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国茶史发展阶段与历朝的特点,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19 02:38:40

前言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造成众说纷纭。而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成书于汉代。以《神农本草经》、《僮约》主要依据。这些历史古籍是茶学史上最重要的依据,其中就有最早出现茶叶文字记载的书籍。

神农祭坛

茶字的由来

唐代以前无“茶”字,只有“荼”(tú)字的记载。在“茶”字形成期间也出现过其他字形,如“槚、蔎、茗、荈、诧”。陈隋时期,方将荼(tú)字减一画而写成“茶”,改变了字形和读音,于民间流行使用。直到唐代陆羽的《茶经》风靡之后,“茶”字才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了官方统一称谓,运用于各种场合,一直沿用至今。

茶字

最早的有关茶叶的文字记载

我国是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是世界茶源的发源地,人工培植茶叶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与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有关于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出自于《神农本草经》。茶圣·陆羽在《茶经·之饮》中只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由此可见,神农氏最早发现了茶,并最早利用了茶的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是中国第一部中药学专著,也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书中所记载的“荼”便是我们今天的茶。书中记载“神农为了替民众治病,寻找良药,亲自了解各类草药的特性,在某一日之内遇到(中毒)七十二种毒物,无意间得到了茶叶,神农吃了之后,便解除了身上的毒性。”这是茶叶药用价值被人类所发现的开始。

茶叶最初的食用方式

在原始社会,农业发展比较落后,人类食不果腹,经常挨饿。为了填饱肚子,除了采摘野果充饥之外,还会挖掘野菜和一些树木的嫩叶口嚼生食,也会将嫩叶与谷物一起置入釜鼎内熬煮。茶叶在此阶段便是作为填饱肚子的果腹食物,作为充饥食物而食用。在食用的过程中,渐渐地认识到了茶叶的药用价值,“得荼而解之”使得茶叶从充饥的食物逐渐的转变为药物。

最早的茶树栽培史

蒙顶山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地方。在《茶业通志》(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中就有“蒙山植茶为我国最早栽茶的文字纪要”。关于蒙顶山种茶比较完整的记载还有“天下大蒙山”碑。现存于蒙顶山天盖寺。

蒙顶山皇茶园

“植茶始祖”甘露大师是何许人也?

《四川通志》卷四十记:“汉时名山县西十五里的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

西汉甘露三年(前53年),蒙山县人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野生茶树,研究制茶工艺,开创了世界人工植茶的先河。吴理真,西汉严道(今四川·雅安)人,号甘露道人,道家学派人物,先后主持蒙顶山各观院。吴理真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被称为蒙顶山茶祖、茶道大师。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手植七株仙的地方封为“皇茶园”。因此,吴理真才被称作“甘露大师”。

茶祖吴理真

最早的贡茶

“贡茶”起源于西周,顾名思义就是进贡给皇室使用的贡品,我国最早有关贡茶的文字记载出自《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当时巴蜀作战有功,周武王便将自己的一位宗亲封在巴地,册封为诸侯,巴向周王朝纳贡品时其中即有茶叶(当时的茶叶不仅作为食品,也是祭祀时的礼品)。这是贡茶的最早记述。

华夏文明数千年,贡茶制度对于中国茶叶生产和对茶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一制度一度成为了历代封建王朝君主对地方有效统治的维系象征,直到清朝灭亡,贡茶制度才随之消亡。

贡茶制度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由于历代皇朝对贡茶品质的苛求和求新的欲望,使得贡茶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发展,因而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进与提高。随着历史的发展,权贵们对于茶品类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贡茶的类目越来越多。自唐朝开始,贡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上贡外,还专门在重要的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直接管理,细求精制,督造各种贡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贡茶的发展为中国名茶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很多贡茶品类,至今仍然保留着它的名称和传统。

蒙顶山

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交易中心

茶为药、为贡品、为祭品,但是作为商品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呢?

西汉时期辞赋家,汉宣帝时期谏议大夫,王褒所著的《僮约》是我国最早出现记录茶叶买卖的古籍,也是全世界最早的易茶文字记载。此书记述的是王褒在四川时亲身经历,书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可以看出,茶作为商品,出现于西汉时期。

“武阳买茶”叙述的是至邻县(当时的王褒寓居在成都)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县双江镇)去买茶叶的一件事情。从商品流通的角度去判断,茶叶能够成为商品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即说明当时饮茶至少已经开始在民间流行,不难得出西汉时饮茶已相对盛行。从另一个方面也证实了,在四川成都至眉山一带,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茶叶交易市场。

雅安·川藏茶马古道起点

最早的“国营茶厂”

