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张胜文梵像卷|忿怒持明者,护佑众生,引领众生入定。大理国际机场

来源: 小编
发布时间:2024-07-10 20:10:11

金刚手菩萨之下,有一位降伏三世一切大患难的忿怒持明菩萨,他名叫月黑尊者,面有三眼四牙,面容如夏雨云,大笑不已,手戴金刚宝珠为璎珞,这就是金刚手菩萨,拥有无量门威力,三昧护佑众生。他周围有无数眷属,个个面容谦卑,面容丰满,甚至身上有百千只手,手持各种法器,端坐着,威风凛凛……

这是唐代义行禅师所著《大日经注》第五卷的一段话,描写了金刚手菩萨的侍从忿怒尊们作为教法的守护者,以忿怒相和神通降伏一切障碍的盛况。

忿怒金刚是佛教从大乘佛教发展到密宗的产物,专指一类相貌狰狞恐怖,能降伏求法过程中各种障碍的护法神。我们经常见到的明王就是忿怒金刚。“明即光明,以智慧而名,有以智慧断除一切魔障之威力,故明王是各宗教中轮身忿怒金刚之名。”

佛教进入密宗之后,神的拓展从未停止,宇宙法则、各种特殊动物、早期经文咒语、语言字母发音、各种空间方位乃至人的欲望,都可以拟人化,化作佛教神祇,姿态各异,颜色各异,打出各种手印,手持各种武器法器。

从此以后,与传统佛教神祇沉静祥和的“善相”不同,许多双目圆睁、面目狰狞的“怒相”开始出现,并在佛教信仰体系中得到广泛宣扬。

大理地处蜀神都古道和茶马古道的枢纽,由中原、印度、缅甸、西藏等多条路线传入,各教派汇聚融合,与当地原有的巫术形成独特的阿赤里教。张胜文梵书卷中出现的神灵最能体现大理密教的特色,其中的一些忿怒神祇更是世界独有,其起源至今仍不得而知。

大圣三界转轮王

这份名单的标题是《三界大圣人》。三界大圣人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人、居士、首相),拥有四德(长寿、无病、相貌出众、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山四大洲,以法治天下,土地肥沃,人民和睦。

在祥云华盖和花环之下,转轮圣王头戴宝冠,浓眉怒目,面目狰狞,身着铠甲,双手握鸟头斧,胸前佩剑,右腿弯曲,左腿伸开,坐在两罗刹上。

时轮王的右侧是一名侍女和一名手拿旗帜、长着四只眼睛的罗刹;左侧是一名侍女和一名头戴福帽、手拿书本、书上有两支笔的文官。

画面下方,坐着一位长须飘逸、头戴王冠、束金绶带、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从他的装束和长袍上的“亚”字判断,他应为大理国的国王。国王左侧是一名侍女,前方则是一名鞠躬行礼的将军。

转轮圣王被称为佛教中最受尊敬的国王,在世间极为罕见。世间许多国王都传说是转轮圣王的转世。这里的图像可能也是这个意思,但我们不知道这位国王是谁。

金刚王

此开篇无题。主像全身绿色,头戴骷髅为冠,三面八臂,每面三眼,浓眉怒目,犬齿外露,火红的头发向上,下颏下有卷曲的胡须。上身完全裸露,腰间缠虎皮,下身着裙,舞动于大红莲台之上。全身、项链、臂钏、腕饰、脚钏上均饰有小蛇纹。身上泛着熊熊的火焰,更增添了威严。

此尊造像右手握双头三叉戟,右手第二手持剑,右手第三手持棍棒,右手第四手持箭筒;左手胸前持绳,左手第二手持三叉戟,左手第三手持因果三叉戟,右手第四手持弓。

对照早期密宗经典,从其形象和所持之物判断,此像为三世金刚王。

根据《大日如来经》的解释,“希罗摩诃毗卢遮那”中的“三界”有三层含义,即贪嗔痴三毒、过去、现在、未来和欲色无色三界。经中说,“希罗摩诃毗卢遮那”从毗卢遮那佛额头的白发中显现,在“三界”和“三界”中化身为大仙,拥有无数信徒,以“大恐怖”的形象伏藏三界和众生,故得名“希罗摩诃毗卢遮那”。

▲安国寺出土的唐代密教三王像

1958年安国寺旧址出土的伽倻金刚菩萨像,亦为三面八臂造像,所持之物与梵天像卷中造像基本相同,只是中间两只手在胸前结伽倻金刚印。

▲真言宗明王部像,12世纪,平安时代,日本

▲山西繁峙公主庙三天王壁画,明中期

双头三叉戟是金刚王法器的一个特点,如真言宗金刚王像就特别强调了双头三叉戟,山西繁峙公主庙壁画中的金刚王也手持类似梵天卷中的物品。

图像下部,一只金翅鸟跪在明王莲台之下,鸟前有三人头放在一个筐里。此图像在经典中并无出现,筐里三人头或许象征着贪、嗔、痴三毒。

多闻天王

此开篇无题,从形象特征看,这显然是大家所熟知的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四大天王中的北财神。

