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新式茶饮市场潜力剖析:喜茶与奈雪的茶品牌对比解读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新式茶饮市场潜力剖析:喜茶与奈雪的茶品牌对比解读以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Z 世代新消费系列 2:新式茶饮的成长潜力
基本结论
什么是 Z 世代:Z 世代是指在 1995-2009 年间出生的人,即 12-26 岁的人 群,目前我国 Z 世代有 3.2 亿人口。Z 世代消费类型:由于 Z 世代有注重品 质、健康、颜值、悦己等特征,他们在消费上更注重“美、食、住、乐”四 个方面的消费。
1)在“美”的消费上,Z 世代对自身颜值的较为关注,更 偏爱在医美的消费。
2)在 “食”的消费上,Z 世代更注重悦己,更偏爱具 有“自我犒劳”功能的新式茶饮。
3)在“住”的消费上,Z 世代更偏好颜 值和品质并存的功能沙发等产品。
4)在“乐”(线上娱乐)的消费上,Z 世代更偏好能满足社交性、尝鲜需求的线上娱乐平台。
在“食”的消费上,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带领现制茶饮领域 实现了跨越式的消费升级。目前新式茶饮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段, 2015-2020 年的 CAGR 达到 75.8%,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传统现制茶饮。通过分析消费 者画像,我们发现新式茶饮具备自我犒劳的性能、主力人群购买力较强、品 牌忠诚度较高。目前喜茶、奈雪的茶领跑优势明显(CR2 为 42.3%),成 功之道在于先发优势和稳定输出积累成品牌势能。
1)发展初期以高品质产 品和独特的品牌文化占领消费者心智;
2)稳定的品质巩固消费者的信赖;
3)通过持续推新和营销保持热度;
4)搭建会员体系,绑定核心消费群体。
喜茶和奈雪的茶的对比。
1)速度方面,喜茶领先。喜茶成立时间(2012 年)早于奈雪的茶(2015 年),入驻北京、上海的时间也更早。目前喜茶 和奈雪的茶在全国分别拥有 772 和 510 家门店,喜茶的门店数量更多,不 过奈雪的茶布局范围略广于喜茶。
2)产品高度重合。除了烘焙产品,无论 是茶饮还是周边系列,两者整体产品重合度较高。
3)品牌定位存在差异。 喜茶目标客群为 Z 世代年轻人,立意“喝茶也可以是酷的”的品牌理念;奈 雪的茶则以打造“第三空间”为核心理念,消费群体更加面向女性。
4)喜 茶的门店模型更优。其一喜茶的吸客能力更强,作为奶盖茶的创始者具备更 强的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其二奈雪的茶因重视“第三空间”的打造以及兼 售软欧包,租金和员工费用均高于喜茶。
如何看待两者未来的成长空间?
