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香、果香、花香、奶油香并重的纯种大红袍,香得不流于俗!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2024-08-18 02:59:19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这一次,在西湖边上,喝纯种大红袍。

最美西湖七月天。

李麻花冒着烈日,去酒店后面的小池塘里摘来一大片荷叶,做拍照的素材。

一路上遇见无数的小童,不停在问,姐姐,这个叶子可以采吗?姐姐,你哪里采的?

问了她一个大红脸,好似做了一件十分了不得的坏事,带坏了小朋友。

拿一只矿泉水瓶子装满了自来水,把荷叶养在里面,放在阳台上,瞬间,整张茶桌,就清凉起来。

莲叶何田田,茶香莲叶间。

有了夏天的韵味,有了江南的意境。

连带着喝茶这件事,也在风雅之上,添了五分素净俏丽。

有清荷为伴,直要飘飘若仙了。

这款纯种大红袍,是奇丹,是“大红袍之父”陈德华陈老的“作品”。

陈老前两年已经作古,而奇丹却留了下来,并将会留香百千年。

在武夷山人的心目中,奇丹这款树种,就是大红袍的直系后代,是以,民间谓之曰:纯种大红袍。

茶客到武夷山去寻茶,找大红袍,当地的掌柜通常会给你引荐两种大红袍,一种是拼配大红袍,一种是纯种大红袍。

拼配大红袍,是由水仙、肉桂、奇种或者高香品种拼配而成的一款岩茶,由于其独具岩骨花香的气韵,极其能代表武夷岩茶的风骨,是以,对外被冠以茶王“大红袍”之名,作为武夷岩茶的代表和入门的首选。

纯种大红袍,就是今天的这款,奇丹。

它的树种名称,叫做奇丹,而实际上,武夷山人都称它为“纯种大红袍”,普遍认为它是九龙窠岩壁上那几株母树当中的一株的后代,剪枝扦插的产物。

所谓的“纯种”是也。

遇见了,一定要尝一次。

体会一位老茶人,在那特殊的年代,从福安茶科所辗转取来武夷山九龙窠岩壁上那几株茶树的扦插后代,再精心种植成活,并推广开来的那种努力与辛劳。

大红袍是一个梦想。

是几代武夷茶人,对于传统的承袭,对于古老茶王的祟敬与热爱。

为此,前有林馥泉先生与叶向高先生与陈书省先生在建国前,一同在武夷山探寻消失已久的大红袍茶树。

后有姚月明姚老,陈德华陈老,各展其才,想尽办法把母树上的枝条剪下插活,并推广种植成功。

再有当今的武夷茶人们,用各种岩茶去拼配大红袍,拼配出大红袍的诸般香型与滋味,以起复各人心目中的大红袍——“岩骨花香”之代表。

从此传说中的茶王,有了具象的真身。

这种传承与热爱,值得点zan与推崇。

这才是武夷岩茶最初最引人入胜之处,亦是武夷岩最终要走向的“彼岸”。

愿我们从纯种大红袍的木质香里,去感受这份沉甸甸的、历经数十年、跨越两岸山川的热爱。

它绵长,真挚,而茶香万里。

2024中火纯种大红袍

【品鉴笔记】

干茶:

条索壮结匀称,栗褐、暗褐居多,极少咖色。

焙得极酥极脆,隔着泡袋轻摇,能听出内里干茶条索彼此摩擦发出来的沙沙声。

温杯后,趁热投茶摇香。

细闻是焦香、酵香合二为一,无一丝偏燥的火气,已褪火适饮。

第一冲:

打圈往干茶上方淋入沸水,干茶遇上那一瞬,茶香涌动。

沥尽碗内茶水,放下盖碗的第一件事,便迫不及待揭盖热闻。

趁热闻到的是一阵复合型香雾,诸香纷纭,似天边的云彩不断变幻。

奶香一片云,花香一片云,果香又是一片云⋯⋯

清新的、温柔的、亲和力颇强的奶香,携着温婉的晚香玉、灰茉莉般的花香,率先登场。

随后出场的,是伴着焦糖香的复合型果香,似烤过的水果糖,暖香融融。

盖子稍微凉下来,中调揭起一闻,果香、奶油香、花香浮起,随后焦糖香与发酵生成的圆融酵香殿后。

诸香混合后,它们形成了一股尤为清新明媚的气息。

随便闻一鼻子,便让你代入清丽的江南初夏。

烟雨过,风吹柳丝斜。

有柳树,有微风,有荷花,还有接天连日的碧绿荷叶,清爽极了。

盖子彻底冷却之后,冷香是焦糖香与酵香,以及轻盈的木质香氤氲在盖上,蓄势待发。

倒出茶汤,浅浅橙黄,透亮而充满光泽。

端起热茶凑近,还未正式喝下,汤面飘来的阵阵幽花香,未成曲调先有情。

细啜一口,淳和绵柔,细滑香柔。

稠度初露头角,虽未达到浓醇浆汤的老态,但别具香滑玉肌丰的俏美。

汤中的薄薄浆感,挂在我们的舌头上,好像给舌头包了一层很薄的水浆,当你将汤水咽下之后,这层水浆就在你的舌面上释放出各种各样的香气分子,包括花果香,花香、奶香,焦糖香,酵香等。

