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红茶,字面意思应该是碎红茶!
也理解为不是好茶,因为一般我们冲泡饮用的都是绳状、圆粒状,甚至饼状、砖状等等。
传统黑碎茶是指最早的黑碎茶制作方法,即茶坯萎凋后揉捻、切平,然后发酵、干燥。
可生产叶茶、碎茶、片茶、尾茶四种产品。这里的碎红茶指的是一种形态,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碎红茶,是刻意人为的。
传统红碎茶的品质特征如下:
颗粒致密厚重,颜色黑油;冲泡后香气和滋味浓度好,汤色红浓,叶色红匀。
国际上把这种碎茶称为CTC,是压碎、撕裂、卷曲的简称。外国人对字面的理解就是这么肤浅,哈哈,还不如我们的文字丰富。我们将就一下吧!
它看起来像研磨的咖啡粉。
在这种形态下,茶叶的内含物在水中很容易被浸出,所以CTC茶成为了各大品牌制作茶包的首选。
CTC工艺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据说这一过程是由阿萨姆邦阿姆古里茶园的生产主管威廉迈克尔彻(William Michaelcher)发起的。
黑碎茶是茶叶的一种,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目前约占世界茶叶出口总量的80%,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中国发展至今已近30年。
近30年来,我国黑碎茶的生产遍布全国主要茶区,各种黑碎茶均有生产。传统方法是用圆盘揉切机生产。非传统的方法是由转子机和C.T.C揉搓和切割机生产。
我国几种主要的红碎茶制作方法的品质特点介绍如下:
(1)制作红碎茶的传统方法
指最早的制作黑碎茶的方法,即通过“平揉”“平切”制作萎凋茶坯,再进行发酵、干燥。这种方法生产出叶茶、碎茶、片茶、端茶四种产品,每一套都有完整的颜色和品种。碎茶颗粒紧凑短小,色泽黑油,汤色浓红。
香味浓度好,红叶均匀。这类产品外形美观,但内在物质的香味刺激性较小。因为成本高,在品质上很难突出风格。目前,它们仅在中国的少数地区生产。
(2)用转子法制作碎红茶
是指揉捻、切制过程中用转子机切碎的碎红茶。中国的转子机构法律制度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在广东英德和江苏芙蓉采用。英德将罗托万机构仿制成第一批转子切茶机,生产了一批国产红碎茶。
江苏芙蓉根据绞肉机原理制造的转子切茶机相继问世。
在制作方法上,面团先揉后剁碎。后来出现了卧式捏合机,一些工厂(场)将其组装成自动化流水线。萎凋叶在卧式揉捻机中“切丝”,然后用转子机切碎,避免了平面揉捻机组装不方便的缺点。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红碎茶,
还生产叶茶、碎茶、片茶、碎茶四种产品。其中,碎茶外形致密颗粒,厚重均匀,油色深或棕黑色,汤色浓艳,香气浓郁鲜爽,刺激性强,叶色均匀明亮。
该茶不仅外形美观、色泽润泽,而且内功优于传统红碎茶,成本较低。目前国内大部分国营茶厂都是按照这种方法生产的。
(3)用C.T.C .制作红茶
是指C.T.C切茶机在揉捻、切制过程中制作的碎红茶。C.T.C茶叶切割机是英国W. Mackercher于1930年发明的一种茶叶切割机。1959年引进了两台机器,但由于缺乏配套机械,无法制造正式的C.T.C .产品。
1982年,海南岛南海茶厂引进了一套完整的制茶机械,正式开始生产中国红碎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制造C.T.C机,但一直没有大范围推广。C.T.C方法红碎茶无叶茶颜色。
碎茶呈固体颗粒状,褐色、黑色、油状,香气浓郁清新,汤色红色,叶色均匀红色。它是一种国际售价很高的红茶。
(4)用L.T.P .制作红茶
它指的是用劳里锤切碎的红茶。L.T.P茶机的结构主要由机芯、机架、传动三部分组成。机芯配有一个转盘,9组叶片和31组锤子,每组叶片和锤子有4块,共160块。
机芯的主轴以2300转/分的高速旋转,用于锤式切割。
当萎凋叶进入机腔的粉碎区时,被40组刀锤锤打成粉末,在机腔内旋转形成胶结颗粒,然后喷出机腔。L.T.P茶,无叶茶。碎茶颗粒密实均匀,色泽棕红,缺油,中低档茶萎靡不振。香味清新凉爽,不浓烈,
叶子又红又细,一涮就散成细粉。
1980年,中国土畜进出口公司从国外进口了两套L.T.P机,分别在广西翁江和湖南百色试制。翁江茶厂根据L.T.P茶的缺点,采用L.T.P机下机再去C.T.C,
在撕裂、挤压和挤压之后,碎片中的细胞损伤程度增加。
L.T.P和C.T.C制作的红碎茶品质好,“中性”,比传统方法制作的红碎茶高20-30%,出口换汇成本降低10%以上。但由于国内总量少,难以形成批量,同时由于颜色偏棕,不利于勾兑。
所以目前还没有大范围推广。
由于黑碎茶的形状和口感,相对容易浸出,所以一般冲泡很快,不太耐泡。此外;大部分碎红茶用来做茶包。如果是手工冲泡,最好用特制的滤纸,保证茶汤的明亮和美观。
和过滤网。
茶包里的碎茶叶是经过揉捻切工艺处理的,与高碎茶不同。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小茶店会把茶底下脚料收集起来做成茶包。这种碎茶包产量极低,大厂家不会用这些茶底料做茶包。
最熟悉的锡兰红茶,阿萨姆红茶,立顿都有很多碎红茶,但是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习惯形成茶。但近年来,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喜爱和商旅的方便,很多商家做的碎茶被很多茶店收购,茶包也越来越多。
