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普洱茶产业近20年的快速发展,普洱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东西逐渐演变成一个规模经济。
大众对普洱茶的认知,从一开始的常见混乱,发展到后来的带有派系特色的不同认识。
许多前辈和有影响的专家对普洱茶的质量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每种观点都有不同的理由,导致适用范围不同。
虽然用词相似,但实际表达的意思不同。
几个平行概念在市场上并行。如果不了解它们,直接在市场行为中应用这些相互冲突的概念,会导致混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老茶
比如“魏晨”这个词,对于认同或不认同旧茶文化的人来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导致了好坏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
这种冲突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使得普洱茶文化看起来“博大精深”,令人望而生畏,以至于很多人学习普洱茶从入门到放弃。
面对不同的观点,只要能理清本源,就能避免概念冲突带来的混乱,真正达到从入门到精通的目的。
先理清普洱茶几个概念的由来。
需要澄清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字最关键,叫做“越老越香”。这里的“越老越香”是指普洱茶的品质会通过陈方逐渐提高。
普洱茶市场的兴起,与普洱茶“越老越香”的特性密切相关。
2000年左右,很多人已经有意识地开始收藏普洱茶。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老普洱茶比新茶更值钱,导致资金流入越来越多,迅速形成反馈闭环。
普洱茶价格飙升,2007年上半年达到第一个高峰。
在市场上,每个人的步调似乎都是一样的,只是观念上有差异。
有人认为普洱茶“越陈越香”是真实的客观存在,也有人认为“越陈越香”只是有利于宣传的说法。
“越老越香”的态度有两种概念。
认为“越老越香”的人往往更喜欢老茶而不是新茶,尤其是新茶。
这一派茶人最典型的代表是邹家驹和邓世海。
虽然茶圈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但其实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所谓的“对立”只是历史细节的内容。
他们非常强调贮存,强调普洱茶品级的选择不同于其他茶类,根本法则是所有制剂都服务于形成醇香的老茶。
邓世海《普洱茶续》
邹家驹《漫话普洱茶》
认为“越老越香”的人主要是宣传。他们往往不喝普洱茶,也不喝一年的普洱茶。他们喜欢喝红茶绿茶之类清新爽口的口味,但只是在大家玩的时候各追各的抓一把。
云南喝普洱茶其实发生在2000年以后。很多老茶人没有“越老越香”的概念,也没有科学研究的坚实理论支撑。(早期的研究方向是错误的。)
其实我心里也不信,但是作为一个有效的概念,确实对茶的发展有好处,积极参与。
真相是两个概念同时存在于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像普洱茶和普洱茶的自然野韵;我似乎相信老茶,但我从未体验过它能有多好喝。
因为“茶越老越香”是普洱茶的根本,所以认为“茶越老越香”的人是不可能深入普洱茶的世界的。
这个学派的特点是为当下而奋斗,这个观点在市场上相当有影响力。
第二,越陈越香的条件
如果我们认为“越老香”是真实的,我们需要解释“越老香”。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越老越香”是有条件的,“越老越香”是无条件的。
先看“香越老越无条件”这个概念。
因为任何茶叶都不可能保存很久而没有任何变化。我们这些喝茶的人,主观上可以把茶叶的品质变化看成变好了。
这种“越老越香”在所难免,但也毫无意义。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为“越老越香”,越虚,本质和不相信“越老越香”是一样的。
“香越老”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
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原料、工艺、储存。
1.原材料视图
在国家标准中,对云南普洱茶的原料要求是云南大叶种晒青。
这是大多数人认同的标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
比如易武的高法老师,他认为只有古流山的原始原料才能用来做普洱茶,所以他整理了一套关于古流山的专门理论。
同样,也有人认为只有西双版纳的茶才能越陈越香,并证明早期的勐海茶厂的茶叶品质优于其他地区国营工厂。
高发倡导者《古六大茶山史考》
有人认为,即使是云南以外的茶叶,只要是大叶种也可以种植。当然,也有人认为任何一种原料都可以。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原材料不重要。
除了原料的产地和品种,树形和树龄也有区别。
认为树的形状很重要的人可能会推断大树比小树更有“越老越香”的潜力;认为树龄重要的人认为衰老潜力与茶树树龄密切相关。
南糯山向阳寨的百年台地茶园
这些观念基础上衍生出的各种理论有些可以相互组合,有些则相互冲突。
比如相信冰岛是最好的普洱茶产区,就不可能认同古六山特殊论。
现实当中也有人在做冰岛茶,却总在接受版纳特殊论,最终不自洽,进入从入门到放弃的过程。
如果相信树龄或树形很重要,那就会得出大厂的标准产品没有收藏价值。
反过来,如果相信大厂的拼配技术和品质把控能力,那自然会认为树龄的重要性并不是那么大。如果这些理论混讲,就会不自洽。
2.生茶工艺观和熟茶工艺观
生茶工艺观
你相不相信普洱茶必须在特定工艺的前提下才可以“越陈越香”?
