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揭秘英国下午茶文化:其茶饮是否超越中国茶饮?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不过毕竟我的国地大物博,退个一万步,就只用红茶来比较吧。刚好红茶也是世界茶消费的主体,占全世界的消耗量的75%以上,可以讲的故事也比较多。
接着从红茶的茶种、产地、工艺、味道来和你们好好科普一下!中国茶和英国茶,应该怎么比。
1) 去哪里找英国产的茶啊!
首先还是强调一个前提:英国不产茶!
英国自己最大的红茶品牌“立顿”,“川宁”都是从亚洲进口茶叶,再加工制成茶包贩售。
相反的,厉害了我的国不仅产茶叶,还是全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另外还肩负全世界第一的优质绿茶出口国的责任。这代表啥,这代表你要在国外喝个绿茶,不管买啥品牌,90%的机会都会喝到自己人。
厉害了我的国!
2) 有本事来偷啊!茶树种只有中国有
首先科普一下,红茶是一种制作茶的工艺,全发酵的茶叶就是红茶,和茶的品种无关。
当初中国人是不喝这种全发酵茶的,中国人喝茶喜欢清饮,那种没发酵的绿茶才符合品味。所以当福建武夷山的桐木关第一次首创“正山小种红茶”的时候,商人黑心了一把,把这种次级品卖给洋人,没想到在英国就火了。
正山小种红茶 @东家APP
火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水污染严重,水质过硬,泡不出来绿茶的清香味,香味厚重的红茶就挺适合盖住水的怪味。
总之红茶真的红红火火以后,英国人也跟着恍恍惚惚了,忽然脑洞大开“
“不给中国赚了,要自己种茶。”
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茶的种子或茶苗。但是鸦片那年代洋人是禁止进入中国境内的,咋整?于是17世纪的英国出现一种特殊职业,被称为“植物猎人”(plant Hunter),专门收集全球的植物。
这群植物猎人为了进入中国找到种茶和制茶的秘密,几啥都做的出来。
有人组成10几人的冒险小队,花钱雇轿夫把自己浩浩荡荡抬进武夷山。结果走到一半轿夫嫌钱少,不走了不说,还直接在当地村落招呼吃瓜群众来看洋人,看一次收费一百文钱。
到中国聘人扛竹轿的插图,选自英国植物猎人的回忆录
来看的人还真不少,这么劳师动众的情况下也引来了清军,直接把他们岸边的船轰了,叫洋鬼子滚回去。
这起炮击事件也有中文记录。原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的梁章巨(1775-1849),在一八四二年七月写信给当时福建巡抚刘鸿翱(1778-1849),提到:
“某記得道光乙未年(1835)年春夏之交,該夷曾有兩大船停泊臺江,別駕一小船,由洪山橋直上水口。時鄭夢白方伯以乞假卸事回籍,在竹崎江中與之相遇,令所過塘汛各兵開礮擊回。”
还有英国人剃头,戴假辫子假装成中国人。他聘用当地苦力帮自己喬裝打扮,自我解嘲地說,自己可能是苦力第一名“顧客”,也由衷希望是最後一個,因為苦力根本不是在剃頭,而是在刮他可憐的頭皮,讓他痛得叫出聲來。
但是,意外的是,在翻译的帮助下,他在中国竟然没有人认出来。
他就这么顺利运了个各种中国的茶苗和茶种出境,带到印度去种。
扮成中国人入境收集茶种和茶苗的Robert Fortune,到底咋做到不被认出来的 @wikipedia
3) 制茶的工艺也只有中国人会
这群英国人忙活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偷盗一堆茶种到了印度。
结果印度传来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阿萨姆地区发现原生种茶树了!”
这批人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但是,只有茶树是不行的,英国人不会制茶啊,阿萨姆地区的人也不会。于是英国人一拍脑袋,直接重金礼聘中国工人去教。
这不是个好生意。当时的阿萨姆地区原始丛林密布,出入只能靠大象。但是人工驯养的可爱大象是很少的,当地多的是会伤人的野生象群。中国劳工远离家庭,没有女人和娱乐,周边只有当地的少数民族星荷人,完全无法交流。
大象清理阿萨姆地区的土地以便种植茶叶 @《绿色黄金》)
因此在阿萨姆地区负责招聘中国制茶工人的英国主管只能尽量看管他们避免逃跑,然后发现他的中国工人其实懂茶的不多,很多只是来淘金的。
不过中国工人跑能跑到那里去?阿萨姆地区到处布满蚊子和疟疾,老虎也多的可以用水蛭和老鼠般的传染病来形容。
总之在这种环境下,英国人很艰苦地向中国学习到新制茶方式。然后他们又有了新的不满:
中国人的制茶方式太浪费效率了!