据宋嘉泰《吴兴志》引《统记》载: “长兴有贡茶院,在虎头岩后,曰顾渚。石斫射而左悬臼,或耕为园,或伐为炭,惟官山独深秀。归于顾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间,自大历五年至贞元十六年于此造茶,急程递进,取清明到京”。

贡茶院始建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建筑规模宏大,有有房屋三十余间,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组织严密,管理精细,制作精良,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国营茶叶加工厂。 由朝廷直接设立,“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专业制作贡茶。地处湖州长兴顾渚山,与宜兴唐贡山接壤,东临太湖,西北依山,水陆运输方便。

大唐贡茶院

唐代贡茶前三甲

雅州(今雅安)蒙顶茶号称第一,名曰“仙茶”。

宜兴阳羡茶,湖州紫笋茶同列第二。

荆州团黄茶名列第三。

在茶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数个朝代的历史更迭,每个朝代对茶叶的食,饮方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为了适应朝代更迭带来的变化,历代先民对茶的制作工艺也不断地做出改变,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各大茶类的制作工艺和饮用方法,都是通过先民在茶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而来的。

汉魏六朝时的制茶和饮茶

汉魏时期饮茶之风逐步形成,在这一时间段,南方已经普遍开始种植茶叶(这里的南方指的是西南巴蜀地区)。在巴蜀之外的地区,茶还是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当时的茶饼制作与煎煮方式仍然保留着以茶为粥,以茶为药的特征。

采摘茶树的老叶,晒制成饼,浇以少量的米汤固化成型。当时的饮茶方法主要还是“浑而烹之”,将茶叶煮成浓稠的羹汤饮用,当时没有专门的煮饮茶器,大多是在釜鼎中煮茶,用吃饭的碗来饮茶。

《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其地产茶,用来纳贡”

《蜀志》中记载:“什邡县,山出好茶”

《广志》中记载:“茶丛生真,煮饮为茗。茶、茱萸、檄子之属,膏煎之,或以茱萸煮脯胃汁,谓之茶。有赤色者,亦米和膏煎,曰无酒茶。”

唐朝时的制茶和饮茶习惯

唐代以前,制茶工艺比较单一,多以晒,烘之法制成茶饼。由于,这种初级的加工工艺,所制之茶青涩味较浓重。唐代茶人经过工艺的改良和反复的实践,便出现了我们如今的四大杀青工艺中的“蒸青工艺”。蒸青工艺是利用蒸汽来破坏茶树鲜叶中的酶活性,让制作后的干茶呈现深绿色、茶汤浅绿、叶底青绿的“三绿”特征。

唐代的饮茶之风继《茶经》出现之后更是兴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寻常百姓,都把茶当作家常饮料,市井之间还出现了茶水铺(茶馆的前身)。当时的茶叶主要分为饼、散、粗、末四类。饮茶的方式除了延续汉魏时期的煮茶法以外,又有了煎茶法和阉茶法(阉同淹)。

四川老茶馆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煎茶法从五代到北宋、南宋,渐趋衰亡,南宋末便无人再使用此方法。

阉茶法和我们当今的泡茶相差不大,将捣碎的茶末置于瓷器中加以沸水冲泡即可。

《茶经》中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

宋朝时的制茶和饮茶习惯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饮茶的习惯在唐代一统中原的二百八十九年间得以普及,在宋代取而代之后达到了鼎盛时期。由于宋朝皇室饮茶之风较唐代更盛,茶叶的生产和品饮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王公贵族经常举行茶宴,皇帝也是常常以贡茶大宴群臣。在民间,儒雅之士与寻常百姓更将饮茶发展成了开门“七件事”之一,即“柴、米、油、盐、酱、醋、茶”。

点茶

宋朝在饮茶方式上,除了继承了前朝前辈们的煎,煮方式以外,又兴起了点茶法。大家为了在评比茶质优劣和点茶技艺的高低,一时间斗茶之风盛行,而点茶法就是在斗茶时所用的技法。这也使得茶艺走向繁琐、奢侈之路。

点茶

斗茶其法大致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调膏。所谓"调膏",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调和茶末如浓膏油,以粘稠为度。调膏之前,还须"温盏"。蔡襄《茶录》:"盏气热,冷则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程度;一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汤花面要求色泽鲜白,"淳淳光泽",民间称其为"冷粥面",意即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汤花均匀适中,叫做"粥面粟纹",像白色粟纹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一段时间后就要散退,此时盏内沿就会出现一圈水痕,以先出现水痕者为负。正如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点茶

