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希强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唐代宫廷茶具,是唐僖宗李宣用过的珍品。此套茶具保存完整,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它反映了唐代宫廷茶文化的繁荣,唐人“饮茶”之道十分精妙,唐代茶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宫廷的重视、佛教的兴盛息息相关。
关键词: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茶文化;唐代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编号:A 文章编号:1674-9499 (2010) 04-100-04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追根溯源,世界各国最早消费的茶、种植的茶品种、品茶方法、饮茶礼仪等均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播而来。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作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国界。全国的统一、交通的发达、南北文化交流的密切,都为茶叶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条件。陆羽于公元780年撰写的《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书中概括了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的艺术,将儒、道、佛三教融于饮茶之中,开创了中国茶道精神。此后,出现了大量的茶书和茶诗,有《茶说》、《茶水录》、《采茶录》、《十六汤》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宗佛教的兴起有关。 由于茶具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寺庙提倡饮茶,在寺庙周围种植茶树,制定茶道,设立茶馆,选拔茶头,奉茶活动。饮茶高潮的出现,使茶叶和茶文化被推向了空前的繁荣,所以史称“茶盛于唐”。
说到唐代的茶文化,不能不提到茶具,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茶具,古时又称茶器,最早见于汉代诗人王褒的《重月》诗“皆备冲茶之用具”[1]。唐代白居易有“此有床绳,旁有待洗茶具”的诗句,皮日休有“桂影疏动茶具”的诗句。陆羽的《茶经》将茶具定义为二十四物,即二十四种,并对各种茶具的制作、用途作了详尽的记述。
本文通过对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进行分析研究,重现唐代茶文化的繁荣景象。
1.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
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唐代皇家茶具,是唐僖宗李宣用过的珍宝。法门寺唐僖宗封的金银茶具均为皇家级,质地细密,造型优良,工艺精湛,系列齐全,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据唐代地宫出土的《五丈碑》记载,这批茶具包括“一笼重16.5两,一只龟重20两,一对盐台重11两,一笼重8.3两,茶槽、磨盘、茶筛、勺子一对,共重80两”①。这批茶具展示了茶叶从烘焙、研磨、筛分、储藏到烹饮的全过程。 它们器型完整,自成体系,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档次最高的金银茶具,体现了唐代茶文化的最高水平,是唐代皇家茶道、唐代皇家饮茶风尚及其奢华的历史见证。这批茶具的出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进一步研究唐代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烘焙机
茶叶的贮藏保鲜,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唐代饮茶多以茶团的形式进行,为了使茶叶干燥而不失色泽和香味,必须将茶团放在易吸热发湿的焙茶器中,以除去茶叶中的水分。一般的焙茶器都是用竹子编织而成,但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是唐代皇家茶具,用金银丝线编织而成,以彰显其高贵。
1.金银丝笼
该笼高15厘米,重335克,以极细的金银线编织而成,通体透明,工艺精湛,为烘烤茶丸之用,为唐僖宗所赐。
2. 镀金球纹银笼
通体冲压成形,纹饰鎏金。穹顶。直口平底,四足,有把手。笼外壁饰雁群纹,多为对向纹。镂空处作球纹。足为花瓣状倒“品”字形,铆接于笼沿。沟底铭文“桂冠臣李干金”。
(二)磨床
1. 鎏金银雁纹茶磨
银茶磨:通体呈长方形,由磨槽、轴板、槽身、槽座四部分组成。磨槽呈半月弧形,边缘向外折,铆接在槽座上,为轴滚槽。盘呈长方形,嵌于槽内。柄两侧各有一只大雁,有流云纹。槽身断面呈“凹”字形,磨槽嵌于其中,犹如现在的药磨。槽座承托槽身,底部有教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带盖银金花茶磨共重二十九两,匠刘元慎,官李士存”。此茶磨显然是文思院专门为皇帝所制,后玄宗将其供奉于地宫。茶磨是碾茶器具。
