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9日至13日,江西南部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大降雨,造成10.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782万元。
28日凌晨,江西多地再次发布暴雨黄色、蓝色预警,赣北东部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暴雨,最大降雨量155毫米。
这十多天,北方真是酷热难耐,南方又下着大雨。
(参考:中央气象台)▼
过去一天,江西东北部为降水重点区域
(参考:中央气象台)▼
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江西省气象台发布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蓝色预警,提醒各地区注意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江西境内赣江、抚河、信江上游水位上涨,目前水利部已启动防洪IV级应急响应。
在江西,多条河流注入鄱阳湖。
无论是长期强降雨还是长江洪水
这些都可能导致鄱阳湖沿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
往年,江西省洪涝灾害高峰一般出现在7月中旬,但今年5月的两轮强降雨却触发了防洪应急响应,让人不禁想起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
江西往年7月大范围降雨(2020年)
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局还发布江西洪水从哪里来的通报▼
事实上,身处洪涝灾害多发区的江西人民,防洪经验十分丰富。那么,在缺乏现代基础设施和防洪知识的古代,江西人民是如何防洪抗洪的呢?
陈贡桂子洛江乡
姜不平狄浩紫阳
江西水资源丰富,河流湖泊众多,雨量充沛,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居全国第四位,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七位。
江西地表径流的97%通过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鄱阳湖,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使得江西水旱灾害频繁。
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河
江西省的形状其实很像心形▼
这一因素自古以来就是当地农业发展的阻碍,汉晋时期江西流传的治水传说深深地反映了当地人民对良好农业种植条件的热切期盼。关公打井、禹郎斩龙、许逊除龙治水等都是这一时期流传至今的治水传说,对许逊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江西当地的宗教信仰。
需要注意的是,西汉时期并没有鄱阳湖。
当时江西水系汇聚的大湖,就是“彭里湖”。
彭里湖以南为豫章县,彭里湖以北为庐江县▼
南昌铁柱万寿宫前的许逊塑像(图:寒夜星辰)▼
然而勤劳智慧的古人早就发现,想要改变现实,不能单靠神灵的庇佑,而是要靠自己的双手。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晋永嘉年间(307-311),江西就已修筑了水塘、水渠等水利灌溉工程。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拦水、分流。因此,古今中外,治水重在筑堤,古代江西亦是如此。
赣江是鄱阳湖水系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赣江流经的省会南昌因“径流穿城,横流贯上下游”的缘故,成为古代江西水患最多的地区之一。
南昌市与赣江、鄱阳湖息息相关▼
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水利专家韦诞任江南西道巡抚,任内不仅疏浚了南昌城内的东、西湖(今江西南昌市百花洲和孺子湖),还在赣江险段修筑了长达十二里的堤防。
后来南昌人民感激他的恩情,便把这段赣江大堤称为“魏公堤”。一般认为,今南昌的府大由堤即为唐代魏公堤,但也有学者认为魏公堤应为昌南地区赣江大堤的一段。
南昌市区、南昌古城区、富大有地▼
南昌英雄桥、赣江大桥
另一边是富大由堤(魏公堤)。(图:图虫创意)▼
唐长庆年间(821—824年),时任江州刺史的李勃面临水灾,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招募人员修筑了连通南北的南湖大堤,并在堤上架桥修水闸,调节水量,用于灌溉。
古人常用“甘塘”二字来褒扬有功、有能力的官员,当时江州人也将李勃比作实行仁政的“昭公”,颂扬他为“甘塘”,并将新筑的堤坝命名为李公堤,将南湖的外湖改名为甘塘湖。
隋唐时期,九江人口不断增加。
长江流域防洪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李公堤是当时保护九江城的工程▼
位于甘棠湖北角的九江盐水亭(图:图虫创意)▼
入夜后的甘塘湖(图:图虫创意)▼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任南康(今江西省庐山市)节度使时,发现鄱阳湖沿岸的堤防年久失修,便上书朝廷请求钱粮修堤。南宋朝廷不愿拨钱粮,朱熹便发动地方百姓、士绅,发起募捐,筹措资金,修筑了鄱阳湖堤防。
修复后的大坝比旧坝高出三丈,屹立在鄱阳湖畔数十年,因此当地人把这座水利枢纽工程称为“紫阳堤”,取自朱熹子阳先生的头衔。
历代水利名臣都在江西留下足迹,造福当地百姓,他们的水利功绩没有被江西人民遗忘,他们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依然屹立在赣鄱大地的江河之上,正如它们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
江西主要有两大防洪区,一个是紧邻赣江、鄱阳湖的南昌。
一个是长江九江
江西境内的河流几乎都从这里汇入长江,一边是九江,一边是湖口。
(图:长光卫星)▼
春泥滑,塘里满是水
早上出去插秧,晚上回来
相对于堤坝而言,通过抬高河流水位来改变部分水流方向的“陂”(bēi)等小型集水坝,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水利技术。