在宋代,由于皇室饮茶之风更胜于唐,极大地刺激了贡茶的发展,制茶方法也发生了改变。更加精致的龙形凤纹茶饼风靡一时。根据《北苑别录》的记载,龙团凤饼大概的制作流程可以分为:采茶、拣茶、蒸芽 、榨茶、研茶 、造茶、过黄、烘茶。而后由蔡襄创制小龙团茶,更是精绝,每饼值今二两。正是由于奢靡之风过盛,皇亲国戚乞赐不断,皇帝下令不得再造。由此宋朝前期的团饼茶,到了宋朝后期逐渐被散茶取而代主导地位。

散茶

元朝时的制茶和饮茶习惯

宋朝灭亡后,开启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时期,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由于把奶酪、肉类作为主要食物,通常需要通过饮茶帮助消化。相对品茶煮茗、繁琐的茶艺没多大兴趣。这也促进了原有的饮茶文化向简约的方向发展。从宋人的崇金贵银、夸豪斗富的态势进入了一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境界,对茶具去粗存精、删繁就简,为陶瓷茶具成为品饮场中的主导潮流开辟了历史性的通道。

茶具

相对于宋代的饼茶和团茶,元代的条形散茶在采摘完毕后,用蒸笼微蒸,生熟适当即可。蒸好之后用簸箕摊薄,趁湿揉捻,由于少了制形压饼工序,蒸青散茶更好的保留了茶叶的自然香味。

元代茶饮中,民间的散茶技术得到发展,上层社会沿袭宋朝的点茶法,皇室所需茶叶仍以龙团凤饼为主,继续由贡焙生产进奉。元代虽然属于少数民族统治,但民族的文化传承还在,煎茶法在一些文人雅士之间仍有保留。取繁存简的饮茶方式,使得元代的精细茶、昂贵的团茶数量大减,简易的末茶和直接饮用的条形散茶大为流行。

散绿茶

明朝时的制茶和饮茶习惯

明朝时期,恢复了汉人统治,制茶法和饮茶法一再简化。因朱元璋出身贫寒、生活简朴,团饼茶制作劳民伤财,于是下谕:“罢废福建建安团茶进贡皇宫,禁止制造团茶,唯采芽茶进贡。”

明朝开始,以芽茶冲泡而饮开始盛行,冲泡方法也比较简单,也较快的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明朝人认为,宋代点茶法中把茶烘烤磨末,此法背离了草本最原始的味道,而以沸水冲泡茶叶,更能体现茶之真味,此冲泡法称为“瀹(yuè)饮法”,瀹饮法在茶的饮用历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茶叶清饮之源。

一杯茶背后的故事!

明朝的茶叶冲泡不加任何调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同时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简化了很多,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虽然明朝的饮茶步骤简单了,但文人雅士对饮茶环境的追求更高了,环境追求清幽之处,喜于山水林木之间,远离尘俗的纷扰。陈继儒的“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道出了明人饮茶的情趣。茶人谈论之事也都是高雅话题,饮茶时还喜欢作画,所以明朝以茶事为主题的绘画非常之多。这也是茶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清朝时的制茶和饮茶习惯

清代无论是在制茶工艺还是在饮茶方式上,都和现在较为相似。

由于清朝皇帝皆好饮茶,各地纷纷以茶进贡,种类繁多,进而促进了清朝时期的制茶工艺有了质的提高,在继承了前几朝的制茶工艺上,不断地自我发展,创造出了我们现在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对现代茶叶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种植的面积还是产量较前几朝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红茶

清朝时各地茶馆遍布,茶庄、茶行、茶号也纷纷出现。中国茶馆文化、茶俗文化取代了之前以文士主导茶文化发展的状况,走向世俗,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民俗文化。

清朝时品茶方式趋于完善,无论是在冲泡方法,还是在茶叶,茶具的选择上,皆是和现代一样根据不同的地域风俗,饮茶习惯,选用不同的茶类和茶具。观今之饮茶方式就犹如看到了清朝的茶饮盛况。

民国茶庄

结语

|茶叶的复兴之路与茶文化传承

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清晚期至民国期间,中国茶叶的繁盛时代一去不复返,茶叶发展进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潮期。当代的茶文化复兴之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迎来了新的契机,茶叶的种植和产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硬件基础的恢复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台湾是现代茶艺,茶道最早的复兴之地,改革开放后,受港台各种茶艺馆的影响,新型的茶馆开始在江南各地出现。一批批茶文化研究者,对当代茶文化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各地茶文化组织,茶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各大产茶区之间的茶文化活动越来越规模化,产业化,加速的茶文化在社会的普及和流行。

茶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单是饮食文化,茶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媒介性。茶文化在如历史、书画、诗词、宗教、文学、礼仪、风俗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茶文化是我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精神传承的一种体现。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