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要领,茶艺有那些讲究讲究茶艺的人

来源: 小编
发布时间:2024-05-27 21:20:59

最好自己买本关于这方面的书,或者加入茶艺俱乐部。1、备用器皿:准备好要用的茶具,并按正确的顺序摆放,主要有:紫砂横壶、公道杯、品茶杯、留香杯等。2、请入座:请客人按顺序入座。3、焚香平气:烧些檀香,营造庄重祥和的氛围4、煮甘泉水:以山水冲茶,用活火煮至沸腾。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茶具。6、叶嘉赏客:叶嘉是茶的代名词,这是邀请客人品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的品相、色泽、香气特点。7、孟臣木林:用开水冲洗横壶,提高壶的温度。 8、山涧:即刻温杯清洁用具,用紫砂壶中的水烫品茶杯,缓慢而有起伏,保持水流不断。9、乌龙入宫:将乌龙茶放入紫砂壶中。10、百尺瀑:用细长的水流使茶叶滚动,从而起到温热、清洁茶叶的作用。11、春风: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12、玉液转壶:将紫砂壶中第一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以提高温度。13、分甘露: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地分入闻香杯中。14、凤凰三点头:用三上三下的法子,将水倒入紫砂壶中。 15、复洗仙面:用开水淋满壶身,清洗壶面,同时达到内外加热的目的。16、内外养生:将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紫砂壶表面,可保持壶面温度的同时滋养壶体。

17、行路:将紫砂壶底部的水在茶船边缘擦去,移至茶巾上,擦干壶底。18、正义:将泡好的茶水均匀地倒入正义杯中。19、关公巡城:将正义杯中的茶水迅速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直至七分满为止。20、韩信检阅部队:用点手的手势将最后的茶叶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21、若尘听泉:将茶杯中的水倒入茶船中。22、颠倒天地:将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23、颠倒江海:将茶杯和闻香杯倒扣,使闻香杯中的茶水倒入茶杯中,置于茶盘上。 24、奉香茶:双手捧起茶盘,平眼奉给客人,并注意客人。然后重复从若尘听泉到奉香茶的程序,最后一杯自己留着。25、幽谷幽兰:表示用左手旋转香杯闻茶香,双手摩杯闻杯底。26、三龙护鼎:表示用拇指和食指捧杯,中指捧杯。27、赏茶汤色:赏茶汤的色泽。28、初尝妙茶:观察茶汤色泽,闻汤香后,开始品茶。29、二探兰芝:泡第二杯茶。30、再尝甘露:细细品尝茶汤。 31.三注石乳:泡第三杯茶。32.品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正韵味。33.自饮:让客人自己加茶加水,体验泡茶的乐趣。34.上茶点:根据客人需求上茶点,增添茶趣。

35、龙戏水:赏叶底,将泡好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欣赏乌龙茶“绿叶红边”的品质特征。36、饮茶谢主人:主人与客人起立,共同饮完杯中茶,互相祝福,告别。 绿茶艺[编辑本段]器物玻璃茶杯香炉一个白瓷茶壶一个香炉一个漆器茶盘一个水壶两个锡制茶罐一个茶巾一个茶道套装绿茶每人2-3克基本程序:1.点香焚香消除妄念7.泡茶玉沉清河2.洗杯凉心摆脱世俗8.奉茶观音捧玉瓶3.凉汤玉壶滋养太和9.赏茶春波展旗枪4.投茶清宫迎美人10.闻茶识茶香5.甘露润茶滋润莲心11.淡味品茶6.涮水凤凰三下头12.谢茶享无穷绿茶流程讲解:第一步骤:焚香去妄想。俗话说“泡茶可以陶冶情操,品茶如品人生。”古今品茶讲究心平气和,“焚香去妄想”就是通过点燃这根香,营造出一种祥和庄严的氛围。第二步:冰心去妄想茶,清净无染,是天地孕育的精神之物,泡茶的器皿也必须清净无染。“冰心去妄想”就是用开水烫一下原本干净的玻璃杯,让茶杯冰清澈澈,一尘不染。第三步:玉壶滋养太和绿茶属于芽茶类,由于茶叶比较娇嫩,如果直接用开水冲泡,茶芽中的维生素就会被破坏,煮好的汤也会失去原有的味道。 开水只要80摄氏度就合适,“玉壶养太和”就是把水壶里的水预先倒入瓷壶里,让水温降到80度左右。