1)喜茶、奈雪的茶饱和门店数量预计低于 星巴克,但目前仍有较多空白区域待填补。喜茶、奈雪的茶新增门店分流效 应比较明显;但在一线城市仍有加密空间,而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还有较多 空白区域;预计还有 2-3 倍的开店空间。
2)培育门店新模型,提升运营效 率。两者已推出更精简的喜茶 GO 店和奈雪的茶 PRO 店,精简店主要开设 在写字楼、中高端社区等,更好地在日常通勤中触达消费者,有利于加密空 白高流量区域。精简后门店面积和员工人数都有减少,费用更加优化。
3) 发展子品牌和周边产品,享受品牌势能的辐射效应。当品牌势能较强时可以 通过延伸品类来挖掘更多品牌价值的利用空间,目前两者均推出覆盖中低档 市场的子品牌喜小茶和台盖,还有气泡水、茶叶礼盒、零食等周边产品。
核心观点:
什么是 Z 世代:“90 后”+“最具消费潜力的主力群体”。Z 世代是指在 1990-2009 年间出生的人,即 12-31 岁的人群,目前我国 Z 世代有 3.2 亿人 口。由于这类人群成长受互联网影响较大,且由于成长环境的经济条件相较于 父母辈普遍变好,Z 世代在消费上呈现出不同于往代人的特质:注重品质、健 康、颜值、悦己等特征。随着 Z 世代人群逐渐步入社会,其消费能力也在逐渐 增加,有望成为最具消费潜力的主力群体,开启新的消费风口。
Z 世代消费类型:由于 Z 世代有注重品质、健康、颜值、悦己等特征,他们在 消费上更注重“美、食、住、乐”四个方面的消费。
2)在 “食”的消费 上,Z 世代更注重悦己,因此更偏爱具有“自我犒劳”功能的新式茶饮,同时 新式茶饮注重对产品品质和消费体验的升级以及对品牌文化的塑造,因此更加 受到 Z 世代的欢迎。
3)在“住”的消费上,Z 世代更偏好颜值和品质并存的产 品,因此类似功能沙发等可实现兼具按摩、摇摆、存储等功能的产品符合 Z 世 代对舒适性和智能化要求,成为 Z 世代“住”消费的“心头好”。
4)在“乐” (线上娱乐)的消费上,Z 世代消费水平高,线上消费娱乐或成主流。同时偏 好社交性、敢于尝鲜的特征让 Z 世代更偏爱如哔哩哔哩、TapTap 等具有一定社 区生态、能满足用户尝鲜、悦己需求的线上娱乐平。
1.1. 新式茶饮正处于蓬勃发展期
茶饮一直是我国的传统饮品,历史悠久,消费人群较广。按品类划分,包 括 1)传统的茶叶、茶包及茶粉,需要消费者购买后自行冲泡;2)在零售 店和超市售卖的瓶装即饮茶,比如统一的冰红茶、农夫山泉的茶π等;3) 以奶茶店为主要售卖渠道的现制茶饮,比如奈雪的茶、喜茶、一点点等。
近年来现制茶饮蓬勃发展,带动我国整体茶饮市场的扩容。大约在 20 世 纪 90 年代,现制“珍珠奶茶”由中国台湾引入大陆,掀起喝现制奶茶的风潮。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制奶茶门店已经遍布大街小巷,而且其品质和种类都 有了较大的升级。2020 年我国茶饮市场的零售额达到 4107 亿元,2015- 2020 年的 CAGR 为 9.8%;其中现制茶饮的零售额为 1136 亿元,2015- 2020 年的 CAGR 为 21.9%,远远高于茶叶、茶包及茶粉(8.1%)和即饮 茶(4.9%)。
近年来现制茶饮行业的连锁业态越发成熟,截至 2020 年 9 月底,我国约 有 34 万家现制茶饮门店,其中约有 20 万家是连锁经营门店(其品牌在全 国拥有 1 家以上门店),连锁化率达到 75%,连锁品牌约为 1 万个。一点 点、CoCo 都可为代表的中档茶饮品牌的客单价在 10-15 元,门店数量在 3000-4500 家左右;主打低线城市和学生群体的蜜雪冰城的客单价在 7 元 左右,蜜雪冰城的初始投资额与其他品牌相比较低(40 万元左右),在加 盟模式的加持下扩张速度领先其他品牌,目前拥有 1.2 家门店,门店数量 位居行业第一。
1)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新式茶饮大多选用优 质茶叶、鲜奶和新鲜水果等,而传统现制茶饮大多使用茶包、奶精、糖 精、水果罐头等,因此产品的口感和健康度有大幅提升。
2)相比传统现制 茶饮门店,新式茶饮的在门店装修和空间体验上有显著升级,奈雪的茶的 精致风、喜茶的简约中性风都强化了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认知。而且新式茶饮的店均面积显著高于传统现制茶饮,大多附有座位区,可供消费者等待和休息。
3)新式茶饮品牌注重品牌文化的塑造和传递,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消费者认可度较高。
