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原文,译文 (五)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02 19:28:51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六之饮

【原文】

翼而飞①,毛而走②,呿而言③,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④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⑤;蠲⑥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注释】

①翼而飞:这里指振翅而飞的鸟类。

②毛而走:指身上有毛,能够行走的动物。

③呿而言:《集韵》:“启口谓之呿。”这里指开口会说话的人类。

④饮啄:饮水啄食,引申为吃喝。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

⑤浆:指能够饮用的水。

⑥蠲:免除的意思。《史记·太史公自序》:“蠲除肉刑。”

【翻译】

飞禽、走兽和人类都生活在天地之间,依靠饮食维持生命活动,这体现出的现实意义多么深远啊!如果要解渴,就得饮水;要消愁,就得饮酒;要消睡醒神,就得喝茶。

【延伸阅读】

茶、酒、菜,共同构成中国饮食文化的三大支柱。不过,茶、酒因为各自不同的气质,在历史上的争议始终没有停过。

最有趣的版本,当数敦煌写本中的《茶酒论》,这篇文字记载于唐代天宝年间。文中用中古民间故事的形式,把茶与酒当成两个人,然后面对面辩证不休,皆是夸己之长,贬对方之短。茶对自己的赞辞是“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名草,号之作茶。贡王侯宅,奉帝王家,时新献入,一世荣华,自然尊贵,何用论夸”。酒则夸赞自己“自古至今,茶贱酒贵,单醪投河,三军告醉。君王饮之,叫呼万岁。群臣饮之,赐卿无畏”。虽然有些戏谑成分,说的倒也是实情。

古人饮酒的讲究非常多,比如,对时间和环境的要求,《酒政之则》中就有记载“饮候”的,要求饮酒的时间是“春郊、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这八个时间段是上佳时段。在环境选择上则“春饮宜庭,夏饮宜郊,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这些其实和饮茶的讲究相差无几,但要讲到饮酒时,地位尊卑、数量多少、器具规格等要求,“礼数”就非常繁琐了。

相对而言,饮茶则自由很多,不同人群、不同等级都可以调和包容其中,体现出“雨露均分”的平民意识。这种品饮做派,和茶本身的温和性质,以及茶文化本身的包容性都有一定关系。

【名家杂论】

茶是一种生活,酒也是一种生活。江苏镇江的“京江第一楼”有茶联云:“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许星迢露冕,从淮海南来。”把世间茶情酒意,写得酣畅淋漓!

从古至今,中国人含蓄的性情常会在茶酒之中显露真色。“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借酒之力,抒发豪情万丈的想象,喷发自由奔放的激情。茶味浓,则神思宁静,一杯茶,半窗而坐,听竹雨松风,似与知交谈心底细事。

茶与酒,一静,一动;一清淡,一浓烈;一味苦后甘,一味醇后香。茶如禅似道,酒亦儒亦侠。春花冬雪之日,月朗星稀之夜,知己二三人,坐卧随人愿,宜茶宜酒。白乐天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杜耒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无论是冬雪暖室中温酒相待,还是寒星冷夜里煮茶当酒,都为生活晕染了一层雅致的趣味。

【原文】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①,间于鲁周公,齐有晏婴②,汉有扬雄③、司马相如④,吴有韦曜⑤,晋有刘琨⑥、张载⑦、远祖纳⑧、谢安⑨、左思⑩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⑪,盛于国朝⑫,两都⑬并荆⑭俞⑮间,以为比屋之饮⑯。

