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行的分类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六种可以说是按颜色进行分类)、普洱茶、花茶。
普洱茶原被归为黑茶,但按照现在的标准,普洱茶被归为单独一类。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绿茶的制作方法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具有“绿叶、绿汤、绿底”的特点。常见的名优绿茶有龙井、碧螺春等。
白茶:白茶属微发酵茶,基本靠日晒制成。常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黄茶:制作方法有点像绿茶,但是制作过程中需要闷黄,具有“黄叶、黄汤、黄底”的特点。常见的黄茶有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
青茶(乌龙茶):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相比其他茶类,青茶(乌龙茶)工艺复杂费时,泡法也很讲究,所以把喝青茶称为喝“工夫茶”。常见的青茶有铁观音、大红袍、水金龟、冻顶乌龙等。
红茶:发酵程度大于80%,早在16世纪初,福建就创制了红茶的做法。红茶具有“红叶、红汤、红底”的特点,常见的红茶有滇红、宁红、祁红等。
黑茶:是在制好的茶青上浇水,在经过发酵制成,发酵程度80%以上。常见的黑茶有茯砖、六堡茶等。
普洱茶:有段时间常被归为黑茶,但是普洱茶生熟茶的特性就是与黑茶区别的一大特点,加上普洱茶原料的选择特定为云南大叶种,因此普洱茶现在被归为单独一类。
花茶:属于一种再加工茶,通常以绿茶为基,也有以红茶、乌龙茶、散料普洱为坯,采用花香窨制而成。常见的花茶有茉莉花茶、桂花龙井等。
《2》
按叶片种类分: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
大叶种:成熟叶叶长10-14厘米,叶张面积40-70平方厘米。
中叶种:成熟叶叶长7-10厘米,叶张面积20-40平方厘米。
小叶种:成熟叶叶长7厘米以下,叶张面积20平方米以下。
大叶种
一般的划分,是把叶面大小作为一个依据,但不是品种划分的绝对依据。此种划分方便沟通,但是不是十分严谨。
《3》
按茶树种类划分: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
乔木型:有高大的主干,可以长到几米甚至十几米高,需要爬到树上进行采茶。此类树多分布于云南地区。
灌木型:树形比较矮小,主干和分支区别不是很明显,适合成片茶园种植,多分布于江南茶区。
小乔木型:介于乔木型和灌木型之间。
《4》
按生长环境分类:高山茶和平地茶
高山茶:重要的意义不是生长环境有多高,而是茶叶有充足的光照却不被晒伤,水分丰沛,生态环境好,土壤富含营养。比如福鼎白茶,海拔高于600米就是高山茶;普洱茶海拔需要高于1000米才能被称为高山茶。
“高山茶”是相对同茶区的平地而言,并不是平地茶就一定品质不好。需要综合考量。
《5》
按采收季节分类: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春茶:春茶鲜爽、具备色泽油润、叶底柔软的特点,叶缘锯齿通常不明显。
夏茶:与春茶相比,夏茶往往苦涩度更明显,香气弱于春茶。
秋茶:香气会比较充足,丰富多彩,绵长悠远。
冬茶:冬茶一般指的是广东单丛的“雪片茶”。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通常把气候条件好的年份称为“大年”,气候条件稍逊色的称为“小年”。有时候“大年”秋茶品质也会优于“小年”的春茶。所以年份不同,品质会有所差异。
《6》
按发酵程度分:发酵茶、半发酵茶、强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
发酵实际指的是酶促氧化反应。发酵程度以百分比来计算,5%以下为不发酵,5%-10%为微发酵,10%-20%为轻发酵,15%-50%为半发酵,70%-80%为全发酵。
《7》
生态茶与有机茶
生态茶:属于概念,没有广泛的、被认可的,成文的标准可循。
有机茶: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生产加工的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
《8》
荒野茶与荒放茶
荒野茶:有人种,无人管理的茶就称为荒野茶。
荒放茶:一开始有人种植,有人管理,后面因为一些原因变成了无人管理的茶,就称为荒放茶。
所以一定程度上,荒野茶也是荒放茶。值得注意的是,荒放十年以上的茶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放茶。
——
文章参考书目:《中国茶图鉴》,李韬
用户评论
绿茶清新爽口,尤其是西湖龙井、黄山毛峰,让人眼前一亮。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茶浓郁香气,云南的滇红和福建的正山小种是其代表,品味后仿佛置身于温暖阳光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乌龙茶融合了绿茶与红茶的特点,适合各类人群饮用;铁观音、大红袍非常受欢迎。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茶自然淡雅,具有独特的“毫香”,特别适合早春天饮用,感觉神清气爽。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黄茶藏在名山之中,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口感柔和,回味甘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黑茶经过特殊的发酵工艺,有助于消化吸收;普洱熟茶的香气和口感极佳。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茶巧妙地将茶与花合二为一,例如茉莉花茶、桂花茶,特别适合作为下午茶时光的小确幸。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紧压茶外形独特,主要以普洱茶为主,具有独特的陈化风味,深受收藏家喜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