只是质量还是很参差不齐。购买时请多加注意!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是太让我理解了!我一直以来都被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人说“喝红碎茶是没见识”。看到你这么专业的分析,我才开始明白,红碎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家里经常泡红碎茶,总觉得这滋味有点苦涩,但作者让我意识到这苦涩也代表一种独特的风韵。原来,每一种滋味都值得被体味和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觉得红碎茶就是种很特别的饮品,味道的确不像是年轻人喜欢的那样甜腻的口感,但我挺享受这种沉稳、传统的韵味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被曲解"?我觉得红碎茶就这样一种普通的花茶,可乐还有奶茶好吃多了呀,有些人觉得它难喝很正常嘛。 文章好像过于夸大其词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红碎茶是哪个地方的传统名茶,作者解释后才明白原来只是普普通通的一种花茶罢了。不过这篇文章还是很有意思,让人对文化背后的故事更感兴趣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在香港长大的华人,我对红碎茶早已十分熟悉了,作者分析的确实很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传承代代流传的精神象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作者观点很有道理啊,很多时候我们对未知的事物缺乏理解就会产生误解,这篇文章很好的开拓了我的视野!红碎茶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晦涩难懂”。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家里常常喝红碎茶,觉得是家里的味道;如今想起来依然很温暖。作者的文字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画面面前,这份怀旧感让人忍不住想要品一杯红碎茶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得挺对的呀。很多时候我们只停留在表面感受,而忽略了背后的内涵。就比如红碎茶,很多人都认为它难喝,却忽视了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从来没觉得红碎茶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普通的茶而已嘛。作者也许是想过度解读它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红碎茶确实有一种特别的魅力,文章分析的很有深度,让我对这种沉稳、典雅的饮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文章中的描述,将红碎茶与文化历史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拥有故事和传承的符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真是太会写了,把红碎茶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完这篇文章后都会对红碎茶产生更深的兴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红碎茶并不是很了解,看了文章才明白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原来如此,这种平凡却特殊的茶饮,竟然有着这么多的故事和意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小时候也喝过红碎茶,但当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感到有点苦涩。现在看来,似乎这个味道也挺有意思的,就像文章所说的,每种滋味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觉得红碎茶就和一般的茶的味道差不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被曲解”的地方吧?每个人口味不同,有些人喜欢喝甜茶,有些人喜欢喝苦茶,有什么关系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写得真有趣,让我对红碎茶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了。原来这种看似平凡的饮品背后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值得我去细细品味一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很有想象力,把红碎茶比喻成承载历史文化的宝藏,读起来让人感觉很有深度和趣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被曲解”的现象很普遍,很多事情都容易被人误解或片面看待。希望大家能像作者一样多思考、多理解,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本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