【注释】

①神农氏:传说的上古三皇之一,教民稼穑,号神农,后世尊为炎帝。后人委托神农作《神农本草》等书,其中提到茶,故云“发乎神农氏”。

②晏婴:春秋时期政治家,齐国名相。相传著有《晏子春秋》。

③扬雄: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

④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文学家,著有《子虚赋》《上林赋》等。

⑤韦曜:应作韦昭,三国时在东吴历任中书仆射、太傅等要职。

⑥刘琨:晋中山魏昌即今河北无极县人,曾任西晋平北大将军等职。

⑦张载:晋安平即今河北深县人,文学家,有《张孟阳集》传世。

⑧远祖纳:即陆纳,吴郡吴即今江苏苏州人,东晋时任吏部尚书等职,陆羽与其同姓,故尊为远祖。

⑨谢安:陈国阳夏即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名臣。

⑩左思:今山东临淄人,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三都赋》《咏史》。

⑪滂时浸俗:形容流传广泛。

⑫国朝:唐朝。

⑬两都:长安和洛阳。

⑭荆:今湖北。

⑮俞:同“渝”,指四川(今重庆)巴渝地区。

⑯比屋之饮:家家户户都开始饮茶。

【翻译】

茶作为饮品,开始于神农氏。鲁周公时代,已为人所知。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都爱好饮茶。流传广了,便形成风俗,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已非常盛行,在东西两都——长安和洛阳以及今湖北、四川一带,家家户户都饮茶了。

【延伸阅读】

中国茶事的发展演进,随朝代更替而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晰。从原始社会起,一直到现在,每个时期的茶事内涵都有不同。

原始社会时期。从相关史料记载看,多数古人认同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二十八世纪的神农时期,《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茶叶最初被发现,是做药草之用。

西周东周时期。这时巴蜀一带的茶叶已作为供品献给当时的统治者,东周时期的茶叶作为菜肴汤料,被人们食用。

两汉三国时期。史书记载,公元前59年,已经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录,说明川蜀一带的茶叶已经作为商品在市场出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在《食论》中写“苦荼久食,益意思”,茶叶的药用价值依然被重视,并逐渐发现了新的功效。史书《三国志》中记述吴国君主孙皓“密赐茶荼以代酒”,此时茶的地位有所上升,与酒的地位相差不多。

隋唐时期。隋人的饮茶习惯逐渐普及,其药用价值也继续被人们运用。史书记载,隋文帝以茶叶治愈重病,时人见有奇效,争相采之饮用。茶叶由此从药用演变成饮品,但多为上层人士饮用。至唐时,茶叶的使用开始普及,并从上流社会走向民间。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朝廷在今浙江长兴设立贡茶院,每年清明前派人督制茶饼,进贡朝廷;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开始征收茶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日本僧人最澄大师把茶籽从中国带到日本,日本茶史开始。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茶器和其他食器分离,开始出现专门的茶具。

宋朝时期。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朝廷在福建建瓯设立宫焙,专制龙凤茶团,至此龙凤茶团开始有了大的发展。宋徽宗亲著《大观茶论》,茶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明清时期。明代茶叶贸易蓬勃发展,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设茶司马,专司茶叶贸易之事。洪武二十四年(1391),废团茶,兴散茶。炒青叶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1610年开始,中国茶叶开始向欧洲等地出口。1896年,清政府在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名家杂论】

从唐代开始,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当时“茶道大兴,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除家家户户饮茶外,不少城市还开了专卖煎茶的店铺。而被人们奉为“茶圣”的陆羽,在“鬻茶之家,陶为其象,置于炀器之间”,成为茶肆中供奉的茶神。

喝茶除了解渴,更变成了一件风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茶是中国文人心间的一股清泉。它从很早的时候,就拥有了无数拥趸,“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无论是戴昺“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还是徐祯卿“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或是郑板桥“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文人杯中永远荡漾着茶之性灵。

唐朝文人最诗意,也最爱以茶会友。一生痴爱饮茶的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有一天听闻好友在顾渚山境会亭设茶宴。按平时性情,他肯定会欣然前往,不巧的是坠马受伤,无奈只能身处家中,心向往之。于是,他提笔写了一首诗,来描述当时的心境:“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原文】

饮有觕①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②,乃熬③,乃炀④,乃舂⑤,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⑥、薄荷之属,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于戏!

【注释】

①觕:同粗,指粗茶。

②斫:开辟。《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③熬:煎熬。

④炀:烤炙。

⑤舂:捣碎。

⑥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翻译】

饮用的茶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分别用斫开、煎熬、烤炙、捣碎的方法加以处理后存放入瓶罐内。用沸滚的水冲泡,这叫浸泡的茶;或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一起煮沸,或扬起汤来使之柔滑,或煮的时候把沫滤掉,这无异于使茶汤变成了沟渠里的废水一般,可这种习俗流传不已,真可惜啊!