2. 鎏金仙人骑鹤纹银茶壶
器形为长方体,由盖、筛、抽屉、筛框、底座组成,均为金属片制成,饰以鎏金。筛与抽屉均为盒状,分两层,中间有筛子,研磨茶叶必须经过筛子。筛子的出现,是人们对茶末细度进一步要求的结果。唐代茶筛从未出土,此器实为绝例,极为珍贵。
3. 茶叶储存容器
鎏金银龟盒:用薄金属制成,上面镀金装饰。形似龟,昂首曲尾,四足收拢,以龟甲为盒盖,以腹为盒身,通体雕饰,多为龟甲纹和锦缎纹。造型逼真,形象生动。在唐人心目中,龟象征吉祥长寿。此盒用于储放茶叶。
(四)储盐罐
金缕莲结纹三足银盐座:金片铸造,鎏金装饰。盖为莲瓣形,盘直口、浅腹、宽沿。腿架用银丝制成,焊接在盘上,三条方形腿向外弯曲。三条腿内侧均镌刻铭文。铭文为“咸通九年文思源制银鎏金盐座连盖重十二两四钱”。《茶经》记载,唐代饮茶必须加盐等佐料。此器铭文明确指出,盐应置于盘中。银盐座造型颇具想象力,极其生动美观。
(五)烹饪设备
鎏金雁纹银勺:勺面椭圆形,微凹。柄长而扁,端为三角形。上下鎏金花纹,上部为流云飞雁,下部为连珠菱形纹,中间为十字纹,以弦纹、菱形纹为界。柄背素面。为法门寺地宫茶具之一。陆羽《茶经》载:“泽,量也,准也,度也”。银勺是倒茶时使用的匕首形量具。
6. 饮茶器具
彩色釉茶盘、茶盏。茶盏:高5.3厘米,重117.3克;茶盘:高3.8厘米,重136克。地宫出土彩色釉器20件,均为当时西亚、东罗马等国的进贡品。唯独这套彩色釉茶具,带有中国风格,应为中国自行制作。地宫中的《项帐碑》明确记载,这是“彩色釉茶碗盘”,与外国彩色釉有很大区别,质地明显不同。
其成分不纯,浑浊模糊,透明度差,形态比较简单。
2. 从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看唐代茶文化
1. 出土茶具反映唐代宫廷茶文化的繁荣
唐代时期,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七品”之一,有“茶即食,与米盐无异”之说。有学者从金银茶具的考证和探究中认为,民间饮茶器皿以陶瓷茶碗为主,而皇家贵族家庭则多用金属茶具,还有当时少见的秘色瓷器和玻璃茶具。这也说明唐代茶文化现象有两种:一种是以文人、僧人为主体的民间茶文化,一种是以皇家为主体的宫廷茶文化。这两种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有差异:前者崇尚自然、节俭,后者崇尚奢华、繁复。但两种茶文化共同体现了“和”与“敬”的精神,这无疑是正确的。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均为皇帝赐予,从中可以看出唐代宫廷茶文化的存在。从法门寺出土的这套茶具,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深刻解读出唐代宫廷茶文化的繁荣。
(二)出土茶具反映唐人饮茶十分讲究
唐代“饮茶”的方法已十分精妙,一般用带轴的茶碾将茶叶炒熟、磨成粉,再将磨好的茶叶放入茶筛中,筛底滤出的茶末落入抽屉中。饮茶时,将茶末从抽屉中取出,放入炉中煮沸,加盐、胡椒等佐料调成糊状,一起食用。储藏也很讲究。唐人饮茶讲究品茶、尝水、观火、辨茶器。饮茶方法方面,中唐盛行冲泡茶,陆羽在《茶经》中极力推崇冲泡法,对冲泡方法作了详尽的描述。冲泡法采用饼茶,将饼茶加工成细颗粒茶末后再冲泡。 陆羽还将饮茶分为赏茶、品水、置器、烹煮、品饮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让人在饮茶过程中处于一种美的状态,使饮茶方法程序化,并借助审美观念形成一种美的意境和韵律,将饮茶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茶具气势磅礴、华丽非凡,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宫廷饮茶习俗。这种烘、煮、饮、储等用具自成体系,制作精巧,工艺精湛,设计造型别具匠心,花纹绚丽多彩,纹饰流畅优美,趣味无穷。它不仅是唐代宫廷饮茶风尚极为奢华的历史佐证,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审美情趣,而且给人以宁静典雅之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五瓣葵花形秘彩瓷碗
据考证,此越瓷茶具起源于东汉,是我国最早的瓷器之一。到了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人们重视茶具,促进了制瓷工艺的发展。其中以秘色瓷最为著名,被称为青瓷之极品。因此,在晚唐五代,瓷器茶具已成为宫廷贡品,并远销印度、波斯、埃及、日本等国。有诗赞其“九秋风露开越窑,万峰翠色尽收眼底”[2]。 《茶经》卷四十一回中,陆羽对茶碗的质地、色泽作了如下评价:“碗,以岳州为佳,定州次之,岳州次之,寿州、洪州次之。有人以为,陇州不如岳州,实非也。若说陇瓷如银,则越瓷如玉,陇州不如越州;若说陇瓷如雪,则越瓷如冰,陇州不如越州;陇瓷白而茶红,越瓷绿而茶绿,陇州不如越州。……越州瓷、越州瓷皆为绿色,绿色宜泡茶,泡出的茶为红(绿)色或白色。陇瓷白而茶红,寿州瓷红而茶紫;洪州瓷褐而茶黑,皆不宜泡茶。” [3]这体现了唐代饮茶对“色、香、味”的重视,认为茶汤自然色泽应一致,“青”是美的颜色,能表现出茶自然美的瓷器为上品。青瓷茶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响如磐,其釉色花纹、色彩更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唐人对越瓷十分重视,有“越卖犀液,茶香四溢”之说。品尝此茶具,确是古文化艺术的享受。