第四道菜:清宫迎美人。苏东坡有诗云:“莫笑我小诗,好茶自来如美人。”“清宫迎美人”就是用茶匙将茶叶放入干净的玻璃杯中。第五步:甘露润莲心。好的绿茶,形似莲心。乾隆皇帝称茶为“甘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冲茶前,往杯中倒入少许热水,润泽茶叶。第六步:凤凰三点头冲绿茶,高水冲泡也很重要。冲水时,壶有节奏地起落三次,犹如凤凰向客人点头。第七步:玉沉清江冲泡热水后,茶叶先浮在水面,然后慢慢沉到杯底,我们称之为“玉沉清江”。 第八步:观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中,传说观世音菩萨捧着一只白玉瓶,瓶中甘露能消灾消病,救人脱离苦难。茶艺小姐将泡好的茶水呈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寓意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第九步:春波展旗矛。这是绿茶艺的一个特色步骤,杯中热水如春波,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长矛,展开的叶子如旗。一芽一叶的叫旗矛,一芽两叶的叫“雀舌”。品绿茶前,观赏形态各异的茶芽在玻璃杯中清澈的茶水中摇曳,仿佛生命的绿色精灵在翩翩起舞,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步:智慧领悟茶香。品茶要看、闻、尝,在欣赏了“春波展旗开”之后,就要闻茶香了。

绿茶不同于花茶、乌龙茶,它的香气更加含蓄淡雅,必须用心去感受,才能闻到春天的气息,闻到那纯远而又说不出的生活芳香。第十一:品淡茶之味。绿茶的茶汤清醇甘鲜,清淡有味,虽然不如红茶那样醇厚醇厚,也不如乌龙茶那样醉人,但只要用心品尝,一定会从那淡淡的绿茶香中尝到人间最纯、最醇、最真、最美的韵味。第十二:自得其乐。饮瓶茶有三乐,一是独享。当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者幽雅的茶馆,通过饮茶,心神在浩瀚宇宙中,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忘我忘世,这是一种乐。二是合享其乐。 两个亲密的朋友在一起喝茶,可能不用多说,就有默契,也可能敞开心扉,表达真情实感,这也是一种乐趣。三是共饮可以增长智慧。孔子说:“三人行,必有一人为我师。”人们聚在一起品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启迪,从书本上学到很多道德知识,这也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品完第一杯茶,就请客人自己泡茶,让他们通过实践,从茶活动中感受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限乐趣。 普洱茶艺[编辑本段]1.用具1.炭炉一个2.陶瓷水壶一个3.根雕茶桌一张4.兔毛杯若干5.茶洗一个6.有柄茶壶一个7.香炉一个8.香一炷9.木鱼一条10.磬一个11.10至15克的铁观音茶叶12.茶道一套13.佛乐磁带一盘二、基本程序1.拜佛--焚香合掌2.调息--达摩面壁3.烧水--丹霞烧佛4.待汤--法海听潮5.洗杯--法海轮时时转6.煮壶--香水浴佛7.赏茶--佛采花8.抛茶--菩萨在 9.冲水-法雨漫天10.洗茶-诸溪归源11.泡茶-覆天地12.分茶-流水声13.奉茶-救苦救难14.闻香-五行归本15.观色-曹溪观水16.品茶-顺其自然17.回味-圆满开悟18.谢茶-多喝茶。3.解说禅茶属于宗教茶艺。