如果不信,这里就可以略过了。如果相信,那就涉及到一个关键词叫“标准工艺”。
什么是标准工艺?就是能够满足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工艺。
这里分为生茶、熟茶两个板块来说。
现在行业内常见一个说法叫“前发酵”,也可以叫“前氧化”,就是描述在晒青毛茶加工的过程中,在茶叶晒干前刻意而为的氧化。
“前发酵”具体的做法有过度萎凋、故意不炒熟、低温长炒、杀青后焖黄等。
这一类做法共同的特点就是会在加工完成时更香甜,汤色更深——这毫无疑问会利于初期空白市场的销售。
但是,行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前发酵”工艺带来的这种前期的香甜,是用“越陈越香”的潜力来置换的。如果希望普洱茶能够长期存放,一定要杜绝“前发酵”。
有的人相信这一点,并且去践行,也有人不信邪,坚持认为“前发酵”不会影响后期,并可以举证出历史上“前发酵”的踪迹。
杀青
其实哪种工艺更利于存放并不是没有办法去比较。同样的原料做一个不同工艺的梯度对比,几年后自然就看得出端倪。
但是这又涉及到一个审美规则的问题。哪个好喝谁说了算?
如果严格按照审评标准来看,就要杜绝前发酵;如果按照某些民间自发标准,结论就可能不同。
生茶技术争议为何纷杂,是因为它的操作简单。只要架口锅,烧下火,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去做,做完就能看到炒制结果的当下反馈。
因此,做生茶很容易成为专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制茶狂欢。
熟茶工艺观
熟茶技术就不一样了:制作时间非常长,制作原理又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大部分人不懂熟茶制作技术。
既然不懂,也就没吵起来,基本分不出太多理论流派。
近些年,虽然小堆发酵让更多人参与熟茶技术,但毕竟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参与熟茶技术的人总量较少。
其实做过熟茶的人基本上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不管你用小堆大堆,或者是外接菌种,在制茶师这里看,无非就是你怎么去运用微生物的问题。
小堆发酵
大堆发酵
技术细节虽然争论比较少,但是发酵出来的效果却大不一样,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发酵度的差异。
总的来说有两类发酵度:一类是历史上的昆明茶厂和下关茶厂的风格,发酵得较完整,氧化程度也偏高;一类是历史上的勐海茶厂风格,发酵往往留有一定余地。
造成这个差异的是发酵环境和技术掌握的不同。
哪一种风格都有市场,在我接触到的信息中看,勐海茶厂风格更多被认可。
八十年代勐海茶厂的7572
在熟茶两种主流风格比较前,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认不认同熟茶?加上这个问题可以总结出三类观点:
一、熟茶不能喝,是水泡过的霉茶,这种观点在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前期有一定市场,现但现在已经渐渐没人理会。
二、熟茶没有陈放价值,因为熟茶就是为了模仿老生茶的口感,既然模仿出来了,就不必再存放下去了。
三、熟茶照样有陈放价值,同样工艺和原料的对比下,老熟茶的醇厚也不是新熟茶能比的。
后两种观点现在还都颇具影响。
还有与观点一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生茶不是普洱茶。这个观点其实是有历史依据的,因为在很长的时间内,普洱茶描述的其实是一种发酵工艺,只要是像这样发酵的茶就是普洱茶。
在这个观点基础上衍生的理论中,生茶当然就不是普洱茶了。
如果几重概念直接混讲,而不理顺概念来源,那就会带来海量的无效争论。
3.仓储观
仓储方面,我按历史发展把观念纵向分为三大流派,保守派,激进派和改良派。
保守派认为绝对的干仓才行,茶叶仓储一定要干燥才好,只有环境足够干燥才不会长微生物。
这种观点,实际上迎合了很多不求甚解的人而颇具影响,因为大众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一个痛点。
激进派认为仓储一定要足够潮湿,茶叶才能转化,历史上南洋存茶环境都是湿度很高的。也没见香港人喝出毛病来。
改良派则是认为仓储需要有一定的湿度,就是既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经验上认为仓库空气湿度在75%左右为好,也有钻研者发现实际上控制茶饼含水量在10%更利于转化。
在当下的行业中改良派无疑是主流,但是目前也看得出端倪,改良派中在将来也会细分出新的概念和流派。
除了纵向的观念区别,也可以横向按地域来分,如北方仓、江浙仓、广东仓、云南仓、东莞仓、昆明仓等。这种观念迎合消费者的家乡情结,一般本地人都喜欢本地仓。
国标要求普洱茶存放需要通风
三、关于普洱茶统一理论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在每一个概念分叉上,都可能会衍生出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那这些纷杂的理论,能不能用一种观点去统一呢?