中国人的红茶手艺,用现代话来说叫做“工夫红茶”,新鲜的茶叶经过人工采摘后,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手续才能作为冲泡茶叶,每道手续都要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做好的茶还要靠船和大象运到海边港口,才能送回英国,成本很高,而且相当没效率。
不过英国人果然是工业革命起家的,他们嫌弃完以后,很认真想到改良方式,19世界70年代茶叶滚轮机被发明,而且马上投入实际运用,人工制茶的每项流程开始被不同的专门机器取代。
揉捻、发酵和烘干茶叶都有专门的机器代劳,而且可以用水力电力驱动。
旧型的制茶滚轮机器 @台湾红茶博物馆
到了1930年代,CTC滚轮机的发明,更重新定义了全世界的红茶制作工艺。从此世界红茶的工艺分成两种,以机器为主的“CTC制法”和以中国手工为主的“工夫红茶”制法。
CTC是Crush碾碎、Tear撕裂、Curl捲起等三個英文字的縮寫,過程主要使用專門的CTC滾輪機,茶葉在採摘、萎凋後,便直接送入機器,將茶葉高速碾壓切碎揉捲成極細小的圓粒狀,发酵均匀而迅速,然后必须快速及时进行烘干,好处是快速而且成本低廉。
CTC滚轮机,新鲜茶叶一倒进去就会变成碎茶叶出来
CTC制法做出来的碎茶叶
从此以后,英国大量从殖民地的阿萨姆和锡兰进口茶叶,也出口到欧洲等殖民地,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销量一落千丈。
“从1881年开始,茶叶价格就非常低……开茶庄的、做茶箱的都倒闭了,从事生产的劳工无法依靠茶叶过活,曾经在茶田劳动的人,如今多么悲惨啊!--《绿色黄金》“
4) 英国的红茶教你忆苦思甜
前面讲到CTC的机器制茶方法,因为量大价格低廉,成功打垮中国的茶叶外销市场。事实上即使到今天,红茶也不是中国茶叶外销的主流,中国出口的大宗是绿茶。
而英国红茶的主要进口国家是:肯尼亚,印度和斯里兰卡,我的国缺席了。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喝茶重视清饮,讲究茶的原味,而且传承了历史悠久的“工夫红茶”工艺,让每片精心制作的茶叶香味甜味兼具,喉韵好,回甘快。
工夫红茶的代表“正山小种红茶” @东家APP
只是这样的茶叶量低成本高,而且每片茶叶揉搓成条状后,再冲泡就都需要舒展空间,当然不适合英国那种装在茶包里的冲泡方式。
漂亮完整的条索状是中国“工夫红茶”的特征 @东家APP
目前国内输出CTC红茶原料的大宗是云南的滇红。
回到CTC制作的红茶的风味问题:CTC的红茶是苦涩的。
由于制作的时候茶叶、茶枝和其他没精选过的老叶都一股脑儿丢进机器里,也没有给予适当的发酵时间,所以单纯很难喝。印度当地的CTC紅茶的標準試茶程序甚至规定:要以加奶方式品鑑,確定茶水能與牛奶水乳交融,够香才是上品。
不就因为茶太苦了吗?
但是人家就是不影响销量,因为欧洲人喝红茶要加牛奶和糖。
一个喝工夫红茶喝惯的人,如果也用中国红茶的习惯去喝一包不加糖奶的立顿红茶,肯定全喷出来。这是茶吗?这是加过染色剂的苦水吧!
5) 买一杯中国茶,让鬼变成人
经过前面简单的勾勒,我们可以从红茶的品种、工艺、味道等方面了解英国茶和中国茶的区别。
但还没回答最核心的问题:到底英国茶和中国茶那个好?
