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制作工艺详解:六道制茶秘籍,探索乌龙茶独特风味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7 16:49:13

乌龙茶加工制造有六大工序:晒青,摇青,凉青,杀青,揉捻和干燥,具体制法因产地,品种不同而有区别。

晒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晒青方法有日光晒青和加温萎凋两种。晒青技术应根据产区,季节,鲜叶老嫩度等因素灵活掌握,一般采用二晒二凉的方法。

晒青程度掌握“宁轻勿重”,晒青叶减重率10%左右为宜。摇青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摇青就是将适度萎凋后的鲜叶放在竹筛里,来回筛动,使鲜叶边缘摩擦破伤,如同红茶揉捻后发酵一样,从而使叶片边缘部分由绿色变成红色。

摇青程度因产地,品种,季节和摇青技术而异。一般掌握“重晒轻摇,轻晒重摇,摇速由慢到快,摇青的间隔时间由短到长,嫩原料摇次少,老原料摇次多”的原则。

摇青的室温要求25度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与其他茶类的加工相比,反复摇青是乌龙茶加工工艺的一大特色。一般摇次数6-8次为宜,乌龙茶的杀青同样具有钝化酶和固定色泽的作用。

在摇青后进行锅炒杀青,使叶片中间的大部分仍保持绿色,这就是乌龙茶叶片呈“绿叶红镶边”的缘由。揉捻,干燥的目的与其他茶类基本相同,只是程度掌握有所不同。

2.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

焙制技术掌握根据是:鲜叶含水率,茶树品种特性,鲜叶嫩度,天气状况,前道工序适度掌握之差异,前后工序衔接。

传统工艺为:鲜叶,萎凋,凉青,摇青与做手,炒青,初揉,复炒,复揉,水焙,簸,凉索,毛拣,足火,团包,炖火,成茶。

现行工艺分: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成茶,计五大工艺工序。

鲜叶:以新梢芽叶伸育均臻完熟,而形成驻芽,采3-4叶,俗称“开面采”,以中开面为好,即第一叶叶面平展,叶面积为第二叶的2/3左右。

萎凋:以叶色转暗绿,叶面光泽消失,微带清香,顶二叶下垂而稍有弹性,减重率为10%-16%,失水均。

具体操作:

日光萎凋:避免强日曝晒,叶面温度应在40%以下,每平方米摊叶0.5-1千克,历时20-40分钟,中间翻动1-2次。

室外萎凋:光照弱,气温22-30度,摊叶每平方米1-1.5千克,历时80-100分钟,每30分钟翻叶一次。

室内萎凋:用于晚间或雨天,室温20-30度,每平方米摊叶1-1.5千克,每小时翻叶一次,到萎凋适度。

加温萎凋:热风温度32-40度,萎凋槽每平方米摊叶7-8千克,每20-40分钟翻一次,历时1-1.5小时。

凉青:叶色由暗转亮,叶态由软转硬,日光萎凋后移入室内,摊放散热,防止风吹,日照,历时0.5-1小时。

做青:做青适度,叶色转黄绿,呈龟背形,部分青叶“绿叶红边”,透发清香减重率为萎凋叶的8%-16%。

手工操作:用竹制“水筛”,掌握转数先少后多,摊叶先薄后厚,等青时间先短后长,发酵程度逐渐加重。摇青,等青作业多次反复,历时8-10小时。

机械做青:若结合加温萎凋,即在做青机内同时进行,减重率为鲜叶的25%-35%。

具体操作:鲜叶投入做青机,转动吹热风,转动吹冷风,转动摇青,翻动凉青。摇青,凉青反复6-8次,静置到发酵适度下机,历8-12小时。

杀青:滚筒杀青机筒壁温度260-290度,手工锅壁220-240度,减重为做青的18%-22%。

揉捻:趁热揉捻,适当重压,要求成条率90%,历时5-10分钟。

初烘:高温薄摊快速,减重率为杀青叶的25%-29%,手工焙笼温度100-110度,摊叶厚2-3厘米,烘干机进风温度120-150度,摊叶厚度1.5厘米。

凉索:摊叶厚度3-5厘米,历1-20小时。

烘干:焙笼温度70-90度,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00-120度,含水率7%以下。