诸多香氛,在口中生长舒展,过一会儿,整个口腔都已弥漫在香云香雾笼罩里。

浆感稠滑之余,茶汤底色颇清新,汤水里能喝出鲜爽、鲜嫩,清丽。

似让人微醺的芳香琼酿,内质既饱满丰富,又满溢典雅清芬。

第二冲:

汤色稍加深,呈浅琥珀色。

一揭盖,闻到的是一股奶油香加花香,还有果香。

不浓不烈,较清幽恬淡。

恍如夏日清晨起来,穿过一条充满花香果香的林荫小道。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

至中调,再次闻,微有老树的辛锐、辛辣感浮起,在盖香中正式登场。

闻入我们的鼻子里,像是在林荫小道的尽头,种了一棵肉桂树,它散发着它独有的芬芳。

似花椒,似肉桂,似豆蔻,香得不流于俗。

冷透的尾调里,木质香跃出,携焦糖香、酵香、辛锐气息齐齐登场。

似肉桂那般的辛辣感,在尾调里俏皮地破空而来。仿佛穿过一片深山树林时,经过一棵积年的老桂树,在夏日傍晚的夜空中,独自幽幽发散自己的强劲气息。

高山巍峨,不怒自威。

待咽下茶汤,舌面之上,喉咙深处,木质香徐徐而来。

令人称奇的是,留在口腔内的木质香还带有几分遒劲,是封山几十年后的天然林里,数不尽的高大楠木、樟木、松木幽幽发散出来的林木香。

这泡老树奇丹,身为根正苗红的纯种大红袍,木质香在回甘里格外绵长。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数不尽的枝枝叶叶,看不厌的琼林玉树,走不完的林海茫茫,齐齐迸发出来的浑然木质香气,藏在回甘里,掩在生津内,久久不绝。

第三冲:

茶汤稳定在琥珀色,清透极了。

由于树龄老,叶脉粗,这泡纯种大红袍的吸水性极强。沥干时间要比普通岩茶要多花几秒,才能甩尽碗底的最后几滴茶水。

沥干茶汤,立马揭盖。

盖香热闻的焦糖香,醇厚怡人,像一缕柔风吹来。

紧随在后的是袅袅花香,这股花香,非栀子,非茉莉,非百合,并不甚浓,更不冲鼻。

而是接近深林里的几缕幽兰,清幽却不清冷,馨香却不浓厚。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

轻盈飘逸的野兰香,与草木香、林木香交织缠绕。

细细嗅之,当你好不容易从中分辨出兰香身影。

放凉的尾调再次去闻,略带虬劲的木质香,一跃而上,牢牢稳占后半程盖香的舞台。

纯种大红袍的木质香登场后,其余诸香,谁与争锋?

压阵的木质香,既清雅隐逸,又带有三分辛锐感,前述的小野兰香气被衬成了点缀,共同发散着幽幽的香,雅致的香。

汤水喝入的那一瞬,水路很柔,汤水清幽,滋味饱满。

汤中的滋味,三分甘甜,六分稠滑,一分辛锐,尽数被裹入绵软的茶水内,不需刻意吞入,已柔柔滑下喉间。

最妙的还是回甘。

在回甘上,生性沉稳的木质香,竟铺天盖地袭来。

万木竞秀,淡然出世。

最终在口腔内化成的,是无尽甘香绵长。

回甘里,木质香、幽花香齐齐涌出。

木香浓郁,苍劲雄浑,占据绝对制高点,不容忽视,绵劲暗生。

浓郁到极致的木质香主场里,却透出了清幽花香,自上而下飘溢。

似攀援在古树上的藤蔓,春日绽开细碎小花,幽幽吐芳华。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结尾】

坐在湖边喝茶,是一件极惬意的事。

尤其是日影西斜,霞光万丈,并且,游人渐散。

那一刻,面对着广阔的湖面,只想高歌一曲,用笛,或是箫。

可惜我们只是个剪短发穿短袖的现代人,没有曲裾深衣,没有宽袍广袖,没有飘然长发,如云鬟般堆叠在头顶。

便觉得少了一丝飘逸的韵味。

幸而手边的这杯茶,纯种大红袍,它弥补了这种缺陷。

于是,在西施可能泛舟过的这片湖上,村姑陈举起了纯种大红袍的酒杯,遥敬落日。

湖边荷叶曼卷,荷花摇曳,柳枝随风飘摇。

数百年的历史烟尘尽数洇没在这片波澜壮阔的湖水里了。

茶香激荡,可思过往,可念将来。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