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贵州大塘镇 荒山种茶唱响致富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贵州 茶产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大塘镇境内的成片茶园就是贫困群众脱贫的希望,只有把茶产业逐步做大做强,才能有效带领全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平塘县大塘镇党委书记刘兴海直指该镇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
记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大塘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地处麻山地区,高寒多雾,山高沟深,石山裸露,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当地群众长期过着“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了盐巴钱”的日子。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该镇6211户,25901人中,贫困户达2615户、9177人,贫困发生率为36.18%。
怎样才能既改变群众的贫困生活,又保护生态环境,做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经过多次考察论证,大塘镇结合当地条件,确定了“以茶叶为主,多业为辅”的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大塘镇已经种植茶叶8.7万亩,其中可采面积达4万亩。
冬天是农闲时节,但最近几年的冬天新光村村民张英学一家却没怎么闲过。“要上茶山割草、耕地、施肥、剪枝,8亩茶园活路多着呢。”茶园里,张英学一边推着微耕机耕地,一边对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新光村开始发展茶叶种植,2011年,原本在沿海打工的贫苦户张英学选择了回家种茶。他的账算得清楚:种茶每亩有1100元的补助,几乎不用花钱,还可以照顾一家老小。为了种好茶,没有技术的张英学加入了村里的茶叶合作社,从技术指导、肥料使用到茶青销售合作社都统一管理,让他省心不少。
如今,张英学一家已经靠着茶叶种植甩掉了“贫困帽”。新光村村支书刘胜琦说,自从种上了茶叶,村里面貌开始有了变化,村民的脸上笑容逐渐多了起来。
“如今,茶叶已经在大塘遍地开花了。”大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中策说。在大塘镇茶业种植分布图上,记者看到,12个行政村分布着18个涉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大大小小14个茶企业。
平塘县山海原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文补介绍,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茶园5000余亩。同时,还通过“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的立体发展模式,每年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
“农民流转土地能收钱,在茶园打工能赚钱,自家的茶青还能卖钱,茶叶就是群众的‘绿色银行’。”刘兴海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大塘将持续发力茶叶产业,争取早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用户评论
这个荒山也能种茶叶!太让人佩服了,贵州那些人的智慧和毅力真是令人敬佩,从荒山变成了茶园,这确实是一首关于致富的美丽歌曲!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的就是啊,贵州大塘镇这种把荒山变成金矿的做法值得推广学习,希望更多地方都能走出自己的致富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点不相信这个“唱响致富歌”的描述,毕竟茶叶产业竞争激烈,真的就那么赚钱吗?需要看到具体的收入和发展数据才能下判断。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山种茶确实是一个好想法,不过还是要考虑环保问题,避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造成更大生态破坏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听朋友说贵州大塘镇的茶叶味道不错,很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气息,有机会很想去尝一尝!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标题用的词语是不是有点夸大了?感觉“唱响致富歌”有点油腻,“荒山种茶”更应该提倡的是“绿色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利益追求。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贵州大塘镇这样的成功案例,确实可以给其他地域带来启发和学习意义。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羡慕这群在荒山种茶的农民朋友们,他们的生活应该充满了自然气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担心这些荒山的茶叶会不会因为环境问题导致品质不过关,影响最终卖相。还是要注重生态农业种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贵州大塘镇真的有像标题描述的那样“唱响致富歌”,那也太励志了!感觉这个地方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山种茶这种事可太不容易了,要有强大的信念和能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成功的愿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