新式茶饮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段,外部第三方数据均显示新式茶饮的增长速 度远远高于传统现制茶饮。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以新式茶饮为代表的高 端茶饮门店 2020 年的零售规模为 129 亿元, 2015-2020 年的 CAGR 达到 75.8%,显著高于中端(21.2%)和低端门店(16.4%)。Frost&Sullivan 的数据显示 2015-2019 年新式茶饮的 CAGR 达到 280%,远远高于传统现 制茶饮的 42%。
1.2. 品质和品牌意识构建成稳定的消费基础,具备续航能力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可以发现新式茶饮引领的消费升级是成功的,虽然售 价更高,但销售额增速远远高于传统现制茶饮。本小节我们从消费者的角 度出发,寻找新式茶饮成功的答案,以及是否具备发展持续性。
主力消费人群购买力较强。新式茶饮的主力消费人群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新 一线城市,占比达到 67%;而且消费人群中 82%具有高等教育背景,61% 为白领人群,意味着新式茶饮的消费群体大多收入稳定有保障。第一财经 商业数据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49%的新式茶饮消费者月均可支配收入超 8000 元,且有 8%的消费者月均可支配收入超 20000 元。在此背景下,新 式茶饮 71.2%的客单价都高于 30 元,而且有 72%的消费者每月在新式茶 饮上花费超过 200 元(假设都只购买茶饮,意味着每月至少购买 6 杯)。
新式茶饮具备自我犒劳的性能。消费者最偏好的新式茶饮消费场景是作为 个人消遣娱乐,其次是办公室下午茶和聚会。其实个人消遣娱乐和下午茶 的消费场景都体现出消费者通过新式茶饮寻求放松、短暂休憩的心理。尤 其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人们工作压力较大;通过喝一杯奶茶,既有 提神作用,适当的甜度也可以让人放松、产生愉悦感。
外卖和预点单服务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满足多样化 的场景消费需求。我国现制茶饮外卖零售规模从 2015 年的 7 亿元增加至 2020 年的 284 亿元,占比从 1.7%提升至 25.0%。以奈雪的茶为例,在 2020 年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通过外卖点单的比例达到 25%。此外线上 下单线下自取的比例达到 53%,通过预点单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成为越来越 多消费者的选择。
头部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逐渐成型。从调研情况来看,消费者在购买新 式茶饮时最关注的是品质和口感。头部品牌以其稳定的品质和持续推新的 能力不断巩固消费者的信赖。目前消费者已经形成较强的品牌忠诚度, 83%左右的消费者都有固定的购买品牌。在消费者喜爱品牌排名中,喜茶 和奈雪的茶以 32%和 24%的比例位居第一、第二,和第三名(13%)已经 拉开一定差距。
通过分析消费者画像,可以发现新式茶饮的消费人群具备较强的购买力, 消费新式茶饮最主要目的是自我放松、愉悦心情,同时对品质和口感要求 较高,已经有较强的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新式茶 饮拥有相对稳定的消费基础,而且头部品牌已经逐步形成品牌壁垒。
1.3. 喜茶、奈雪的茶市占率达四成,领跑优势明显
新式茶饮门店数量相对较少,但集中度更高。目前新式现制茶饮门店(平 均售价不低于 20 元)约有 3200 家,其中连锁经营门店约为 2400 家,连 锁品牌约为 100 个。虽然新式茶饮门店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仅为 0.94%, 覆盖区域主要在一线和部分新一线城市;但新式茶饮门店的连锁化率 (75%)远远高于行业整体(59%),品牌集中效应更加突出。