自古有“茶禅合一”之说,禅茶中有禅意,禅茶每一道工序都源于佛经,启迪佛性,彰显佛理。禅茶艺至今仍是最适合修身养性的茶艺。我们这套禅茶艺一共有十八道工序,希望大家能放下世俗的烦恼,摒弃功利,以平和静谧的心体会“茶禅合一”的真谛。1、拜佛:焚香合掌,同时播放《赞佛》、《心经》、《戒律真香》、《三皈依》等梵乐或梵歌。让优雅、庄严、祥和的佛乐,像一只温柔的手,将我们的心引向空灵之境,抚平我们躁动的心。 2、呼吸:达摩面壁 达摩面壁是指禅宗初祖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打坐的故事。面壁时,助手可以有节奏地敲打木鱼、编钟,配合佛乐,进一步营造出祥和庄严的氛围。主人要引导客人入定,并随着佛乐调节呼吸。最佳的打坐姿势是佛教的七支分法坐姿。所谓七支分法,就是指打坐时要注意的七个要点:一、盘腿坐又叫双盘坐,不能盘腿坐也可以盘腿坐。把左脚放在右脚之上,叫如意坐。把右脚放在左脚之上,叫金刚坐。 刚开始练习打坐时,有些人连盘腿坐都不会,可以盘腿坐。二是脊柱挺直,让脊柱各个关节像算盘珠子叠在一起一样,这样才能放松肌肉。三是左右手交叉放在丹田下,平放在臀部。双手掌心向上,将右手手背平放在左手掌心,两大拇指轻轻相碰。

这叫“打手印”或“三昧印”或“禅定印”。第四,两肩微开,使之平缓适度,不要塌肩,不要弯腰驼背。第五,头部保持正直,后脑勺微微向后拉,前腭收拢,不要低头。第六,两眼睁开闭合,仿佛什么也没看到,目光可以凝视座位前方七八米的距离。第七,用舌头轻轻抵住上腭,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全身的神经、肌肉自然放松。在佛乐中保持这个坐姿10-15分钟。打坐时,要有大约两三寸厚的坐垫。如果有椅子,也可以端正地坐着。3、烧水:在调息打坐过程中,助手开始点火烧水,这叫丹霞烧佛。 丹霞烧佛经典出自《祖堂记》卷四,记载丹霞天然禅师在慧林寺遇到严寒天气,将佛像剁碎焚烧取暖。寺主讽刺他,禅师说:“我焚烧佛身,求舍利(即佛骨)”禅师说:“这是木头做的,哪有什么舍利。”禅师说:“既如此,我焚烧木头,何必怪我?”寺主无言以对。“丹霞烧佛”时,要注意观察火势,从熊熊燃烧的火苗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生命的绚烂。4、待汤:法海听潮汐。佛教认为“一粒粟里藏天下,半升锅里煮山河。”从小处看大处。 从煮水声、等汤听水初沸腾、沸腾,会有“法海潮声,应随缘”之感。5、洗杯:法轮不停转动。法轮不停转动。出自《五灯会缘》卷二十。

径山宝印大师说:“佛陀在鹿野处得道,转四谛,陈如和尚先得道。”法轮即是法,法就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洗杯时,眼前转动的是杯子,心中转动的是法。洗杯的目的是为了让杯子清净无尘;拜佛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内心清净无尘。用转杯法洗杯,或许能看到杯子转动,从而得到感悟。 6、煮壶:用香水浴佛 佛教有两大节日:一是四月初八佛诞,一是七月十五自省日,这两天称为“佛喜日”。 佛诞日,要举行“浴佛法会”,僧众信众要用香水为太子象(即释迦牟尼佛像)沐浴。我们用开水洗茶壶,叫“香水浴佛”,寓意佛无处不在,也说明“心即是佛”。7、赏茶:佛拈花一笑。佛拈花一笑。出自《五灯集》卷一。记载在灵山大会上,佛拈花一笑给众人看。当时众人都沉默不语,只有迦叶尊者微笑。佛说:“我有正法眼,涅槃妙心,无相实相,细微佛法,不以文字记载,教外流传,我托付摩诃迦叶。” 我们采用“佛采花”的程序,向客人展示茶水。8、抛茶:菩萨下狱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据佛经记载,地藏菩萨为了度众生、度鬼,曾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只要地狱有鬼,我就永远成不了佛。”把茶水抛入壶中,就如同菩萨下狱,赴汤蹈火。泡出来的茶能提振人心,如同菩萨在度众生一样。这里,茶的性质和佛理是相通的。

