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喝一碗唐代茶。从法门寺出土的茶具了解唐代茶文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03 16:18:26

中国是茶产业和茶文化的“故乡”,时至今日“茶”已成为中国人民的“文化符号”之一。在漫长的饮茶时期,唐朝无疑是引人注目的。这一时期,“茶”与人们生活的结合以及由“茶”衍生出来的“茶文化”,都让我们看到了“茶”对于当时人们的重要性。 1987年法门寺出土的唐皇帝,是当时繁荣的“茶文化”的代表产物;如果我们以这套茶具为“观察点”,开阔视野,就能一睹当时的人们的风采;昔日“赌书,茶香飞溅”的心情。

因此,本次展览将试图通过这套茶具来审视唐代的“茶事”进程与佛教“禅茶合一”之间的联系,并试图分析茶在茶中发挥作用的原因。在唐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概述

在根据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来“观察”唐代的“茶文化”之前,我们首先要梳理一下背景中的一些“概念”,其中包括“茶”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联系,什么是“茶文化”以及法门寺和这套茶具的基本情况。

(一)“茶”与“中华文明”

今天,我们常常被一些“难以理解、不清楚”的学术概念所困惑,比如“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特征”等;如果我们不忽视一些前沿的、有争议的论点,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将“中华文明”大致定义为:中华文明是中国和华人地区的文化体系。它可能最早是由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中原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碰撞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发展,历史的演变,伴随着自身文化的发展和这一时期外来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包容多种文化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

“中华文明”并不是“虚幻”的存在,而是体现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今天的人们所感知,如语言、艺术、服饰、文学、饮食等。其中,茶文化有其独特之处。中国有不同的茶和茶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格。毫无疑问,茶是人们物质生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部分特征。

(二)“茶文化”概念的厘清

尽管茶在中华文明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茶文化”一词直到20世纪末才有学者提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陈榕老师的《茶与文化》《茶业通史》一书中明确指出了茶对文化的综合影响;庄万芳老师在文章《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中首次使用“茶文化”。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茶文化”概念是“茶文化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想象”。陈文华老师提出的“喝茶的过程”。本文也采用了这个概念。讨论;此外,在《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中,于跃老师对历代茶的研究以及茶文化研究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回顾,拓宽了学术界对茶文化的视野。

图1 “茶文化”概念的相关解释

(三)法门寺的历史

陕西扶风县北法门寺,古称阿育王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家佛教寺院。寺内有一座十三层八角形砖塔,内藏有释迦牟尼舍利子。

关于法门寺的修建,据《阿育王经》记载:“王阿玉为四转轮王,信受佛法正义,应广供舍利,建塔八万四千座,将使许多人受益。”;据记载《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我国有阿育王塔十九座:“西晋会稽囊塔、东晋灵长干塔、后赵青州东城塔、姚勤河东蒲坂塔、周齐州岐山南塔…… ” 其中“周岐州岐山南塔”即法门寺塔。由此可知,法门寺相传建于东汉“西甸东来”时。法门寺真身塔(即供奉着佛祖舍利子)是阿育王在中国的八万四千塔之一。当然,所谓的“八万四千塔”很可能只是佛教传说,但也真实地体现了法门寺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唐代,法门寺发展至鼎盛;这一时期,唐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肃宗、代宗、德宗、宪宗、懿宗等多位皇帝都曾祭祀。今天,我们看到的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是唐懿宗、僖宗皇帝迎迎后,封藏在法门寺地宫的,供奉佛骨的。最后一次是在唐朝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据《杜阳杂编》年记载,此次迎佛骨时,“以金银为宝,以珍珠玉为宝帐,以焚香,仍饰孔雀翎”。由此可见地宫内供品的奢华;我们要讨论的事情茶具也在这次祭祀期间进入了地宫。

此后,法门寺经历了从宋代到明代整体逐渐衰落的过程。由于本次展览主要以唐代地宫中供奉的茶具为主,其他时期不再详细介绍。

(四)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

1981年8月,法门寺八角砖塔因常年雨水侵蚀倒塌。为了重建宝塔,考古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和清理。 1987年,人们发现塔基下有一座用实心石砌成的唐代塔。这里有一座远古时期的秘密地宫,里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7]。根据法门寺所藏的《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和《监送真身使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帐》(以下简称《献物账》)可知,地宫出土的文物就是上述唐懿宗、僖宗所供奉的物品。