鎏金银边鸟纹秘色瓷碗
(三)出土茶具反映唐代茶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器物多为中晚唐皇帝赐予的器皿。结合唐诗的记载,我们可以判断和划分唐代茶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唐诗是一部史诗,查阅浩瀚的《全唐诗》,发现初唐时,随处可见宴饮的描述,却未发现饮茶诗,说明初唐饮茶尚处于山林寺院阶段。盛唐时,发现孟浩然、王昌龄、李白、颜真卿、刘长卿、杜甫、皇甫曾、皇甫然等人的饮茶诗。中唐时,饮茶诗数量剧增,不胜枚举。 茶的产地、采摘、冲泡、饮茶的技艺、功效、茶藏、茶会、茶宴、茶道、贡茶、名茶、名水、品茶环境情趣等,都涉及其中,但都属于纯粹的饮茶。晚唐时期,茶诗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和突破,多以山川、泉水、亭台楼阁、饮茶配管弦乐为主。如崔谦在一首茶情诗中写道:“明眸渐开秋水,手拨竹心醉。坐台前弹金琴,默想梦中事。”徐宣在《尹侍郎新茶二十韵》中写道:“亭台清幽,月明天朗。可立泉石旁,何不混乐?” [4]这证明从盛唐、中唐的饮茶阶段,到晚唐的伴着古乐饮茶阶段,茶具也由简朴走向豪华,将品茶艺术推向高水平、高格调、高情趣。到了唐代,饮茶逐渐从山寺、皇宫、富庶之家传播到民间,成为“家家户户饮茶”,其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
(四)出土茶具反映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宫廷的重视密切相关
唐中叶以后,饮茶风气在北方盛行。受寺庙僧人和文人饮茶的影响,宫廷也十分重视饮茶艺术。武则天曾亲自以茶赏赐禅宗六祖惠能。青龙寺方丈惠果和尚用代宗皇帝赐予的茶叶换取颜料,画曼荼罗图。陆羽的师父智寂禅师也被召入宫中,为皇帝泡茶。颜真卿、李德裕、刘禹锡等宫廷大臣,既是文人,也是茶道实践者。在僧人和文人饮茶习惯的带动下,宫廷茶道也开始盛行。大历元年(766年)和大历五年(770年),宫廷分别在宜兴和古竹设立“贡茶社”,专供宫廷御茶。 新茶出炉后,需尽快上山采摘,十日内须在清明节前送达,马鞭昼夜不停。由于“清明茶宴”是清明节期间朝廷举办的最大宴会,参加者不仅有王公大臣、皇亲国戚,还有外国使臣等,主要表现朝廷惜远方、协和万国的政治气度。朝廷对饮茶文化的重视,也促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罂粟花图案黄色玻璃盘
(五)出土茶具反映唐代茶文化与佛教兴盛的关系
佛教的发展与兴盛为唐代茶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佛教在唐代兴盛,茶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唐代盛行禅宗,禅宗讲究“打坐修行”,“打坐修行”要排除一切杂念,集中精神于一境,达到身心合一,所以要求修禅的僧人“盘腿而坐”,“过午不食”。茶能提神养心,能促进思考,能解饥,所以茶是他们饮茶的首选。因此,寺庙提倡饮茶,在寺庙周围种植茶树,制定茶道,设立茶馆,选拔茶师,举办茶事活动。于是,寺庙饮茶之风兴盛,直接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和全国各地。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是唐熙宗进献佛祖的国宝。 一来,它表达了虔诚礼拜佛陀的愿望;二来,它代表了佛教的茶供。
中国茶文化的总体思想倾向是热爱生活、追求快乐,而佛教精神则强调苦涩、孤独。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汉代传入中国,当时多为宫廷贵族祈福、长寿、子孙满堂,或保国家平安之用。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茶具,是唐僖宗皇帝用来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禅宗崇尚和谐,能与其他传统文化协调,使唐代茶文化得以迅速发展,饮茶之风风靡全国至今。佛教将“清净”的思想融入茶中,希望通过饮茶使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体会到美妙的韵律,释放精神。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顿悟”。 饮茶可以开悟,佛与茶相通。
毫无疑问,法门寺地宫系列茶具是世界文化史上发现的年代最早、最完整、制作最精美的茶具。充分证明了唐代是我国茶文化的繁荣与鼎盛时期,也体现了茶、佛教与皇权相结合的独特文化现象。了解唐代皇帝的饮茶习惯和唐代丰富的茶文化,对于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
[1]王宝. 憧憬的承诺[EB/OL].(2007-06-03)..blog.和讯.com/10248486________________d.html.
[2]陆龟蒙.秘彩瓷诗[M]//全唐诗.黄俊等编注.长沙:岳麓出版社,1998。
[3]陆羽.茶经·卷四·用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56。
[4]季有恭.《唐诗典籍·卷三十五·元皋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
收讫日期: 2010-07-01
作者简介:安希强(1984-),男,陕西扶风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