从理论上来说,把所有观点统一在科学的基础上是可能的,只是在统一的过程当中相当多的东西需要被放弃掉,而放弃的过程会伴随着大量的利益丧失,这对于市场来说是非常痛的。
科学是客观的,不代表是搞科研的人就是客观的。考虑到人的因素,想用科学把所有理论统一,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挑战而且非常有难度的一个过程。
最关键的是,完成统一理论未必就代表着最恰当的选择,保持普洱茶环境的多样性或许更有价值,所以我对任何选择都抱有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这不是空话,而是实践经验。
古树茶园
在刚刚有干仓概念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初学者,喝着干仓茶就有了优越感。
有次喝到老茶叶工作者推荐的便宜茶,也会很自然的觉得,这茶也非常好,这几十块的茶比几百块的茶从审评上来说没有什么弱点呀。
当我在茶山上,盯着大树,一颗一颗的单株做下来之后,我也为自己突然产生做古树单株的想法并去完成而自鸣得意,那是十多年前。
初接触普洱,还没认真研究加工的时候,我听到“越陈越香”,也想当然地觉得要留点余地给未来,那现在故意不炒熟将来不是更好?刚冒出这个概念时,我也为自己的机智所感动。
后来对加工稍微了解之后,我独立设计出一种炒出来就香甜适口的制茶思路(其实就是低温长炒),我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秘密而开心。
随着接触面的打开,接触信息的增加,我的观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我理解,持有一种明确的观点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不同的观点,正是市场多样性的基础。所以必须抱以尊重,这也是对自身过往抱以尊重。
茶叶进化论知识地图
我提出了《茶叶进化论》 的理论思路,是因为我需要让自己的知识能够搭成一个自洽的体系,而这一种法门最能够帮助我理解普洱茶的内涵。
在2017年的时候,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麦克法兰教授,他说的一段话我铭记至今:
不是特别好的人类学家会把研究的人和村庄当成一个研究对象来对待,但是一个好的人类学家一定要具备非常丰沛的情感,要参与观察,参与他们的悲欢喜乐,如果他们悲伤的时候我们不悲伤,他们喜悦的时候我们不喜悦,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了解他们真正的人生呢?
——麦克法兰
麦克法兰讲座现场照片
四、市场多样性的意义
不管这些理论有没有科学依据甚至是逻辑上的支撑,只要有人相信,这种理论就有受众,进一步形成市场影响与生产和消费数据。
究竟哪种理论在客观世界上是真理,反馈在市场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一种说法让消费者痛、痒、爽。
茶圈的参与者可以选择相信一个适合的理论,并且通过实践去不断验证它,因为任何一种观点都有切实的好处。
大部分人如果长期坚持相信某一种观念(哪怕是非科学观念),保不齐也会共业所感,产生出一个新世界。
本文来源于茶叶进化论,版权归茶叶进化论所有
用户评论
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越来越觉得,很多好东西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才会更令人心仪啊!比如一些老电影,喝陈酿酒,或者是有些经典的书籍,都有种耐人寻味的感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完全同意!越古老的东西真的有独特的魅力,就像博物馆里的古董一样,让人充满敬畏和遐想。或许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让它们更加独特、珍贵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觉得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吸引力吧,陈旧不代表好,新事物也有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呢!每个人对美的感受也不一样嘛,要懂得欣赏不同的风格。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说法让我联想到一个经历,我们班初中时最受欢迎的男生后来就没那么招人待见,但到了大学时期又重新获得了大家的关注。就像酒一样越陈越香一样,他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成熟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买账!很多东西真的只是“旧气”,比如很多老式的家具摆在现代的室内总感觉格格不入。时代进步,新鲜事物总会更符合潮流和人们的需求。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不太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有些东西的确是越陈越好,像一些古色的文物或者艺术品,但其他方面,新颖创新往往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也许这个“越陈越香”说是有道理的,但我还是更喜欢新鲜感和创新。就像音乐、电影、服装一样,新的元素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刺激!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曾经尝试过收集一些旧物作为收藏品,感觉很有趣。的确有一部分东西经过时间的洗礼后显得更有故事性和价值。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很感兴趣!个人觉得“越陈越好”应该是建立在品质和内涵上的基础上吧?那些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东西,肯定有其独到的魅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启示性的问题。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与时间有关,有些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会变得更美好,而有些则会被时光遗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越陈越香”这个观点,我觉得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倾向于选择符合我自身审美观的东西,新旧皆可取。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也许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更多例子来证实或反驳“越陈越香”的说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觉得很多时候,“越陈越香”只是一些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或者是对一些特殊情景的感伤。现实中,新鲜事物往往更实用和更有发展潜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越陈越香”这个说法,我持保留的态度,我认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东西的确可以随着时间而变得更美妙,但有些则会显得过时和乏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也许我们可以从一些经典的品牌或产品身上找到答案,比如那些传承百年以上的企业往往能吸引无数拥趸,这应该与其对质量和工艺的重视有关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个话题很有感触。我认为“越陈越好”不应该被绝对化,它更像是一种体验感上的感受,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也不一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