图2 唐代咸通知文送真身到祁阳

图3 《献物账》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佛骨舍利;二是佛骨舍利。二是供养佛骨的物品,包括金银器、瓷器、玻璃器、珠宝玉器等,共有金银器121件。我们所说的茶具属于金银器皿。根据唐代礼佛的礼仪,供奉物品的摆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礼品的地位;这套鎏金银茶具放置在供奉佛骨的地宫后室,凸显其更加尊贵的地位。

图4 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情况(地宫一层)

图5 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情况(地宫二层)

据《献物账》记载,“盐台两对,重十二两。一结笼,重八十两三分。茶槽、磨器、茶杯、勺子一对,共七件,共八十两。” .一个玻璃茶碗和架“副”;这里可以看到一共提到了7件(套)茶具,分别是“盐台”、“结笼”、“茶槽”、“捻子”。 ”、“茶罗”、“勺子”、“玻璃茶碗架”;此外,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传世文献可以匹配但在《献物账》中没有记录的茶具。

茶具记录如图6 《献物账》

因此,一般来说,这套茶具主要包括以下几件(套)器皿。

1.金银丝打结笼

图7 花丝笼

图8 花丝笼的详细视图

此器“用银线编织而成,制作精美,是唐代金银编织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盖为四曲,笼顶平坦,有中间有一金丝缠成的“塔形花”,四周有金色云纹,上下口与口相连。底沿镶有金银片,笼口上下镶有涡纹金丝,四足为天龙铺地,足跟为金丝。由四个螺旋图案的银线制成。”

图9 花丝笼细节解读

2、鎏金鸿雁纹银茶磨槽及磨轴

图十红艳纹鎏金银茶磨槽轴

图11 红艳纹鎏金银茶磨槽轴俯视图

图12 红艳纹鎏金银茶磨槽细部

图13 鎏金银鹅纹轴详图

该装置由茶槽架和纯银磨轴两部分组成。磨茶槽架呈长方形,由磨槽、导板、槽体、槽座四部分组成。槽呈半月弧形,边缘向外折,与槽铆接,并与轴卷制,控制板呈矩形,两端插入槽口。中间焊接有一个小珠状的扣子,扣子的两侧凿有一只大雁,两侧的侧壁镂空。门上饰有两匹相对的天马,中间有流云纹,凹槽上刻有“咸通十年文思院制造银金花茶磨”的铭文,并覆盖着一个。重盖九两。轴为纯银铸造,中心刻有“五哥”字样,并有一朵莲瓣花。一周的摩尔纹。”

图14 红艳纹鎏金银茶磨槽轴细节解读

图15 鎏金银鹅纹轴细节解读

图16 红艳纹鎏金银茶磨槽铭文详述及解读

3、鎏金飞鹤纹门座银茶架壶

图十七鎏金飞鹤纹门座银茶架壶

图十八鎏金门座银质茶架飞鹤茶壶侧视图

图十九鎏金飞鹤纹茶壶门座银茶座侧视图

图二十鎏金门座飞鹤纹银茶座茶壶内部

茶杯呈长方体形状,由盖、杯架、抽屉、架子、底座组成。盖面饰二首首尾相向的飞天,头顶及两侧饰有流云。盖两侧各饰一朵如意云头,边缘饰莲瓣纹,盖沿饰流云纹。框架两侧饰有髻,另一侧饰有举横幅的飞鹤。侧面饰有莲瓣纹。抽屉和抽屉都是盒子的形状。抽屉分内、外两层,中间有网。抽屉饰有流云纹,并有环形把手。