大部分圆周率的工作原理与秦朝蜀郡守李冰修建的著名的都江堰十分相似,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修建的阙碑,大概因为其独特的读音,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俗话说,解封比封堵好
都江堰改道岷江,把害河变成益河
(图:长光卫星)▼
在江西,自西晋以来就修建了许多塘、堤、渠等灌溉工程,其中最著名的是江西泰和县的茶滩堤,该堤已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五代十国(南唐937年后)乾贞年间(927—929年),监察御史周举与其子周宪、女婿冀州刺史杨大中移居太和,体察民情,得知当地旱灾歉收,便决定兴修水利。
北谷鼻位于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不远的地方▼
公元937年,周居经过多年勘察筹划,选定了赣江水系合水支流牛后河上游车滩村畔一处地段,用木桩、竹笋、土石将河水压成一个大塘,取名车滩塘。
周举父子在牛后河急转弯后水流较缓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水坝,以减少流水对水坝的冲击,坝顶略低于河岸。
在枯水季节,水坝可以有效地将河水聚集起来,引入下游灌溉渠网,不让其白白流入下游河道,从而发挥灌溉作用。
每逢洪水季节,水位上涨,水坝便会沉入水中,大量河水会从水坝溢出流入旧河道,使北谷水坝发挥防洪减灾的功能。
牛后川自南向北流动,在北谷北一分为二。
一部分继续向北流,一部分进入灌溉河网▼
茶滩堰屹立千年,至今仍能灌溉泰和、吉安两县四乡四万余亩良田,有“江南都江堰”之美誉。
看似简单,实则精致永恒(图:图虫创意)▼
古代江西有灌溉规模达万亩以上的坝址,包括抚州的千金坝、蜀坝、泊坝等。这些工程大多是在唐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时修建的。随着当时部分人民南迁,北方的治水经验和技术也影响了江南水利设施的修建。
走无尽的河流
我怀疑我的眼泪越来越多
水塘解决了广大农业生产区的灌溉和防洪问题,但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镇子,其防洪工作也如同今天一样,除了阻挡外部洪涝外,防止内部涝渍也尤为重要。
袁州区(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的李渠、赣州区的福寿沟等就是典型代表。
唐元和四年(809年),李江顺出任袁州刺史,当时袁州东部地势低洼,易发生水患,于是将州厅、判官馆、州学、交通商业中心、居住中心等都移至西城台(今宜春台附近)。
利渠位于伊春市,福寿沟位于赣州市▼
但这伴随有很多不便:第一,当时的房屋大多是用竹木建造的,一旦不慎发生火灾,很难用很远的水来灭火;第二,秀江的水面比城内低数丈,居民用水极为不便;第三,城外的一些农田经常遭遇旱灾,灌溉十分困难。
于是李江顺到任后,率部将发源于城西阳山清涧河上游的关壁及其支流沙壁的水引至城西北郊林桥与秀江汇合,并在宜春城西扇形盆地的塘头筑堰引水,使河水可以灌溉西郊二百余顷农田,同时修筑运河疏导入城,使之成为城市的供水水源和排污通道。
最后在城东门外的赤坂桥处,水又回流到秀江,不仅改善了袁州城的供水状况,也为城市排水提供了方便。如今伊春老城区的下水道,很大一部分就是由当年的利渠改造而来。
宜春市利渠大致方向▼
赣州古城位于漳江、贡江交汇处,三面环水,易受水患侵袭。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时任赣州刺史刘毅开始修建“福寿沟”,即古代用砖石砌成的排水沟渠系统。
福寿沟利用高差连通城内水塘、水系,调蓄洪水。雨季,当城外的甘河、贡河水位上涨,超过闸门高度时,利用河中水力关闭闸门,防止河水倒灌。此时雨水排入小区附近的水塘,将雨水暂时储存起来,避免溢流,减少街道被淹的面积和时间。
正是因为福寿沟的存在
这使得同时期修建的赣州城远离了水患。
(图片:TuChong Creative)▼
洪水过后,当外江水位降至闸门高度以下时,排水渠的水力就会将闸门打开,让蓄留在水塘和城市里的雨水顺利排入河道,达到了“随水涨落而开、随水闭”的效果。
经过明清时期的多次修缮,至清同治年间,赣州古城已建成“漳、贡河(绕城)—护城河—福寿沟—洼塘”的城市雨水排水调蓄体系,雨季城市内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但今天,我们也不能太过迷信福寿沟的作用,媒体在报道城市内涝时,不应该总是举出赣州福寿沟的例子来谴责如今当地的城市建设。
赣州福寿沟博物馆
(图片:Tuchong Creative)▼
事实上,根据《赣州府志》记载,明清时期就有暴雨时赣州内涝的记载。福寿沟这一古代城市雨水排蓄系统的功能,受到短期降雨、排水沟养护、通塘疏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将其推崇为古代智慧的结晶,有其道理,但也不能“神化”其作用,否定现代科技的进步。
在当今中国,虽然包括江西在内的一些地区还经常遭受水旱灾害的困扰,但是当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回望,不难发现,中国的水利建设从清末至今一直在进步。
我们疏浚江河湖海,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为了在保障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旋律。
参考:
1.(清)魏婴等,(清)钟隐鸿等纂:《赣州府志》,清同治十二年刊行;
2.《南昌县志》,蒋照堂(清)、魏元旷(清)撰,1935年刊印。
3.刘祥山:《泰和县车滩背历史文化考察》,《江西水利通讯》1989年第2期;
4.江西省水利年鉴总编辑部:《江西古代水利简史》,《江西文物》1990年第4期;
5.尹福生:《宜春古利渠》,《江西文物》1990年第4期;
6.石酉民:《试论唐宋时期江西的水利建设》,农业考古,1996年第3期;
7.陈金峰:试论唐代江西的水利建设,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8.王姣、刘英、彭胜军、钟燮:江西省在用古水利工程概况及保护现状,江西水利科技,2019年第2期;
9.吴青洲、李燕、吴云江、余长虹、刘小刚:《赣州古城治水经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