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揭秘:三种常见劣质岩茶,警惕高价“上头”误认劲道,小心被智商税套路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之前写中秋礼品茶时,分析过这样的怪现象。
为了满足一站式送礼所需。
圈内能看到这样的组合式礼品。
打开礼品盒,里面是三分天下。
有一盒高档月饼,点缀节日气氛。
有一瓶高档白酒,增加礼品档次。
有一盒正岩茶,增添这份大礼的含金量。
逢年过节时,送上这样一份组合大礼,一步到位,倒也省事。
但从今年开始,月饼包装出了新规,不能和其它产品混装。
再说,即便没有月饼。
将茶叶与酒水凑在一块,本身也不妥。
毕竟,它俩的存放要求不同。
万一遇到酒水撒漏,让茶叶受潮串味。
刚准备泡茶,就是一股酒味,太奇怪了。
这种两家归一的做法,最后得不到共赢,反而是双输。
本以为,这种茶叶与酒水混装的情形,仅针对礼品市场。
但最近接到一个奇怪的提问。
“有没有喝起来类似白酒一样的岩茶,喝起来非常劲的?”
刚一看到,心里就想不明白。
岩茶是岩茶,白酒是白酒,它俩之间连物种都不相同,怎能相提并论?
精酿的酒水,酒液入口不会像烧刀子那样刺激,而是绵柔刚劲的。
优质岩茶的茶水,入口细腻醇厚,绵柔入骨,香清甘活。
再说,不论是茶是酒。
一旦出现辣口、劲道大、喝入口很冲、容易让人“喝上头”等特征,都不是好事。
根据经验,下述这3类岩茶,更接近几分“烧刀子”的口感。
但可惜,它们清一色不是好茶。
《2》
一、急火岩茶。
岩茶的焙火,不能心急一时。
越是好茶,焙茶越不能急。
世人都道,岩茶的焙火,少有一次成型,焙上2-3道很常见。
但很多人有所不知,岩茶在每次焙火过程中,还得再缓一缓。
焙了一道火后,得放一段时间。
等到上一道焙进去的火,慢慢褪得差不多了,再去焙下一道。
不知内情的人,看了后或许会觉得,这有点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焙出来的茶,焙得更透。
若是期间没有停顿,连续焙火,没有中断。
焙火太急的岩茶,容易焙焦不说,整泡茶的燥感会很强。
哪怕是放了一段时间,入口依旧会有毛躁感,不顺滑。
汤水口感偏粗糙,不细腻,达不到最佳的焙火效果。
类似处理比较厚实的食材时,油炸两次,才能达到最佳的酥脆口感。
先用低温油炸把食物煮熟,接着将其捞出。
等油温升高,再进去炸。
二次高温油炸会进一步地把水分逼出来,同时让表皮吸油更少,让食物变得酥脆。
这个不起眼的细节,是决定口感成型的关键。
岩茶焙火,也是如此,慢工出细活。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种急火焙出来的茶很劲道,很猛烈。
实则那只是焙火过急带来的假象。
好茶的汤感,追求细腻柔滑,而不是如此冲人强烈的刺激感!
《3》
二、外山高火茶。
之前从一位朋友那,听来这样的吐槽。
他在武夷山淘了很多年茶,但一前一后对比下来,却发现了这样的改变。
在过去,除了个别特殊品种,正岩茶多数追求足火,从而达到香气的丰富变化,汤感的醇厚饱满,喉韵悠长。
而半岩茶,科学来看,焙中火最适合。
中火、中足火的程度,将茶味逼在表面,前3-4冲茶味尚可,只是有不耐泡这个缺点。
对于外山茶,它们的内质薄,很难焙出醇厚汤感。一般是焙轻火保香,做清香型口味的快销品,很多刚入行的新手喝着也不错。
但现在,一切已经乱了套。
许多正岩山场特别好的茶,反倒降低火功,生怕将茶焙坏。
而半岩茶,焙成中轻火功去冒充正岩,安能辨我是雄雌?
到最后,外山大片大片的茶,反倒去做高火,牺牲掉果香与花香,只留下焙火的火香,茶味虽不厚,但刺激感强。
放着不容易返青,当成中低端的口粮茶,反而很受欢迎……
上述那位朋友的吐槽,不知大家怎么看?
依麻花的观点,正岩、半岩、外山等岩茶,它们没有固定的焙火程度标准。
岩茶的焙火程度,从轻火、中火、到足火,它们就像化妆那样。
原料好的正岩茶,可塑性强,淡妆浓抹总相宜。轻火足火都有可取处。
若是先天基础差,焙成足火后也不好喝。
像五官底子不行,硬是画上浓妆去扮演绝世美人的85花,从电视上看着,太让人有出戏感。
按麻花的感觉,外山茶就算焙了高火去当口粮茶,也是效果不理想的。
刺激性太强,烟味重不爽口,汤感不醇厚,没有回甘生津。
除了煞口,就是苦涩刺激。
喝这样的岩茶,类似喝那些酒精度数高,没有提纯的便宜白酒,太呛太刺激,容易喝到头疼,丝毫没有品茶应有的乐趣!