图21 鎏金飞鹤纹壶、门座、银茶螺子细节解读

图22 鎏金飞鹤纹壶、门座、银茶螺子细节解读

图23 笔者对器物上的文字经过色彩处理后的解读

4. 鎏金银盐座摩羯座图案三脚架

图24 镀金雷诺摩羯座图案三脚架,带独立银盐架

图25 镀金雷诺摩羯座三脚架银盐架立架铭文

图26 鎏金雷诺摩羯纹鼎银盐座

该装置“由盖子、平台和鼎组成。盖子上有一个莲蓬柄,它是中空的,可以用铰链打开和关闭。下面焊接的弯曲银线与盖子连接。盖子中心饰一朵花,表面饰摩羯鱼四尾,盖边缘饰卷轴,台中心内凹,直口,宽边,浅口。腹,平底,宽边锤制海石榴为花蕊的双层莲瓣,瓣尖饰有扇形花蕊,平底饰有花蕊。三足支架焊接连接于平台,支架中心伸出四根盘绕的银线,支架两端焊接有环绕火焰图案的摩羯鱼智慧珠铸件。莲座上,支架上刻有铭文:“咸通九年,文思院造银金盐包台,盖重十二两,钱四文。判官吴鸿绪、使能能听从。”

图27 鎏金君临摩羯纹鼎及银盐座细节解读

5. 蔓藤花纹长柄鎏金银勺

图29 蔓藤花纹长柄鎏金银勺

图30 蔓藤花纹长柄鎏金银勺细节

”勺子表面略凹,呈椭圆形。勺子扁长,上宽下窄。手柄末端呈弧形,手柄上段套有银箍。柄表面自上而下凿有三段蔓藤花纹,以凸起的莲蕾为界,柄鎏金背光,中部刻有“崇二良”字样。

图31 鎏金蔓藤花纹长柄银勺细节解读

6、鎏金银纹飞虹纹

图33 飞虹纹鎏金银元

图34 鎏金飞鸿银纹细节解读

7.带盘丝架和素面的小银盘

图35盘丝座葵口素色小银盘

图36 盘丝座素面葵口小银盘细节解读

三器“五曲口,平底,浅腹,银盘座弯成螺旋圆座”。

8、素淡黄绿釉茶杯碟

图37 素色淡黄绿釉茶杯碟

图38 素色淡黄绿釉茶杯碟细节解读

茶杯“喇叭形口,浅黄绿色,透明,有气泡,平腹斜锥足,圈足”;该碟“宽口小口,卷边上翘,深口深腹,素底低圈足,面素面,淡黄绿色,透明”。

(5)该茶具的研究现状

关于国内对该套茶具的研究,可以看到学术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法门寺出土器物(主要是这套茶具)的功能与命名、饮茶的分析等。以这套茶具为基础分析唐代茶饮风格,并以这套茶具为基础分析唐代饮茶风格。这套茶具着眼于唐代茶与佛教的联系,并以此套茶具为出发点,对唐代茶文化进行全面的研究。

图39 国内法门寺茶具研究情况

一、法门寺出土文物的功能及命名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因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与《献物账》中的文物有所不同,并且没有说明《献物账》中文物的具体命名和功能;因此,部分文物仍有待学者进一步分析。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龟形器皿是茶具还是香器等问题。

其中,王苍喜、田盛华老师主要“读”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和《茶经·四之器》,分析不同茶具的具体使用方法。但也必须注意的是,《茶经》的书写年龄与这套茶具存在一定的差异。韩伟、孙吉老师根据唐代茶书记载的饮茶习俗对茶具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地其他出土文物进行了综合分析;康才元老师根据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分析了地宫内文物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器物的功能。云南大学硕士刘文娟从命名角度对茶具与《献物账》这个名称进行了对比分析。

图40 法门寺出土文物的功能与命名研究综述

2、用这套茶具来分析唐代的饮茶方式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唐代饮茶形式的研究仅限于在历代茶书中寻找线索,从文本中还原过去的饮茶过程。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为研究唐代饮茶形式提供了实物参考。具体来说,唐代的饮茶形式经历了从“煎茶法”到“点茶法”的粗略演变;而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分析这套茶具是采用“煎茶法”还是“点茶法”。

韩伟老师通过对唐代饮茶习俗和相应茶书的分析,并结合出土茶具中的“饮泽”和“条打子”,认为这套茶具是用于“点茶”的。法”并与中国茶具相搭配。成熟于盐茶阶段,即唐宋时期;吉元志老师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并从这套茶具中“茶螺子”的细目来看,他认为当时的饮茶形式应是“指点”。 ”。孙吉老师也认为,从这批茶具可以看出,晚唐点茶的方式更加盛行,茶具的种类也更加齐全;而王苍喜和田盛华老师则认为这套茶具可以对应《茶经·四之器》,所以应该是当时的“煎茶法”。

