉为普洱茶历史上最经典的标志。

1952年,中茶牌商标被正式启用,下属于中茶的勐海茶厂、昆明茶厂、下关茶厂等直属茶厂,纷纷以“中茶牌”产销产品。

1976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召开了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首次下发了一个有关普洱茶编号的文件:《云外茶业字第84/45号——关于加工生产普洱茶的样价及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明文规定了普洱茶唛号的使用规则。紧压茶的唛号为4位数,头两位数字代表该产品创制年份,第3位数字代表毛茶等级,第4位是茶厂编号--1是昆明茶厂、2是勐海茶厂、3是下关茶厂。

举例:7572的意思指的是,始制于1975(头2个数字)年,勐海茶厂(最后一个数字)用综合选料为7级茶菁制成的普洱茶饼。

1985年后,中茶放宽管理权限,各个茶厂先后注册自己的商标,如:勐海茶厂的大益,下关茶厂的松鹤、苍洱,凤庆茶厂的凤牌等。

1996-2003年,中茶公司经营混乱,旗下的昆明茶厂在1996年停产,之后中茶公司把自己的中茶品牌授权给了大小不一的茶厂(有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等知名茶厂,也有小规模的茶厂)。这个时期中茶品牌的茶品质良莠不齐,假货层出不穷,因此消费者要正确辨别这时候的中茶牌茶叶难度颇高。

▲下关茶厂松鹤牌纪念茶 ▲下关茶厂松鹤牌纪念茶

2003-2006年——中茶公司决定不再沿用“中茶”品牌。在这段时期生产的茶,均以其他品牌名称,昆明茶厂也慢慢复产,公司也不再将品牌授权给其他茶厂。

2006年,中茶公司重新将品牌命名为中茶。自此,她一直是中国粮油食品公司的一部分。

三者关系

科普了这么多,现在来梳理下中茶、勐海茶厂、大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茶牌是国家品牌,背靠中茶公司;国营勐海茶厂是中茶公司的下属茶厂之一,使用中茶公司授权给她的中茶牌商标;国营勐海茶厂拥有自主管理经营权后,注册了大益品牌;改制后的勐海茶厂属于大益集团旗下的私企。

沧海桑田,普洱茶业不断蓬勃壮大,大益茶成为了普洱茶行业名声最亮的品牌,中茶品牌已成为中粮集团旗下品牌。

中国茶业的每一次向前推进,都有前辈们不遗余力的功劳,也有血泪的堆积,我们也祝愿普洱茶行业可以向好向善发展。

用户评论

迷路的男人

我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后,对这三家茶叶公司的历史背景了解好多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文中详细描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生产过程,挺有深度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暯小萱◆

原来中茶、大益和勐海茶厂在行业上有这么复杂的关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文章写得清晰易懂,让人一看就对这些茶叶品牌有了深入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看完这个标题下的内容后,我更坚定了购买大益茶的决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历史事件让我对中国茶文化更有兴趣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通过这篇文章,我对勐海茶厂的认知提升了不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文中对于每个品牌的特点分析细致入微,真的很专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男神大妈

看完后,我发现我对国内茶叶的了解原来还有那么大的差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我尤其对大益茶的发展史感兴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文章提到的不同产地、品牌的茶区别让我很震撼。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中茶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读完后更爱它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算了吧

勐海这一品牌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其独特地理位置的影响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大益的工艺和风味真的让人印象深刻,文章分析得挺全面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各自安好ぃ

看完这个标题下的评论,我决定尝试一下这三家茶厂的产品。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每读一条评论都让我对茶叶行业的了解更进一步,受益匪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我对勐海茶厂的兴趣是因为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哦!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蹂躏少女

文章中的信息很实用,特别是对于喜欢品茶的人来说。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看了这篇标题下的内容后,我发现自己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热爱更深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采姑娘的小蘑菇

通过这篇文章的描述,大益茶和其他两家品牌之间的关系让人恍然大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每一条评论都让我对茶叶品质、历史和文化都有了不同的看法。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