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桃、樱桃
温性
槟榔、大枣、龙眼、荔枝、椰子汁、巴旦杏、石榴、橘子、金桔、杨梅、核桃、芒果、覆盆子
微温
山楂、李子
平性
菠萝蜜、无花果、椰子肉、葡萄、甘蔗、酸枣、枇杷、白果、乌梅
凉性
苹果
寒性
甜瓜、西瓜、猕猴桃、梨、橙子、柚子、火龙果、香蕉、桑葚
注:对于荔枝的性味,历代医家说法稍有不同,宋《经史证类本草》及明《本草纲目》均为性平,李时珍自己说过“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也。”最终定性时还是定为了性平。从李时珍前后矛盾的定性中可以看到他也有所犹豫不决,从实际生活中看,荔枝有“一个荔枝三把火”的说法,且明《滇南本草》定为性温,所以荔枝性温应该比较符合实际。
热性
韭菜、蒜、生姜、芫荽(sui)、南瓜
温性
胡萝卜、藿香
平性
葱白、丝瓜、木耳、银耳、葫芦、山药、藕、莲子
凉性
萝卜、薄荷、菠菜、黄花菜、莴苣、苋菜、芹菜、茭白
微寒
百合
寒性
冬瓜、马齿苋、苦菜、黄瓜、苦瓜、豆腐、茄子、莼菜、海带、芦笋
温性
黄豆、刀豆、栗子、糯米、面粉、小米、高粱
平性
赤小豆、黑豆、豌豆、豇豆、蚕豆、莲子、芡实、芝麻、粳米、花生
凉性
薏苡仁
微寒
小麦、黄米(糯小米)、荞麦
寒性
绿豆、竹笋
热性
羊肉
温性
鹿肉、鸡肉、狗肉、牛肉、虾、黄鳝、白鲢鱼、羊奶
平性
兔肉、鸽子肉、猪肉、鹅肉、泥鳅、鲫鱼、鲤鱼、牡蛎肉、鲳鳊鱼
凉性
鸭肉、驴肉
微寒
牛奶
寒性
螃蟹
温性
红茶、玫瑰花
平性
荷叶
凉性
绿茶
微寒
菊花、竹叶、决明子
寒性
金银花、蒲公英
热性
肉桂(大热)、干姜、高良姜、胡椒、辣椒
温性
小茴香、丁香、花椒、陈皮、白芷、肉豆蔻、砂仁、白豆蔻、草果
平性
八角茴香
以上为常见食物的寒热属性,平常饮食时应有所注意——
如果是寒性体质,比如脾胃虚寒,一吃生冷的食物就发生腹泻,或者胞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手足冰冷,则上述寒性的食物不应食用,凉性的食物可以少量食用,不可多食,相反,温热性的食物则可以适当多食。
如果是火热体质,一吃点热的食物就上火,口疮,牙龈肿痛等,则上述热性的食物不应食用,温性的食物可以少量食用,不可多食,而寒凉性的食物则可以适当多食。
平性食物则一般均可食用,不管体质寒热。
#大家健康超能团# @大家健康
用户评论
这真的太棒了!我从小到大一直对食物的寒热属性不太清楚,看完了你的文章感觉豁然开朗,原来很多平常吃的食物还有这样的分寸,以后我会更加注意飲食搭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饮食习惯的人,最近经常感到身体发冷,看了这篇帖子才知道是吃的太多凉性食物了。感觉很有参考价值,感谢分享!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了!家里人都喜欢吃辣的,看这篇文章后突然意识到辣子其实是热性的!这下总算知道为什么老觉得胃口不太好的时候会忍不住吃辣椒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寒热属性划分还是比较主观吧,毕竟地域不同、体质不同对食物的感受也没有统一标准。总感觉有点像民间经验传下来的说法,不用太认真看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中医很有道理,你的文章让我更加认同了这些古老文化的智慧!以后要多留意饮食健康,相信身体会变得更棒!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健身爱好者,经常纠结于食物的选择,这篇博文真是太及时了! 我现在就开始着手調整饮食结构,提高训练效果。谢谢分享!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喜欢吃一些寒性的水果,比如西瓜、雪莲等等,看了这篇帖子就担心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简单易懂,一点也不枯燥,每个人家里也都可以用它来参考一下。建议收藏,备不时之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很小就开始了解食物的寒热属性了,觉得很有帮助,可以更好地调理身体! 这篇文章提醒我了也要注重饮食健康,保持一贯的习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吃东西没有规律,总是一时冲动,然后就后悔了。看了这篇文章知道要合理搭配食物,才能让自己更加健康强壮!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内容很不错,让我对日常吃的食物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西瓜、苹果这些平时很喜欢吃的东西,原来是寒性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想了解一下关于食物的寒热属性,这篇文章刚好解决了我的疑惑,很有用啊!以后会更加注意饮食搭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文章内容真的太棒了!我之前从来没想过食物还有这样分类,现在看来确实很有道理! 我要好好学习一下,让食疗也能应用到生活中来!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中医的理解还比较浅,你写的关于食物寒热属性的内容让我感到很新奇,我以前从未思考过这些,感谢你的分享!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的没错啊!平时喜欢吃一些凉饮和水果的我,确实容易感觉到身体发冷。以后要多注意饮食调理,平衡热性和寒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清单太棒了!我经常会去厨房捣鼓,做点不同的菜品。有了这个参考,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分享给家里人看看,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这些食物的属性,然后合理搭配、改善饮食习惯!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总觉得寒热属性划分太过于片面了,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饮食差异也很大。这篇文章的观点有待商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