图41 基于这套茶具回顾唐代饮茶方式研究

3、从这套茶具看出唐代茶与佛教的联系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曾被用来供奉佛骨。因此,不少学者也从这个角度探讨唐代茶与佛教的联系。

韩金科老师、梁子老师解析了佛教与茶文化的渊源。他们认为,从法门寺的特殊地位和佛骨在唐代佛教发展中的特殊意义,从地宫出土的反映唐代宫廷茶文化的配套茶具来看:佛与茶文化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陕西师范大学李海杰大师分析了中国长期的禅宗茶文化,重点分析了唐代的茶如何逐渐进入佛教的“仪式空间”;赖公欧从古代文人的角度看茶,我们从下面开始分析茶与儒释道的联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图42 基于这套茶具回顾唐代茶与佛教的联系研究

4、以这套茶具为切入点,对唐代茶文化进行全面研究

此外,还有学者以这套茶具为出发点,从更大的范围来审视唐代的茶文化。

张高举、王景祥老师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分为不同阶段,从佛教的兴起、茶叶贸易等相关社会因素分析了唐代茶文化的繁荣,指出法门寺出土的茶具反映了唐代茶文化的高度繁荣;张正雄老师、陈晋航老师、姚浩杰老师以法门寺出土的茶具和2000年出土的金代香雪堂碑为基础,对宫廷茶文化和寺庙茶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

图43:以此茶具全面回顾唐代茶文化

国外对这套茶具的研究大多是日本学者,他们的重点主要是从这套茶具上解读“茶道”。彭桥黄峰详细整理了《茶经》年的编年史和日本历史,并利用法门寺出土的茶具还原了陆羽时期的所谓“茶道”,并认为陆羽的茶道也是如此作为唐代的宫廷茶道;将法门寺出土的布木朝杰茶具所营造的“仪式空间”与现在的日本茶道进行比较,从而试图阐明与日本茶道起源相关的问题。

此外,西方学者对“茶文化”的研究更多是从长远、大范围的角度来讨论。具体来说,例如,您可以参见William H. Ukers 《茶叶全书》(All About Tea)。详细讨论茶叶在世界各地的流通以及所产生的“联系”; Jane Pettigrew 《茶设计》(Design for Tea)以英国学者的视角解读茶文化;罗伊·罗伊·莫克瑟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茶:成瘾、剥削和帝国)专注于东西方茶叶贸易;张广志老师对中国传统茶文化也有一定的关注。

至于在“茶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日本学者,可以看到仙宗师、盐见富木、森谷一、冈仓天心等老师,但除了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之外,还有相关的在中国的翻译;其他的则较少引入该国。

图44 国外学者对法门寺茶具及相关研究综述

二、从法门寺茶具看唐代茶事

由上可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主要有以下八件(套):金银丝笼;鎏金银制鸿雁纹茶磨槽、臼轴;鎏金飞鹤纹壶、银茶杯;一个银色盐架,上面有一个三脚架,上面有摩羯座图案;带有镀金阿拉伯式花纹图案的长柄银勺;飞虹图案银质鎏金汤匙;素色小银盘,盘丝底,葵口。以及一个朴素的浅黄绿色釉茶杯和茶碟。

(一)出土茶具的分类

一般来说,唐代的茶道流程可简单分为六个步骤,即炒茶、磨茶、筛茶、沸水加盐、加茶粉和品茶。这种茶具可按茶道过程按其功能来划分。分类。

烘烤装置:金银丝条笼。

磨茶装置:鎏金银雁纹磨茶槽,轴。

筛茶器:鎏金飞鹤纹壶门座、银茶架。

储盐容器:鎏金银制盐座,鼎上有摩羯座图案;镀丝底,葵花嘴,素面小银盘。

放盐和搅拌的工具:蔓藤花纹长柄鎏金银勺;飞虹纹鎏金银勺。

茶具:素色淡黄绿釉茶杯、茶碟。

图45 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分类

(二)如何“喝一碗唐茶”