品质特点:味甘泽而香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叶缘朱红,叶底软亮,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征。

茶汤金黄或橙黄,清澈艳丽,香 气有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味浓醇厚,鲜滑回甘,有“味轻醒醐,香薄兰芷”之誉,即所谓“品具岩骨花香”,简称岩韵。

武夷岩茶以大红袍,肉桂,水仙,茗丛最为著名,各具特色,更有“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之说。

用户评论

哭着哭着就萌了°

哇!终于找到一篇关于武夷岩茶的文章了!从小我就喜欢喝这个味道深沉的茶,这篇介绍“六道制茶工艺”的详细步骤很棒,让我对乌龙茶系列有了更深的了解。想来试试自己用这种方法试试 brewed 的茶怎么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作为一名资深的茶友,我对武夷岩茶一直情有独钟,这篇文章介绍的“六道制茶工艺”的确很特别,制作过程细致入微,难怪能造就独特的好茶。尤其喜欢最后提到茶汤香气持久和回味甘醇,简直太完美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我一直认为喝好的茶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之处。这篇文章的描述让我对武夷岩茶的“六道制茶工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有机会亲自品尝一下大师的作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傲苍穹

说的很有道理,武夷岩茶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就是因为它凝聚了匠人的精益求精和传承了几百年的技艺。“六道制茶工艺”,真是个好名字,形容得贴切。我最近想去尝试不同种类的武夷岩茶,看看那些“六道制茶工艺”的成果。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说实话,这篇关于乌龙茶系列的文章写的太抽象了,很多专业术语让我一头雾水,感觉和普通人不太相关。希望以后可以写一些更通俗易懂的文章,让更多人了解武夷岩茶的美好!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喜欢这篇文章的文风,很清雅、很有内涵。关于“六道制茶工艺”的介绍非常详细,对我们理解武夷岩茶制作过程起到很大的帮助。希望可以分享一些制作步骤图解,更直观地展现“六道”的精髓。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杰克

我一直认为喝茶应该享受缓慢的生活节奏,这篇关于武夷岩茶的文章确实让我有这种感觉,文章描述的“六道制茶工艺”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在台湾茶园里学制作茶叶的时光,充满了回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吹捧过头了,武夷岩茶固然好喝,但每一个人口味不同,总说它是独一无二的好茶,我觉得太主观。还是建议每个人自己去尝试各种不同的tea,找到自己喜欢的才是最重要的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对“六道制茶工艺”的介绍很有帮助,特别是对新手朋友来说,可以更好地了解武夷岩茶的制作流程。现在想尝试尝试一下自己在家用这种方法冲泡武夷岩茶,看看效果怎么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文章写的很好,让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奶奶给我煮的乌龙茶味道,温暖又幸福的感觉。或许这正是“六道制茶工艺”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原

作为一名生活在节奏快速都市中的上班族,很难真正静下心来享受一杯好茶。看了这篇文章,我更加想尝试武夷岩茶的独特口感,希望能从这份美好中找回片刻宁静。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个人认为“六道制茶工艺”不仅是制作过程,更是一种传承和精神传承。作者对这种匠心和文化态度的描述很有感触,让人对武夷岩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这篇文章读起来很空泛,只是简单介绍了几个概念,缺乏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想了解“六道制茶工艺”更具体的应用方法,建议作者可以提供一些实例或视频讲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我尝试用“六道制茶工艺”制作了一把武夷岩茶,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许是我的手法不够精准。希望以后可以通过文章或者视频学习到更多更加专业的技巧,进一步提升自己brew chá 的水平。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入骨相思

感觉这篇文章过于主观,只强调了武夷岩茶的独特之处,却没有提及其他茶系的魅力和特点。我希望作者能够多一些客观视角,介绍不同茶类之间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我喜欢这篇探讨乌龙茶系列的文章,尤其是一段分析“六道制茶工艺”如何赋予武夷岩茶特殊风韵的描述,让人回味无穷。这种注重细节和文化的文章读起来格外的赏心悦目!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