嗯,作为一个专职推广东方美学的APP,当然会告诉你中国茶啦。
这才不是因为中国的红茶:有这么多条索结实、香气浓郁、颜色艳丽、喉韵回甘、茶汤带甜,种种吊打的优点。
更深度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有许多人爱茶,这里说的不止是爱喝茶。
有一批人,他们竭尽心力去种茶,天还没亮,顶着凉露中注视着新芽的茂生,春光乍现的时分,他们的指尖挑剔的在千万片新叶中的逡巡采摘,他们支起铁锅,盯着焰火的吐舌,不畏惧于汗水滴落眼中的刺痛,只希望每次手里炒出来的茶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红茶输出大国的印度工人和中国相比,由于大量的种茶、采收甚至制茶工作都由机器代劳,他们就只能重复一成不变的机械劳动,缺乏工作成就感。更令人不安的是,当地的茶园工人待遇很差。他们进行长时间负荷量大的劳动,负重量有时候高达100公斤,薪水却很低。每周七天在机器旁团团转,别说拥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
而中国的茶人,尤其是坚持亲手制茶的,即使常常体会种茶、制茶的劳累,身上总有一种明亮的愉悦感,那是一种把制茶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把所有的劳动都化为兴趣,把所有成品都当做作后代在孕育的喜悦。
你买了一杯中国匠人炒的茶,饮下了那杯红艳。茶汤的红,就是流动在中国匠人脉动中的血液,流动着、撼动着,在人生的肌理上隐隐浮现着纹路,与自己的生命难舍难分。
茶小白看这里:
用户评论
我以为这是个毫无疑问的问题!英国下午茶的精致和仪式感可是世界知名啊,虽然我也很爱喝中国红茶,但是不同地方的茶各有风味。总感觉英国茶更加清爽一些,更适合在下午搭配点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说得很对,品茶的口感是一回事,文化氛围真的不一样!中国茶沉稳大气的感觉和英式茶清新淡雅的风格完全相反呢。所以说不比 Bueno 是因为他们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位资深茶友,我觉得英国茶确实不能与中国茶相提并论啊!中国茶几千年来形成成熟的制作工艺和品鉴体系,种类繁多,更有韵味。英式茶更像是一项仪式感强烈的饮用习惯,味道上来说就略逊一筹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英国下午茶文化确实很美观优雅,但说“英国茶真的比中国茶好吗?” 这个问题太主观了吧?每个人对茶的喜好不同呀!中国人也有很多追求“清香味”的茶种呢,比如菊花茶、茉莉花茶等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啊!其实我觉得不用比较哪个好哪个不好,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魅力。中国茶讲究的是品味和传承,英国茶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礼仪。大家都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茶,去感受它们的独特之处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更喜欢喝中国绿茶!特别是云南的毛峰绿茶,清香甘润,入口回甘;而英国茶闻起来都是淡淡的清香,口感不太丰富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啊!下午茶文化是很有趣的,但和茶本身的味道相比,这些仪式感的东西就更加肤浅。我更喜欢中国茶那厚实醇厚的韵味,慢慢品每一口,感受那种历史传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写的挺有深度,让我对英国茶文化有了新的理解。确实,不同地域的茶,各有千秋,就像人一样,有着不同的性格魅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茶和英国茶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啊!就拿龙井这种中国名茶来说,口感层次丰富,清香雅韵;而英国茶普遍偏淡,味道单调一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讨论很有意思啊!我倒是觉得这两个文化都能带来不同的体验。喜欢中国茶的沉稳古韵,也喜欢英国茶那样的优雅精致!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把问题抛得很妙,却并没有给出直接答案。这确实是个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感受才能理解的事情呀!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很欣赏英国下午茶的文化氛围,但我更爱喝浓香浓郁的中国红茶啊,特别像是普洱茶那种古韵沉稳的味道...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认为,每个国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茶文化,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应该尝试不同的茶类型,去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还是得试试看英国茶是什么味道才能做出结论啊!但我猜想,它可能不会像中国黑茶那样有那么复杂的味道层次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的出发点很好,引发了人们对茶文化的多元和差异性的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和接受的不同呀!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英国下午茶文化一直很感兴趣,有机会一定要去体验一下!当然,我还是会继续沉醉在我心目中的中国普洱茶世界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评判一个东西好不好都是基于自己的喜好和经验。就拿茶来说,有些人喜欢清淡的口感,有些人追求浓厚的香韵,各有各的道理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英国下午茶虽然充满仪式感,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文化现象。中国茶则更像是一种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体现...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