法门寺出土的茶具虽然对于皇室来说是名贵物品,但大致涵盖了唐代饮茶的各种流程,因此我们也可以一睹如何“喝一碗唐茶”。

谈及唐代的饮茶过程,我们不免将焦点稍稍转移到泡茶阶段,因为西晋以来饮茶形式的演变与泡茶方法和茶叶密切相关。叶子形状。据《陆羽《茶经·三之造》《唐代制茶》记载:“雨天,不采茶;晴天、阴天,不采茶;晴天,采茶。” 、蒸、捣、烘、磨、封,茶即干。”其中,所谓“蒸”,是将鲜茶叶放入蒸锅中加热,除去鲜茶叶中的部分水分,使鲜叶枯萎、皱缩;“舂”,是将蒸好的茶叶捣碎。用杵和研钵将茶叶捣碎;“拍枝”是指将茶叶捣碎成面饼,在制作面饼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桂”和“成”,根据《茶经·二之具》,“桂”。 “模”为“模”,“桂”为“形”。“金,铁制,或圆、方、花”;“包纸”、“串纸”是将面团中的茶叶晒干,串起来。储存;“封止”,顾名思义就是将茶叶密封起来,以备饮用。

图46 《茶经·三之造》 制茶工艺说明

图47 《茶经·二之具》 “法规”说明

泡茶过程完成后,在饮茶过程中将茶煮熟;一般步骤是把和成面饼的茶叶用干净的纸包紧(以免打浆过程中散落),打匀,然后用磨茶机磨成细粉,然后用茶绳,用于筛茶;最后按照“煎茶法”和“点茶法”加入茶粉。在烹饪过程中,水的沸腾程度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有“三疔”。 “沸如鱼眼,微有声响,为初沸;沸如泉边有珠,为二沸。” “三疖曰波,曰鼓”。另外,“第一煮就是水合的量,加盐调节口味”。即根据茶汤量添加适量的盐花。

图48 《茶经·五之煮》 论“三沸”加盐

所谓唐代“泡茶法”与“点茶法”的关系,有学者分析认为,唐代的饮茶方式是从早期的“煎茶法”发展而来的。中唐至晚唐的“泡茶法”。如何点茶”。

两者的区别在于添加茶粉的步骤。 《茶经·五之煮》书中记载:“第二次沸腾时,取出一勺水,用竹环刺激汤中心,然后量茶尾,放在中心。”过了一会儿,气势如汹涌的波浪溅起,止水而出,培育它的花朵。” “煎茶法”是在水“二沸”时舀出一勺水,然后将竹荚在沸水中打圈搅动,用茶匙量取茶叶量。沿着中心倒入,水沸腾后,加入刚刚舀出的水。 “点茶法”是先将茶倒入碗中,握住瓶子倒汤,然后用茶匙搅拌。

图49中“煎茶法”的讨论《茶经·五之煮》

(三)法门寺出土茶具的具体用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按照《点茶法》来遵循饮茶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这套茶具的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从法门寺出土的茶盘中的细目来看,当时的人们对茶粉的粗细要求非常高,而细茶粉是泡茶的重要条件。 《点茶方法》;玻璃碟子的外观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另外,根据学术界的主要讨论结果,本次展示认为茶具应体现“点茶法”。

首先,将茶叶烘烤。这一步用的是“金银线结笼”。 《蔡象《茶录》载:“茶喜若叶而怕芳香,喜温暖干燥,忌寒湿。故采茶时,用若叶包裹,每隔二、三烘一次。”用与人体体温相同的火,如果火太大,茶就会烧焦,不能食用。”即为了使面饼干燥而不失色、失香,需要烘烤面饼中的水蒸气。

下一步是磨茶。此步骤使用的是带有红艳图案的“鎏金银茶磨槽磨轴”。据《赵记《大观茶论》记载,“以银磨为最重要的方法,其次是熟铁。”使用法门寺的磨茶机将面饼磨成细粉。