按零售额计算,目前新式茶饮 CR5 的市占率为 54.9%,集中度较高。其中 喜茶和奈雪的茶分别以 25.5%和 17.7%的市占率位居前二名,CR2 的市占 率达到 43.2%,与第三名差距明显。从门店数量和覆盖城市来看,亦明显 领先于后三者。根据上一小节的分析,在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和认可度逐 步成型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几年的趋势仍旧是头部品牌领跑和收割市场份 额,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1.4. 两强的成功之道:先发优势和稳定输出积累成品牌势能
喜茶和奈雪的茶已经积淀出一定的品牌势能,体现在两者的美誉度、门店 数量、客流量都远远高于其他新式茶饮品牌。我们认为这主要得益于:
1) 在行业发展初期两者因高品质产品和独特的品牌文化获取消费者认可,时 间上占领了先机;
2) 稳定的品质保障、不断优化的购物体验巩固了消费者 的信赖;
3) 通过持续性的推新和营销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4)搭建会员体 系,绑定核心消费群体。
作为新式茶饮的创新者,两家享受先发优势。喜茶是奶盖茶的创始者,而 奈雪的茶是市场上第一家将茶饮和烘焙成功结合的品牌。而且两者在一开 始就重视品牌文化的塑造,喜茶传递的观念是“喝茶也可以是酷的”,满 足 Z 世代消费者追求个性的特质;奈雪的茶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门店装修 都做到精致,符合新时代“颜值即正义”的信条;目前两者已经培养了大 批认同品牌文化的消费者。
在先发优势的基础上,稳定的产品品质和不断优化的服务是维持消费者信 赖的关键。
新式茶饮加工环节相对简单,原材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的 品质。目前喜茶和奈雪的茶均开始自建供应链,喜茶已经在贵州梵净 山自建有机茶园,并且计划与 2021 年自建草莓种植基地,2020 年已 经开始自研草莓品种。奈雪的茶也通过买断产区原茶、投产草莓园等 形式保障原材料的供给。
保持领先的研发能力和推新能力,给予消费者新鲜感。目前喜茶的研发团 队有 50 人左右,奈雪的茶有 20 人左右。2020 年喜茶平均每 1.2 周就会推 出一个新品,奈雪的茶亦每周都会上新新品。而且两者时常推出限定产 品,例如节日限定、季节限定、城市限定等。
持续的营销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喜茶最初凭借排队和黄牛引爆热度。之后 通过频繁的跨界不断为品牌创造热度,营造新鲜感。目前喜茶跨界营销合 作的品牌范围非常广,已经渗透到多个生活场景。奈雪的茶在跨界合作上 比较保守,合作频率和合作范围明显少于喜茶,比较偏好文化类跨界,多 次与画展和美术馆合作。
搭建会员体系,绑定核心用户。喜茶 GO 小程序的注册人数由 2018 年的 600 万名增加至 2020 年的超 3500 万名;其中星球购会员(缴纳 179 元年 费,赠送优惠券和双倍积分)占比约为 40%,人均每月复购 3-5 杯。整个 会员体系的月活人数在 800 万左右,会员贡献了 40%左右的销售额。奈雪 的茶于 2019 年 9 月推出会员体系,注册会员人数达到 2920 万左右;2020 年 Q1-3,49.2%的订单来自会员。2020 年底,活跃会员人数有 580 万 名, 同比 增加 190% ;其 中 29.8% 活跃 会员 为复购 会员, 同比 提升 4.2pct。
我们认为依托小程序搭建的会员体系有利于:
1)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更 加方便快捷;
2)通过给予会员积分、特权及专属折扣等促销活动增加核心 用户粘性并提升复购率。
2.1. 喜茶发展进程更快一步,扩张步伐领先
从发展历程来看,喜茶比奈雪的茶略快一步。喜茶成立于 2012 年,奈雪 的茶成立于 2015 年。两者都于 2016 年获得首轮融资,但喜茶的省外扩张 比奈雪的茶更早,2016 年喜茶便进行省外扩张,2017 年进入上海和北 京;而奈雪的茶 2017 年开始省外扩张,2017 年底进入上海和北京。