【延伸阅读】

历史上,我国的饮茶方式有四次较大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是煎饮法。茶最初被发现时,人类的祖先们还生活在原始部落,当时生产力低下,吃饭是一个大问题。当他们发现茶树叶没有毒,滋味尚可时,就当菜叶来采食,而对于茶的色香味,则没有心思仔细品味。在不断的食用中,他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且可以振奋精神,对一些病症也有疗效,于是将茶从粮食中分离出来,煎来当药。这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羹饮法。从先秦到两汉,茶从药物变成饮品。当时人们饮用茶水时,可以煮成羹汤来喝,而且茶中可以加入粟米和一些调味料,做成粥状食物。到唐代这种方法还存在,但遭到了陆羽的反对。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在唐时接受了汉人饮茶的习惯,并保留和传承这一方法至今。

第三个阶段是研碎冲饮法。这个方法三国时期就有了,到了唐代开始流行,至宋时盛行。三国时期,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葱、姜、橘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

第四个阶段是全叶冲泡法。这种方法也是从唐代开始,明清盛行。唐时就有蒸青制茶法,即在采茶、蒸焙之后,并不捣碎,饮用时直接冲泡。但因唐宋以饮用团茶为主,这种方法没有普及。到明代,团茶被散茶取代,全叶冲泡为主的方法开始盛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名家杂论】

佛家有禅语“吃茶去”,千古机锋至今未解。古往今来,不同地域不同人们吃茶的众生图,颇可撷取几处来玩味。

唐宋人吃茶,加盐又加姜,有诗谓之“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夸”。宋人尤其喜欢加核桃、板栗等杂果,后人对此颇多诟病,认为把一盏清茶煮成了八宝汤,不知到底是想吃茶还是吃点心。不仅陆羽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做法,后来很多人也对此举非常不赞同,宋代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就曾分别作诗讽刺:“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

川蜀、京津等地,人们吃茶喜欢泡茶馆,喜欢在烟雾蒸腾中就着一碗茶高谈阔论,虽无品饮佳茗的清静,倒也有生机勃勃的人间烟火气。粤地人喜吃早茶,一壶茶配小甜点,品茶同时又果腹。江浙之间的茶室,多了一些文人气,《梦粱录》中记载:“杭州茶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梅花酒。”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茶肆中用书画装点,品茶的文化氛围营造得非常到位。

世俗之饮,尽世俗之兴,而能真正体味到茶味清雅的,又有几人呢?佛门之中好茶甚多,清茶一盏,正可助修行之人入禅悟道。若想得茶之清味,必有闲时、闲情。在品茗的闲暇之中,所有人生苦乐之念,世间烦恼之事,都抛至九霄云外。齿颊之间剩下的是一味清香,心胸臆里留下的却是清幽淡雅的禅意。

【原文】

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着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①,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②壅潦③,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④,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注释】

①瓯:指金属酒器。

②飞湍:飞奔的急流。

③壅潦:停滞的积水。

④遽:惶恐、窘急。

【翻译】

天生万物都有妙用,而人所讲求的,只是一般的生活。用来避风雨的是房屋,房屋就建造得极精致;用来御寒的是衣服,衣服就做得很讲究;用来充饥的是饮食,食物和酒也制作得非常精美。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碾磨,八是烹煮,九是品饮。阴天采摘,夜间焙制,则制造不出好茶;凭口嚼辨味,鼻闻辨香,不是鉴别的好办法;风炉和碗沾了膻腥气味,不能用作煮饮茶叶的器具;柴有油烟,炭沾染了油腥气味,不宜用作煮茶的燃料;急流水和死水,都不宜用于调煮茶汤;烤得外熟内生,是烤炙不当;捣得太细,成了青绿色的粉末和青白色的茶灰,是捣碎不当;操作不熟练,搅动过快,就煮不出好茶汤;只在夏天饮茶,不在冬天饮茶,不能说是饮茶。

【延伸阅读】

古人总结煮茶有九个难处,其中第四难就是用火。烹茶一定要用“活火”,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燃料的选择上,要取燃烧值高、无异味的材料。客观条件具备后,还要对火候有足够的把控能力。