磨完茶叶后,就该过筛茶叶了。这一步使用的是“鎏金飞鹤纹茶壶配银茶杖”。将茶叶磨碎后得到的细粉再过筛,就得到颗粒均匀、质地细腻的细茶粉。

烧水、加盐、加茶粉的步骤所用的步骤为“鎏金银制摩羯纹鼎银盐架、盘丝底座、素面小银盘、鎏金蔓藤花纹长柄银勺、鎏金“飞鸿纹银”茶汤“初沸”时,用茶匙从“鎏金花边摩羯纹鼎银盐架盘丝架葵花口素面小银盘”中量出少量盐粒;并量出量盐量和茶粉量的器皿是“蔓藤纹长柄鎏金银勺、飞鸿纹鎏金银勺”,这两种不仅是量器,而且还用来搅茶。蔡香《茶录》点茶时称:“茶匙要重,拂要劲。黄金为上,银铁为天下之中流砥柱。”

最后一步是品茶阶段。这一步所用的是“素淡黄绿釉茶杯碟”。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碗中,品茶。

图50 法门寺出土茶具使用图解

三、从法门寺茶具看唐代“禅茶合一”

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献物账》件可以看出,这套茶具是唐懿宗、唐僖宗供奉佛祖的。获得的一种“功德”;但通过这套茶具,我们也能一窥唐代茶文化与佛教的独特联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禅茶依依”。

(一)什么是“禅”

关于《禅茶依依》中的“茶文化”,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关于“禅”的含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禅”与“禅”并不相同。禅宗是“佛教各教派共同的修行方法。它是一种通过集中冥想达到宁静状态,消除一切妄想杂念,从而获得智慧的宗教体验”。在此基础上,再看“禅”“茶如是”,它们之间的结合就是一种精神层面上超越物质存在的情感体验。

(二)“禅茶融合”的过程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禅茶依依”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打坐喝茶。

关于僧侣饮茶的最早记载,我们在史料中能找到的,是敦煌高僧单道开于《晋书》年的相关记载。单道凯是敦煌人。他先住叶城西的沙门法寺,后到达临漳昭德寺。据记载,他每天打坐时,“每日服护药数丸,如五子大,药有松蜜、生姜、桂皮、茯苓之香气,亦饮之”。一两升茶和苏打水。”他每天吃的只是几颗药丸。药丸和饮料只是茶和紫苏的混合物。当时坐禅喝茶的目的是“不怕寒暑,昼夜不眠”。我们知道,僧人的坐禅修行是一个长期的激烈思考的过程,所以他们此时喝茶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提神醒脑”。南北朝时,无论是象征佛教兴盛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是《洛阳伽蓝记》中的相关记载,都表明这两座寺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唐代,随着“禅宗”的不断兴盛,打坐、喝茶成为当时僧人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禅茶在形式上得以确立。对此,我们可以看到《封氏见闻记》中有专门的饮茶记载:“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一妖师,弘扬禅教,研禅至不能”。晚上不准吃饭,人们随身携带,到处煮喝,从此成了风俗。”可见,当时僧人流行打坐的修行,而僧人中也流行饮茶的修行,以提神醒脑、打破睡眠、补充营养。

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禅与茶的结合更多的是物质上的结合,是因为茶的功效与坐禅的特点相契合而实现的。

第二阶段:供茶供佛。

第二阶段,僧人不仅以茶“提神”,即某种意义上促进自己的禅修;他们还用茶来供养佛陀。

尤其是到了唐代,打坐喝茶的习俗逐渐盛行,我们也可以看到,供茶供佛逐渐在寺庙中固定下来,并形成了特定的寺庙规矩。唐代怀海禅师所著的《敕修百丈清规》,对佛教重要节日、仪式上供茶品有很多相关规定;例如,佛诞日“以茶果蔬为供养”,茶就成为佛前的重要供品;另外,“至日……方丈焚香三拜,坐具不收,进汤食而入,请客侍者给之,焚香侍者”。继而归位,拜三拜,降坛,点茶。”由此可见,在如此重要的佛教节日,方丈亲自主持点茶的过程,体现了茶在佛教仪式中的作用。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茶禅盲”发展过程的第二阶段,茶不仅是僧人个人修行的辅助品,而且是佛教仪式和佛前供养的重要物品。

第三阶段:茶禅。

这一阶段的僧人主要是通过营造一种饮茶的意境,将禅宗的精神理念与茶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以茶参禅的美妙方式。