《4》
三、走水不畅的毛茶。
岩茶圈内,提到刺激性很强的茶。
尚未焙火之前的毛茶,值得列入提名榜单。
岩茶在没有焙火前,试毛茶是一件让人很头痛的事。
毛茶的汤感,一点也不柔顺。
涩味重,苦味强。
浑身上下,尖锐苦涩的锋芒,没有半点收敛。
唯有等到高温焙火,才能磨平那些乖张的棱角。
考虑到,毛茶的刺激性偏大。
试茶时,按照茶农的做法,只是将茶水简单啜入口中。大致尝过味道就将茶汤吐掉。
要不然,一整天下来,若是连续喝了十几款不同的毛茶。哪怕是铁胃,自己也hold不住。
普通毛茶,尚且如此。
如果是那些做青不当,苦涩水没有走透的问题毛茶,情况更甚。
试茶时,一旦遇到这种茶,你会感觉茶汤当中的涩感像是一排排钢针。
茶水入口,涩味尖锐,有“扎喉”感。
这种直冲脑门的苦涩刺激,一旦领教过一次,就能让人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5》
前段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讨论。
称茶圈内,喝岩茶是最没有性价比的。
同样是两三千的预算,如果是买白茶、买红茶、买普洱,能买一大堆。而岩茶的话,要想喝到顺口的茶味。预支了大几千的预算,能买到的不过是几泡茶……
看了这番话,麻花感觉对方的购茶心理很矛盾。
ta将岩茶想得太贵了,同时也将其余茶叶的高货代表,包括普洱、白茶在内想得太简单了。
客观来说,不同茶叶之间,没有绝对可比性。
只要是岩茶的忠实粉丝,不论市场再怎么变,心里都很难割舍下这份岩骨花香带来的独特风味。
譬如,当你劝一个喝了多年的老茶客转去喝绿茶、红茶。
期间的口味跨越难度太大,并不现实。
同是茶叶之间,尚且对比差距明显。
更何况,是将岩茶拿去和白酒对比。
它们之间的差别,恍若云泥,怎能相比?
和新岩茶相比,为什么老茶客偏爱陈年岩茶?李麻花说出了3个理由
茶树上长青苔,就是正岩茶?分辨岩茶山场,苔藓说了不算
喝茶10年,我发现岩茶有4大优点,难怪有人说岩茶一喝就上瘾
从四川腊肉、烟小种、蒸青绿茶,再到武夷岩茶,谈谈岩茶的焙火
正岩茶容易让人茶醉,价格又高还不好喝?喝不懂岩茶的“四宗罪”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说得很有道理啊!我之前也踩过坑,被那些所谓的“精品”岩茶忽悠了,最后发现都是假货或者根本没多少滋味。确实要多多了解岩茶的知识,才能不被商家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喝的是普洱茶,对岩茶其实不太了解,但这篇文章让我开眼界了。看来还得加强研究啊,别被“上头”这个词蒙蔽了双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哎,说的好像我的茶就不行一样!我就是喜欢那种“劲道”,感觉喝起来很舒服很上瘾,这跟智商税有什么关系?每个人对口感的喜好不同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哈哈,我之前和朋友开玩笑说自己是茶盲,结果被他给我普及了好多茶知识,现在终于懂得了茶的真谛了。感谢作者的文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的没错!不要被商家忽悠,岩茶品质参差不齐,买的时候要货比三家,最好能和老茶友交流一下经验,避免上当受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有人说出来了!我一直觉得有些商家为了赚钱,故意炒卖一些劣质的岩茶,还用各种唬人的词汇来形容口感,真是坑人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挺好奇作者怎么定义“劲道”?难道只有那种苦涩又回味的才能算作品质吗?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茶很好喝,不一定非要追求“劲道” 。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说的有点太绝对了吧,毕竟每个人对口感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确实喜欢那“上头”的感觉,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买茶真的要注意看品质,不要被包装和名字迷惑了。以前也买过很多所谓的“高级”岩茶,结果味道平淡无比,价格却很高,简直智商税!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喝一些正宗的传统老式茶,因为那些才是纯粹的味道,没有那么多追求。岩茶这个品类确实有很多商家在炒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以为好茶就是要“上头”,后来才知道真正的好茶应该是一口下肚便觉得清香甘甜,回味悠长才算真的好。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说的没错,很多“精品”岩茶都只是商家堆砌的噱头,真正的品质并不高。希望能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理性选择茶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喝茶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我更喜欢简单清新的茶叶味道,不要觉得苦涩就一定是好茶。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茶的爱好者,我觉得这篇文章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会辨别真正的好茶,避免被智商税坑害 。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想学习更多关于茶的知识,这次看到你的文章让我非常受启发!希望以后能了解更多关于岩茶的正确认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的口感不同,有些人喜欢“上头”,有些人喜欢清香淡雅,不要用一种标准去定义好坏。但确实要提高辨别能力,避免被劣质品冲昏了双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喝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体验,它承载着很多历史和传统的智慧。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普通的茶叶,也蕴藏着许多值得探究的奥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