门店布局方面,喜茶数量更多、奈雪范围更广。目前喜茶和奈雪的茶在全 国分别拥有 772 家和 510 家门店。具体来看,二者均以一线城市为最主要 阵地,同时也在积极布局部分新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店城市重合度较 高。目前喜茶门店数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 江,奈雪的茶门店数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湖 北。在北上广市场,奈雪的茶的门店数量明显落后于喜茶,大概在喜茶的 半数左右,不过奈雪的茶在全国的覆盖范围略广于喜茶,目前已经覆盖了 61 个城市。从开店时序来看,两者都是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加快开店节 奏。2021 年喜茶计划将门店数量扩大至 1000 家,预计今年新增 300 家左 右门店,奈雪的茶亦计划今年新增 300 家门店。
2.2. 除开烘焙类,产品线整体重合度较高
从产品结构来看,茶饮系列两者产品重合度较高,同质化明显;奈雪的茶 推行茶饮+烘焙,形成一定差异化定位。水果茶底加芝士奶盖是两家的核心 茶饮产品,喜茶的多肉葡萄占营收比重约 30%左右,奈雪的茶的三大畅销 单品(霸气芝士草莓、霸气橙子和霸气芝士葡萄)占比 25.3%。奈雪的茶 创新性的推出茶饮+烘焙产品的组合,引导客户坐下来享用下午茶,一方面 加强公司“第三空间”体验式消费理念,另一方面引导消费产品的增加, 有助于提高客单价。
除了核心产品,两者的其他产品都存在高度重合。二者均有推出茶叶礼 盒、零食及瓶装饮料,其中二者的瓶装饮料产品分别独立为“喜小瓶”与 “奈雪气泡水”品牌进入便利店等流通渠道。二者亦积极布局中低端市 场,奈雪的茶于 2015 年推出子品牌“台盖”,单杯饮品价格在 7-26 元; 喜茶也在 2020 年推出“喜小茶”,单杯饮品价格在 9-15 元。
2.3. 品牌定位、主体客群存在差异化定位
喜茶以“灵感永驻”为品牌精神,强调茶饮的年轻化与设计感,公司不断 向消费者传达“年轻潮酷”、“喝茶也可以是酷的”的品牌理念,将“年 轻化、设计感强”的标签特点融于所有的渠道宣传当中。而且喜茶从创立 初期即明确定义自身目标客群为 Z 世代年轻人,这类客群更愿意为品牌所 展现出的态度、价值观、新奇感而付出溢价,从目前来看年轻人群对喜茶 的“灵感”“酷”“设计感”等定位有着较强的认同感与情感共鸣。
奈雪的茶则以打造“第三空间”为核心理念,创始初期便高度对标星巴克 的定位,以茶饮+软欧包双主打产品模式运行,吸收具备休闲、下午茶、家 庭消费等标签的第三空间细分消费群体。此外奈雪的茶的消费群体更加面 向女性,比如将杯子设计成更加适合女性客群拿取饮用的“瘦高型”;针 对饮用会出现口红沾杯的情况,特别推出杯盖凹槽,店面的装修风格也更 加明亮轻快。
2.4. 门店层面,喜茶单店模型更优
两者的发展速度、品牌定位的差异,在门店模型层面亦有反映。喜茶的门 店相比奈雪的茶更加“流量多、资产轻”,从盈利角度来看,喜茶的单店 模型更优。
喜茶的吸客能力更强,体现在单店营收高于奈雪的茶。我们认为主要 是以下几点原因:
1)虽然喜茶和奈雪的茶在产品上并无太大区别,同 质化比较明显,但是喜茶作为芝士奶盖茶的创始者,在品牌形象和产 品认可上享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可以发现喜茶的产品口味评分略高于 奈雪的茶;
2)喜茶的省外扩张早于奈雪的茶,尤其比奈雪的茶更早进 入北京和上海,具备先发势能;
3)喜茶的品牌推广活动做得更多,比 如通过持续性的多范围的跨界营销来维持热度,所以品牌影响力更大 (喜爱度排名第一,领先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重视“第三空间”的打造,所以门店面积大于喜茶,也因此 环境评分略高于喜茶;同时奈雪的茶兼售软欧包,软欧包需要人员现 场制作,因此门店员工数量也比喜茶多。但为此奈雪的茶的门店租金 费用和员工费用均高于喜茶,此外售卖“第三空间”也会一定程度上 影响周转率。
3.1. 饱和门店数量预计低于星巴克,但目前仍有较多空白区域待填补
星巴克的参考价值:
1)星巴克作为我国连锁咖啡领域的龙头,进入中国已 有 20 余年,发展得相对成熟,对于其他连锁餐饮企业都具备一定的参考 性。
2)星巴克与喜茶、奈雪的茶在产品性质、运营模式、品牌定位上都有 高度重合的部分:产品都具备成瘾性、复购率较高,而且具备社交、休闲 等属性;运营上都是以线下直营门店为触点,因此门店数量增加是主要收 入增量,而供应链整合能力、门店运作效率是稳定经营、提升盈利水平的 关键;品牌定位上都是所在领域消费升级的引路人,具备较强的品牌认知 度和先发优势。因此我们立足于星巴克与喜茶、奈雪的茶的相似点和不同 点,从星巴克的发展历程、成长空间、门店营收情况对喜茶、奈雪的茶的 未来发展提出猜想。