关于以茶修禅,可以看到唐代僧人焦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饮解困,心旷神怡。再饮一清心,忽轻尘如飞雨。三饮则得道,何必苦苦劳作。”摆脱烦恼。”由此可见,娇然认为,喝茶可以帮助“净心”,即净化心灵;还可以“得道”,即悟道,了解世界的真相,改造自己,与自然、宇宙合一。 “静心”和“自悟”是禅宗的主题。娇然用茶来表达这种禅宗精神,即告诉世人如何参悟禅宗。 —— 喝茶。

此外,还有赵州从真“以茶修禅”的公案。根据《古尊宿语录》,“主人问第二个到达者:‘你以前来过这里吗?’他说:“不。”师父说:“喝茶去吧。”他问那人:“你来过这里吗?”师父说:“去喝茶吧。”为什么要教易喝茶?”师曰:“书院老师。”师父答应道:“我们喝茶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州公案。似乎所有禅师都说“去喝茶”有点令人费解,但实际上禅师是想说明,修禅就是修“平常心”和“静心”,而这两者都可以见于茶,这就是以茶学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禅与茶”的过程是连续的、渐进的:从打坐喝茶,以茶提神,弘扬禅修;以茶供佛,将茶融入庄严的佛教仪式空间;然后到最高境界,喝茶悟禅。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是“敬茶供佛”的最好实物体现。

四、简析唐代饮茶的社会条件

关于茶在唐代的盛行,这里无需赘述。无论是历代茶书、文人笔记还是出土文物,都无疑印证了这一点。茶为何在唐代盛行,并形成灿烂的“茶文化”,需要我们思考。因此,本次展览试图简要分析唐代茶盛行的社会条件。

(1) 茶

贸易发展,茶叶流通加速 有唐以来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南北的统一促进了南北方之间的交流联系;也借此将饮茶推广至全国。《封氏闻见记》载“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而《旧唐书·李珏传》载“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间之间,嗜好尤切”,从中可见茶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的日常用品。 便是由于人们将饮茶培养为日常习惯,因此催生了诸多茶叶相关贸易,茶叶在全国内的流通加速;可以看到耳熟能详的白居易《琵琶行》“前月浮梁买茶去”便是描述这一场景;此外,《封氏闻见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便是对于“遍地都是”的茶铺的描写。 因此,唐代饮茶习惯的形成与茶叶贸易发展、茶叶流通加速相伴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佛教因素 关于茶在唐代流行的佛教因素,《封氏闻见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当然我们应该知晓这其中无疑有着夸大的成分,但在当时佛教、禅宗文化兴起时期,将“茶”纳入佛教“仪式空间”并加以推广确实对于茶在社会各阶层的起着促进作用。 (三)上层统治者重视推行 法门寺所出土的这套茶具变为唐懿宗、僖宗所供奉于佛骨前的器物;因此其与皇室的联系自然不必赘言;唐代皇帝多数推崇佛教,多次举行“迎佛骨”活动,统治者以茶叶进行祭祀、礼佛等场合从而表明对于茶叶的重视。此外,“禁酒令”的颁布也进一步推广了饮茶习俗,加之对于财政颇为可观的“茶税”,因此唐代茶的流行也有着上层统治者重视推行的因素。 (四)契合社会各阶层 可以看到,唐代茶的流行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阶段,而是契合社会各个阶层的,上至最高统治者皇帝、王公贵族,再有文人墨客、寺院僧侣,下至最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茶叶进行饮用,普通群众饮价格低廉的粗茶,达官贵族等饮用细茶与茶之名品。不同身份的人也以茶进行着不同的“仪式”,文人墨客撰写茶诗,寺院僧侣以茶参禅,皇家以茶礼佛等;唐代茶的流行最大程度满足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需求”。 言已尽,这碗唐朝茶,客官可还喝得尽兴? 中华茶文化为中华文化中极为绚丽的一笔,而唐代又是“茶文化”兴盛的重要时期;本展示限于学识与篇幅局限,未能对于唐代茶文化以详细介绍,仅为“浮光掠影”;但我们也可借此看到“茶”之于时人生活的重要地位;我们饮茶,品茶,也评这段历史。 茶,不仅仅是“茶”。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