此像面色青绿,头戴鸟形三面冠,耳坠丰腴,红眉高挑,双目炯炯有神,身穿及膝明光甲胄,外披天衣,下着红裙,外披及踝小腿甲,脚穿草鞋(时兴的红色人字拖)。

大理国际机场_大理国历史简介_大理国

其右手托莲台,莲台上有舍利塔,塔内有一尊坐佛,右手执旗矛,腰间佩长剑,腹部斜挎短弯刀,头顶火焰腾飞,脚踏祥云,威武雄壮。

天王身后有一人身金翅鸟,左右各绘有一童子。

毗沙门天王,梵语音译,字面意思为“听觉之神”。起源于印度,原为夜叉王,后成为镇守四方的神灵之一,兼为财神。佛教吸收印度教神祇体系后,毗沙门天王随佛教东传而进入中亚。传说毗沙门天王保护于阗免遭突厥人的入侵,被奉为护卫边疆、助军击退敌军的战神,特别受人尊敬。“于阗有庙,身披铠甲,右手执戟,左手托塔,形态各异,神态各异,抵御众人,胡人皆侍奉之。”

▲敦煌行天王图,十世纪中叶,巴黎吉美博物馆藏

毗沙门天王崇拜始于唐代鼎盛时期,史载“开元十四年,唐玄宗自东封归来,命车臣大臣至于阗,为寺院壁画摹刻天王像”。毗沙门天王崇拜在唐代和吐鲁番地区十分盛行,其形象大量存在于唐代壁画、帛画、器物之中。

敦煌壁画、雕像多达50余幅,斯坦因带走的帛画中出现的毗沙门天王形象就更多了,四川唐宋时期的佛教摩崖造像中也有很多毗沙门天王的形象。

▲敦煌第154窟南壁西侧的毗卢遮那菩萨壁画

▲敦煌毗卢遮那菩萨帛画,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毗卢遮那菩萨帛画

▲ 榆林窟第25窟多闻天王壁画

▲四川夹江千佛岩多座毗卢遮那菩萨龛

▲大理剑川石窟毗卢遮那天王造像

在这些图像和造像中,毗沙门天王的形象相对固定,主要特征是头戴三叶冠、一手执戟、一手托塔,腰间佩长剑、腹部佩短弯刀等也是常见的佩饰。这些不同地域相对一致的图像特征或许能为我们勾勒出一条毗沙门天王的传播路线,即从西域于阗到中原,再到巴蜀,最后到大理国。

武仙王

本页无标题。此尊怒像九面十八臂三足,形象十分特殊。九面各有三眼,红眉怒目,犬齿外露。头戴蛇头骷髅纹饰的冠冕,红发上翘,发际以泥金勾勒。颈戴人头项链,胸前系红巾,腰披虎皮,臂钿、腕饰、脚镯上缠有细蛇。背后有黑色羽翼,背光火焰,火焰纹中还有数个鸟头。

十八只手中,六只手于胸前,两只手握着白色海螺,两只手握着骷髅,两只手拉着一条长蛇。其余十二只手,最上面两只手,拉着一个人的手脚,其余的分别握着莲花形的三叉杵、金刚铃、三叉戟、如意宝珠、法鼓、人头、蟾蜍、乌龟等。

主像立于三角形三足坛上,坛内有金轮,坛角四角各有一具死尸,死尸身上缠有蛇,三角坛左右各立有两名鬼侍,一人手执金刚杵,一人手捧骷髅杯。

此尊主像十分奇特罕见,在中国、印度、西藏等地均未见到过相同面容的尊像,但在云南省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等地均发现过类似尊像,均发现于大理,并在介绍中标注为“玛哈嘎拉”。

▲云南博物馆藏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三尊金铜造像均为九面十八臂三足,均保留了左右上手举于头后横拉尸体、左右下手横抱蛇于腹前、双臂交叉于胸前捧海螺与骷髅、三足踏于骷髅的标志性姿态。但目前仅云南省博物馆所藏一尊尚存三角祭坛。此外,除少数残缺无法辨认之处外,所持物品有金刚杵、莲花金刚杵、金刚铃、鼓、头、珠、蟾蜍、龟等。毫无疑问,这三尊造​​像与梵天卷中的形象为同一尊神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三年(1428年)宫廷图鉴《真禅内印顿悟空法界金刚智经》中,亦有类似图案。经中记载:“……此空处化作大无显王,九头十八臂,三足,足下三骷髅。”并明确指出此像名为大无显王。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