星巴克在中国地区的门店数量一直稳步提升,2020 年已经有 4704 家门 店,而且近几年的门店数量增速仍旧保持在 10%以上 。按照星巴克 2019 年的计划,2022 年在中国地区的门店数量要达到 6000 家,2021 年和 2022 年的门店数量增速预计仍旧在 10%以上。在持续扩张的同时,2017- 2019 年星巴克在中国地区的可比同店收入几乎持续保持着正增长,仅在 2018 年第三季度出现短暂的下滑。
而喜茶和奈雪的茶在扩张初期便出现了单店收入下滑的情况。根据奈雪的 茶招股说明书,排除疫情的因素,只考虑 2018 年至 2019 年的情况,期间 门店数量同比增加 111%,同店收入同比下滑 4%。渠道调研反馈喜茶的单 店营收在近几年的扩张过程中亦出现了下滑。
我们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在于:
1)喜茶和奈雪的茶在发展初期就获得了较高 的客流量。比如喜茶在 2018 年的时候单店单月销售额达到 100 多万元, 而星巴克大约在 40-50 万元,而且星巴克的客单价还比喜茶高,说明喜茶 的客流量在星巴克的两倍以上;当时出现的喜茶排队现象也反映了喜茶爆 满的客流量。再加上外卖渠道的加持,也增加了新式茶饮门店所能覆盖的 范围。
2)此外星巴克除了出售饮品咖啡,还以门店为载体,为消费者提供 了可以作为商务洽谈、社交聚会、自习、放空的 “第三空间”,由于空间 限制,门店能服务的人群有限,因此星巴克的新增门店能够满足更多消费 需求,并未对老门店造成严重的分流影响。而喜茶并未创造所谓的“第三 空间”;奈雪的茶虽然有意于打造“第三空间”,但目前它覆盖的消费场 景还没有星巴克丰富,消费者对奈雪的茶门店的认知主要是可以坐下来喝 下午茶的地方,偏休闲属性,能否真正成功还有待观察。
简单来说,新式 茶饮与星巴克相比,前者在发展初期就更加充足地覆盖了客户需求,因此 新增门店带来比较明显的分流影响。
目前喜茶和奈雪的茶主要门店仍是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喜 茶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门店数量分别是 65/102/113/76 家,奈雪的茶在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门店数量分别是 24/42/109/33 家,星巴克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门店数量分别是 427/868/238/224 家(数据统计自大众点 评,截止至 2021 年 4 月 1 日)。对比来看,喜茶和奈雪的茶在一线城市 的密度还远远低于星巴克;当前阶段我们认为在一线城市还有一定的加密 空间,即使会出现分流,考虑到现阶段还需要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卡位 优质位置、提高品牌影响力等,加密门店布局仍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预 计饱和门店数量会明显低于星巴克。
目前喜茶和奈雪的茶分别有 46%和 41%的门店集中在一线城市。根据赢在 选址的数据,截至 2019 年 12 月,星巴克门店数量在一线城市的占比为 37%,而最新的数据为 31%(截至止 2021 年 4 月 1 日)。无论从绝对数 量还是从门店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喜茶和奈雪的茶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有 较多空白区域可以填补。
我们对喜茶和奈雪的茶的门店空间做一个简单的静态的测算:
假设 1:目前喜茶和奈雪的茶在一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分别为 356、208 家,预计饱和数量会在此基础上翻倍。
假设 2:喜茶和奈雪的茶在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最终的门店分布 结构和星巴克类似,参考星巴克 2019 年的情况。
结果显示,喜茶和奈雪的茶的门店空间分别为 1842 和 1076 家,估计还有 2-3 倍的成长空间。
3.2. 培育门店新模型,提升运营效率
喜茶和奈雪的茶分别于 2018 年和 2020 年 11 月推出更加精简的喜茶 GO 店和奈雪的茶 PRO 店。目前喜茶 GO 店占比 30%左右,奈雪的茶 PRO 店 才推出不久,占比 5%左右。但两者均有意提升精简店型的占比,2020 年喜茶新增门店中有 33.6%都为 GO 店,预计未来 GO 店占比会提升至 50% 左右;奈雪的茶计划 2021-22 年的分别新增 300 和 350 家门店,其中 70%都为 PRO 店型,估算到 2022 年底 PRO 门店占比会达到 40%左右。
