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茶席的趣味眼
“器载道”是中国传统创作的意境。它注重通过器皿的形态语言来传达一定的趣味和境界,表达超越物体本身的审美愉悦。茶几上的器物是靠早期的制作者和后期的使用者来完成它在茶几上的审美的,所以,
茶具的选择与搭配是学习茶席设计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也是你十年甚至二三十年都可以不断学习,不断加深理解的一课。
对陶瓷器皿的了解,国内外陶瓷的种类和形态,陶瓷胎泥和釉水的构成,都有助于茶具的选择,找到最适合茶汤的器皿。
紫砂、建盏、青瓷、青花、柴窑、甜白釉、德化、建水紫陶,由于烧制时胎泥釉水、烧成温度、窑环境不同,对茶汤、水的反应略有差异。茶人在研究茶的过程中,平日里对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练习。
会和茶前选茶有很大关系。
为了方便我在这里学习,我在2014年的《茶道美学与茶垫设计》课程中,设计了《易水茶坊茶杯与汤感测试记录》这门课程,用不同的茶杯盛放相同的茶汤,让学生在盲态下观察每个杯中茶汤的不同表现。
该课程已在昆明弘毅大学堂和南昌公园的课程中使用。收集了数百份学生填写的“茶杯和汤感测试记录表”,并对参与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大多数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器具和茶汤之间的关系。
第2部分:洞察力和搜索
一个表中的对象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收集。一个有经验的茶人会关注每一个地方,观察是否有合适的茶具,并随时收藏以备后用。把所有的器皿一次性买好,让它们有独特的美感和茶适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寻找是一个训练自己器物审美能力的过程。寻不是为了求新求奇,放弃第一眼的迷茫,注重器皿的内在气质,联想到它与茶的最佳契合。经过不断的比较和审视后做出的决定,往往会给茶人自己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可能已经超越了神器本身。
一般来说,简单的造型更容易与茶几上的其他物件搭配,茶几上的所有角色都要统一在茶几的主题下。人生有纯有丑,哪一个是舞台上的分子。是协奏曲中偶尔分辨出来的细节,而不是独奏中风格明显的大提琴。
第三节:创造“茶味”器皿
一个懂茶、喜欢茶的人做出来的茶具是有“茶味”的,因为他知道什么样的壶嘴使汤不漏水,什么样的壶能衬托茶壶、紫砂壶,什么样的茶灯适合喝普洱或大红袍。了解和理解,然后融入到设计中,
是未来中国制茶人和工匠的一个很大的创作空间和市场。
由于时代的原因,以前的茶具审美就像我们的茶艺审美一样,一直停滞在八九十年代的水平。2000年以后,茶人接触日本、韩国和台湾省的茶具作品和茶会,不仅耳目一新。
被他们产品的人性化和器皿的审美所吸引,引发了持续多年的收藏热潮。茶几上有一个日本或者台湾省的泡茶师是很美的。日本有保存完好的工匠精神,保持专注于器物制作的精神,值得学习。但是,
当中国爱茶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茶生活的审美,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对茶的热爱而投身于茶具方面的研究、设计和制作。
中国各地都有悠久的制陶历史和技术,有取之不尽的粘土和矿藏。大量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藏和成熟的冶炼技术,高品位的金、银、铜、铁、锡等资源丰富。从汉代到唐、宋、元、明、清,金属器物的制造技术达到了顶峰。
此前作为原料出口的比重大于深加工。近年来,因茶而受欢迎的金属茶具的制作初具规模。比如云南大理的新华村,从一个打当地人日常银器的村子,逐渐变成了银茶壶的主要产地。
但由于本土审美意识和设计实力尚未成熟,接受样品制作的模型很多,还处于对日本银壶的模仿阶段。期待茶人的介入能提高设计水平,设计制作出具有中国风味的银壶。
拥有中国陶瓷生产最集中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的景德镇,近年来开始涉足茶具的设计和生产。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喝茶的范围更广,从以前的本地绿茶、红茶到普洱茶、岩茶,感官接触茶叶越深,
在制作中更容易把握对象的特性,使茶具既实用又美观。
此外,河南汝窑、钧窑、陕西耀州窑、河北丁瑶窑、福建简瑶窑、云南德化窑、紫陶等地的制陶人或技艺传承人也在不断探索古法,在继续古学的过程中尝试制作茶具,并出版了一批可用于茶席的作品。
中国每一种古窑都有不同的时代和适合制茶的地方。比如宋代的黑釉系统适合点茶,青瓷高古温润,定窑的丁白、德化的品杯适合欣赏汤色,闻多种茶香。
不是每一种陶瓷都适合所有的茶具。有的做花盆可能会有稳重感,有的是品杯的好伴侣,有的是茶壶的不二之选。只有熟悉陶瓷泥釉的表现形式和肌理特征,才能与茶事完美契合。
一个喝茶的人,要想在茶席里泡一小壶,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茶壶造型的选择,茶叶用量的计算,出水点的把握都需要小心处理。就个人经验而言,
卧式小壶适用于普洱生茶、熟茶、年份较长的武夷名杉岩茶。梨形壶宜泡台湾省高山乌龙茶;只要掌握好水温和出水点,茶汤体积比较大的茶壶会更饱满。
小锅里的汤是有限量的,每个杯子都不会太多。有好茶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让你有一种惜茶之感。每啜一口茶,茶的真味都一一呈现在口中,免去解渴的“牛饮”,在沉默中体味茶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