古时候饮食行业有“三分技术七分火”的说法。对于汤水是否已到火候,那个时代没有量温度的工具,古人只好靠视觉和听觉来判断了。唐代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煮茶》里写了“三辨”:“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南宋词人李南金也写有一首咏煮茶火候的诗:“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李南金和皮日休的观点相同:水临近沸点,火候恰到好处。

关于煎汤看火候,蔡襄《茶录》也有经验总结,是“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不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贵,方是纯熟。”

明以后由煮茶发展到以开水冲泡,“火候”“燃料”自然也由繁至简。水开即冲茶,无须“三大辨,十五小辨”。

【名家杂论】

同为炊事用火,煮茶时多用武火与文火,并没有炒菜用火那么复杂。不过,在燃料选择上,煮茶比制作食物要求严格许多。陆羽认为煮茶最好用木炭,其次是硬柴,桑、槐、桐、栎一类。沾染了油腥气味曾烧过的炭,以及含油脂的木柴,如柏、桂、桧一类,还有腐朽的木器都不能用来煮茶,否则会有“劳薪之味”——陈旧木材的味道。

唐代李约说“茶须缓火炙,活火煎”,苏轼说“贵从活火发新泉”“活水还须活火煮”。所谓“活火”,大概和陆羽所说的燃料一样,洁净,无异味,燃烧力强,有火焰。晚唐五代点茶大家苏廙著《十六汤品》概叙茶汤好坏,其中有五品因为燃料不好而坏了茶汤。苏廙认为燃料有烟不行,有异味不行,无火焰不行,火焰不持久亦不行。用竹条树梢或烟柴必坏汤品。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主张炭先烧红,待异味余烟散尽火力正猛时煮水烹茶。武火乃至急火煮水,猛水还以扇助之,愈速愈妙。这样煮出的水不会“鲜嫩风逸”,不会“老熟昏钝”。

如今燃料已多样化,煤、煤气、液化气、电等,城市里以木炭煮水并非易事,且不说燃料难以买到。但“活火”一说,防止燃料异味串味损坏茶品一说,对现代茶人仍有指导作用。

【原文】

夫珍鲜馥烈①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注释】

①馥烈:香气浓烈。唐司空图《十会斋文》:“法鼓雷硠,震泉扃而动钥;天香馥烈,拥日气以盘空。”

【翻译】

鲜美馨香的茶,一般(一炉)只煮三碗,较次的是煮五碗。假如坐客为五人,只煮三碗分饮;坐客为七人时,则以五碗匀分;坐客在六人以下(实际是说坐客有六个人),可不必计算碗数(意谓照五人那样舀三碗),只要按缺一个人计算,用原先留出的好茶汤来补所缺的人就可以了。

【延伸阅读】

在古代,不论饮茶的方法是精雅还是简陋,它已成为中国百姓日常待客的必备饮品。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

至唐时,以茶待客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白居易《曲生访宿》“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杜荀鹤《山居寄同志》“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李咸《访友人不遇》“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都验证了这一点。在农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在新年佳节客人来访时,主人总要先泡一壶茶待客,以示祝愿。南宋时,临安(今杭州)每年“立夏”之日,家家也都各烹新茶,并配各种细果,馈送亲友比邻,俗称“七家茶”。

以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三十余首,比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

【名家杂论】

孝宗乾道年间,南下的北方士人讥讽“南人未知煮茶”,此文还被刊登在临安的“小报”上。很多南方文人看了,纷纷表示不服,越州山阴人陆游写诗“汲水自煎茗”,“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以证实自己就是一个茶中高手。

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有客人光顾,请人饮茶是最基本的礼节,但是由于官府专卖茶叶,茶很珍贵,因而此礼节并未普及民间。后来花茶开始出现,爱茶之人望之生羡,但花茶也是官府垄断,普通人根本喝不起。好在大自然的馈赠十分丰厚,时人赵希鹄说木樨、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等皆可作茶。为了能喝到香茶,老百姓颇费了一些脑筋,有记载称:“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

一方面,人们在不断的品茶过程中,大都认同了茶贵真味,并不想在茶中加入其他的香味,但是又喝不起花茶,只能放入珍果香草。结果是,煮出来的茶,怎么喝怎么不像茶。如此四不像的茶,不知道当时喝的人,是何心情?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