精简店与标准店存在互补作用,更具性价比。喜茶 GO 店和奈雪的茶 PRO 店主要开设在写字楼、中高端社区等,更好地在日常通勤中触达消费者。从拓店的角度来看,精简店型的布局区域和标准门店有所差异,有利于加 密空白高流量区域。喜茶 GO 店和奈雪的茶 PRO 店的定位是方便白领人 群即拿即走、实现快捷配送,因此门店更加精简,门店面积和员工人数都 有减少。对于奈雪的茶而言,考虑到最近烘焙产品营收占比开始下滑,软 欧包在终端显现出消费疲劳,PRO 店型还去除了现制烘焙产品,用预制蛋 糕等替代,烘焙对应的后厨面积和人员配置也会减少。渠道调研反馈,喜 茶 GO 店和奈雪的茶 PRO 店的租金占比和人力成本占比都有所下降, PRO 店下降的幅度更大。从门店运营的角度来看,精简店型的费用更加优 化,可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3.3. 发展子品牌和周边产品,享受品牌势能的辐射效应
当品牌势能较强时往往具备很好的辐射带动效应,可以通过延伸品类来挖 掘更多品牌价值的利用空间,比如商务人士不仅爱喝星巴克的咖啡,而星 巴克的马克杯也成为了办公室的时尚单品。目前喜茶和奈雪的茶都在发力 子品牌和周边产品,提升综合销售能力。
喜茶和奈雪的茶分别于 2020 年和 2015 年推出子品牌喜小茶和台盖,客单 价在 12-16 元,主要针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人群。比如大学生群体,他们 往往比较认同喜茶、奈雪的茶的品牌价值,但考虑到客单价较高因此复购 率较低,子品牌可以较好的满足这部分需求,以较低的价格消费认同的品 牌。
我们认为推出子品牌可覆盖更多消费人群,完善产品矩阵;此外现制茶饮 作为快消品具备很强的品牌附加值,子品牌通过与母品牌形成强连接可以 享受母品牌带来的背书,抬升品牌价值。从喜小茶和台盖的发展情况也说 明了借助母品牌势能,可为子品牌带来较好的协同效应。其实台盖相比喜 小茶推出时间更长,但是目前门店数量和单店营收都出现了下滑,我们认 为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认知里台盖和奈雪的茶的联系不强,台盖的品 牌效应较弱。相比之下喜小茶与喜茶的连接感较强,且共享相同的 logo。 2020 年 4 月喜小茶首家门店落地深圳,截至 2020 年底门店数量达到 18 家,小程序用户数超 43 万人,售出超 100 万杯茶饮,预计销售额超过 2000 万元。喜小茶单月营收额大约在 50 万元左右,而同档次的一点点在 20-40 万元左右,也反映出喜小茶具备较好的品牌势能。
未来发展方面,预计喜小茶的门店数量会达到 100 家以上,且有可能放开加盟模式。目前奈雪的茶也在改变台盖的扩张策略,准备继续渗透台盖已 获得初步认可的区域,而非在全国大范围扩张,计划 2021-2023 年每年在 武汉和深圳新增 10-20 家门店。
周边产品方面,喜茶和奈雪的茶已经推出气泡水、茶叶礼盒、零食等。喜 茶布局得较早,已经取得比较亮眼的成绩。目前 喜小瓶气泡水已经布局便利店、商超等线下渠道,同步覆盖天猫、京东线 上平台以及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平台。2020 年喜茶天猫旗舰店共卖出喜小瓶 气泡水约 140 万瓶、一周茶礼盒超 25 万盒,喜茶冰棒近 8 万根,吸管杯 近 4 万个;喜茶京东自营旗舰店也取得不俗表现,喜小瓶气泡水自 10 月 上架以来共售出超 50 万瓶,喜茶冰棒售出近 10 万支。
用户评论
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得挺透彻的,把喜茶和奈雪的不同之处都拿捏得很准。尤其是关于他们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让我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喜茶的忠实粉丝,我感觉这次分析偏向了奈雪一些。虽然奈雪确实在创新上做了一些突破,但喜茶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还是要强一点的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让我对新式茶饮市场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发展潜力真的很大,而且竞争也相当激烈。