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和茶具的搭配很有讲究。为了欣赏到最佳的湿茶、叶底和汤色,需要根据茶叶的特性选择茶具。到了唐宋明清,随着各个朝代茶的种类和形式的不同,茶具也随之变化。
到了唐代,人们喝的是饼茶,要经过烘焙、研磨,然后再煮沸。这种茶的茶汤是“微红的”。茶汤一旦倒入瓷茶具,汤的颜色会因为瓷色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陆羽从品茶的角度提出“青有益茶”,认为青色越瓷茶具为上品。
越瓷是青色的,倒进“微红”的茶汤里,就是绿色的。
到了宋代,饮茶的习惯逐渐由煮改为“注”。“注”完,茶汤几近“白”。宋代蔡襄特别推崇“黑”建安兔灯。
到了明代,人们从团茶转向了宋代的散茶。明初,芽茶、茶汤的饮用由宋代的“白”变为“黄白色”,因此对茶杯的要求也不再是黑色,而是时髦的“白”。
明代张远《茶录》也写道:“茶瓯中白磁最高,蓝次之。”明代中期以后,瓷茶壶和紫砂茶具的兴起,使得茶汤和茶具的颜色不再有直接的对比和反差。人们对喝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茶汤的魅力上。
主要以“香”和“味”为主,追求壶的“雅”。只有强调茶具选择得当,才能品味出茶香的直爽。
清代以后,茶具品种增多,造型多样,色彩多变,再加上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的制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一般来说,香气重的茶要选择硬度高的壶,如瓷壶、玻璃壶等。
绿茶和轻度发酵的包装茶香气浓郁;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龙井等精致名茶直接用玻璃杯喝最理想。口味重的茶要选择硬度低的壶,如陶罐、茶壶等。乌龙茶是一种味道很重的茶。
如铁观音、岩茶、单枞等。
俗话说“老茶壶泡,小茶杯冲”。这是因为较粗较老的茶叶,用壶冲泡,能保持热量,有利于茶叶中水浸出物的溶出,提高茶汤中的可利用部分;二是粗糙的老茶叶缺乏观赏价值,用来敬客人,不高雅。这样一来,
也可以避免粗鲁的嫌疑。精致的茶,泡在杯子里,一眼就能看到,同时能收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欣赏的美感。
用户评论
哇,这个博客真是太详细了!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唐宋明清时期的人们对茶这么着迷,尤其是那些精致的茶具,太有艺术感了,让人想收藏一把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迷上了传统茶艺,看了这篇博客真的受益匪浅!原来我们平时喝到的茶叶种类和工艺背后都有一些古老的历史故事,感觉更能体会到一杯茶的文化内涵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家裡常有人用紫砂壶泡茶,觉得很特别,后来才知道这种传统器具的价值啊!博客里面介绍的很清楚,让我对唐宋明清时期茶具的发展更有概念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太美了,没想到它们还有作为茶具被使用的历史背景。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让我更想去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艺术与生活场景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客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很多传统的技艺和观念都离不开“茶”,茶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很详细,但我觉得关于唐朝茶叶文化部分有点忽略了,毕竟那时候的人们对茶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吧?希望下次能补充一下这个部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博客里关于清朝时期茶具的介绍太过简略了。那个阶段的品种和流派可真是太丰富了!希望能有更多具体的描述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博客里提到的那些珍贵古玩真的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金缕玉 inlaid 茶盏,简直就是艺术品的典范啊!不过价格肯定也是天文数字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博主介绍的茶文化非常丰富,但我感觉文笔有些 khô燥。建议加入一些图解或故事,会更加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宋明清时期都爱喝茶这个观点好像有点片面啊,很多其他朝代也都对茶文化非常重视嘛!希望博主以后可以更全面的介绍中国茶文化的演变过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个经常泡茶的人,看了这篇博客才知道各种茶具的材质和用途。原来不同的茶具竟然能成就不同味道的茶呢?真是让我眼前一亮!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唐宋时期的青瓷非常感兴趣!文章里介绍的很详细,尤其是在造型和装饰上,简直就是艺术品的化身呀!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去博物馆参观一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欣赏博客作者对茶文化的研究成果,希望可以继续深入探讨一些更细微的点,比如不同时期茶人的饮茶习俗和心理状态等等,会更加丰富文章内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了解了唐宋明清时期的茶具发展史,原来各种风格迥异的器具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后买茶具的时候我可以参考一下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关注清朝时期茶具的变化,我觉得那些精致的花纹和工艺非常精湛,尤其是一些带有民间故事元素的茶具更能代表那个时代的民俗风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内容很丰富,但个人觉得阅读体验有点单薄缺失图片或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毕竟对于茶具来说画面展示也是重要的。如果能够加入更多图片和视频,会更加生动有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