9、以水涮:法雨无处不在,佛法无边,滋养众生。以水涮泡茶,犹如法雨,让人顿生“顿悟”之感,从迷茫中觉悟。壶中升起的热气,犹如慈悲的云彩,让人如沐浴春风,生起善念。10、洗茶:诸流归本。五台山著名的金阁寺有句对联:一尘不染清静处,万般美善归般若门。茶虽清净,仍需洗刷,追求一尘不染。佛教传入中国后,一花开成五瓣,各宗各派万千佛神,追求大彻大悟、彻悟透彻。“诸流归本”,皆归般若门。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无边智慧。 有了这个智慧,人就能成佛了。 11、泡茶:覆宇宙 覆宇宙出自《无灯慧缘》卷十八。慧泉禅师说:“过去云门有三句话,即覆天地、断诸流、随流。”这三句话是云门宗的三要义。覆天地,就是真正的佛性无处不在,包罗万象。万物皆真身。小小的一个茶壶里,也有深奥的佛理和禅机。 12、倒茶:延溪水声 “延溪水声”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有人问北禅师:“学人初入禅林,请指点。”北禅师说:“你听见延溪水声了吗?”那人回答:“听见了。”北禅师告诉他:“这是你成佛的入门之道。” 禅茶艺术讲究:壶中盛满三千功德水,斟茶时细听延溪水声。斟茶声如延溪水声,能启迪人心,警醒人心,使人悟道。13、奉茶:度化众生禅宗六祖惠能偈语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离世求菩提,如寻兔耳角。”

“菩萨是梵语的简称,全名应为菩萨。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菩萨是众生的意思。所以菩萨求大觉、大觉——成佛;求众生——救度众生。奉茶的目的,就是以茶为媒介,让客人从茶的苦涩中,尝到人生的百味,获得大觉悟,获得大智慧,所以叫“救度众生”。14、闻香:五气归源“三花聚头顶,五气归源”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五气归源就是深吸一口气,尽量吸入茶香,让茶香直达头骨,反复几次,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15、观香:色:观曹溪水曹溪为地名,位于广东曲江县双峰山麓。唐代仪凤二年(公元676年),六祖惠能为曹溪宝林寺住持。从此曹溪被历代禅师视为禅宗祖庭。曹溪之水,即指禅。《密庵语录》记载:“只听曹溪一滴水,帝都内园春风散。”欣赏茶汤色泽,称为“观曹溪水”,寓意要从更深的层次去看待,是色还是空;也提醒我们:“曹溪一滴水,源远流长”(《塔铭?卷九》)。 16、品茶: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出自《五灯集》卷十五,是《云门三句》的第三句。云门宗导学的原则之一,就是顺其自然,自由体会茶的种种滋味,不憎恶苦涩,不偏爱甘甜。这样品茶才能悠然自得,豁达自在,才能从茶中领悟禅意、佛道。 17、回味:圆满妙悟 圆满妙悟就是大悟,也就是圆满的精神领悟。

品完茶,再回想前面十六步,你会有这样的感受:“感悟即是领悟,千杯茶映千杯月,圆满觉悟如千里云托千里天。”乾隆皇帝登五台山菩萨峰顶时,曾写下一副对联:“性情相貌如华海之水,圆满觉悟如法轮钟。”这是他登山的体会,我们稍加改写为:“性情相貌如杯中之水,圆满觉悟如泡茶之声。”这就是品禅茶的美妙感受。佛法佛理就在最平凡的日常琐事中,佛性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18、谢茶:喝完茶再喝。谢茶。谢茶就是约好再品茶。“茶禅一味。” 茶要常饮,禅要常学,性要常养,身要常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普先生说得好:“七碗茶味极,一壶茶趣真,饮茶胜过空诵百千句偈语!”我们再相约喝茶吧。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