喜茶和奈雪作为两大巨头,各自有独特的优势,真是让人期待未来的发展轨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都可以被挖掘出来做生意。新式茶的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未来还有更多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探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茶和奈雪的对比分析确实很客观,看得出作者对这两个品牌的了解很深。不过我更喜欢奈雪的口味,感觉更独特也更符合我的口味喜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式茶饮的确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但是我觉得这种饮料种类太多、糖分的含量太高,对健康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希望未来能出现更多更健康的饮料选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分析得很全面,从产品定位到营销策略,再到行业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了解了新式茶饮背后的故事和价值观!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博文后,我对喜茶和奈雪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好奇。他们的竞争将会如何演变?谁会最终脱颖而出?期待未来更多的合作和创新!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分析得很棒,能清晰地呈现两种茶饮品牌的优劣势,让我对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很欣赏喜茶和奈雪的勇气和远见。他们成功推出了全新的饮品概念,并且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中!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新式茶饮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不仅在于产品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品牌的精神理念和文化的传播力。期待看到更多具有文化底蕴的新式茶饮品牌诞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茶的品牌形象比较成熟稳定,而奈雪则更加注重潮流和创新,这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让人很有兴趣去对比和分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欢奈雪尝试的多种口味和创意,但有时候感觉性价比不太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市场竞争的确很激烈,喜茶和奈雪都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模式才能保持领先地位!希望他们能在未来创造更多惊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始终觉得品牌形象很重要,尤其是在新式茶饮这个行业。喜茶的品牌形象更成熟稳重些,吸引了更多的中年消费者,而奈雪则更加擅长在年轻群体中打造潮流感和个性特色。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好的分析了“新式茶饮”的成长潜力,但我觉得未来会不会出现更多细分市场呢?比如针对特定人群定制的新品,或者更注重健康属性的饮品等等!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在新式茶饮发展的过程中,能兼顾口味和健康的平衡。毕竟,消费者不仅仅追求口感上的满足,还是需要更多的营养价值和健康选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